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海南> 今日白沙> 正文

追踪5天,调查小组终于在白沙东崩岭区域见到猿影守得云开听猿鸣

海南日报 2020-11-17 08:43

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多云转晴

地点:白沙黎族自治县金波乡和青松乡交叉的东崩岭区域

东崩岭区域连续下了两天的雨,长臂猿大调查活动野外调查即将结束,天终于放晴了,但东崩岭调查小组的任务还没完成。

11月15日22时,海南长臂猿大调查活动东崩岭调查小组的9名成员围坐一圈,研究制定第二天的计划。

“受天气影响,我们小组还没有近距离观察到海南长臂猿,植物样线调查还有2条没完成,明天的计划是4个人带队上山,体力好的队员争取上山完成任务,其余人员留在营地监听。”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霸王岭分局海南长臂猿监测队队员、海南长臂猿大调查活动东崩岭调查小组组长刘辉勤简要地分配着任务。

监测队队员韦富良和黎天盛接话表示认同。“我们速度快,你们一不留神就会跟丢,营地的设备可以监听得更好更近,大家明天早上都要把耳朵竖起来。”韦富良说。

跟组采访5天下来,责任心强,是刘辉勤留给我们的印象。“E群是海南长臂猿最新组建的一个种群,幼猿的情况是我们当下最担心的,长臂猿第一次当妈妈,哺育经验不足,所以大家都期待能从我们的调查中获取E群的最新信息,压力非常大。”刘辉勤说。

今年34岁的刘辉勤,此前一直参与监测海南长臂猿的B群,但今年以来,他成为目前长期监测E群的4名监测队员之一。“这也是我第一次带队做监测工作,身上担子不轻。”刘辉勤表示,E群是今年新发现的种群,往往对人类活动比较敏感,加上又有幼猿的存在,警惕性高,移动速度快,追踪困难。加之监测队员今年才因为有长臂猿活动而进入东崩岭区域,该区域的植被状况和监测路线还没有完全摸透,一些路线甚至无人走过,追踪时要频繁用镰刀开路,导致E群的监测工作困难重重。

“此前来了几次都没看见E群。”刘辉勤说,每次监测E群,队员们都小心翼翼。“它们能发现我们,但我们却不一定能看到它们,自从开始监测E群,我们都不敢来太多次,以防过多惊扰。”

监测工作凝聚着每个人的努力。刘辉勤表示,追踪海南长臂猿的条件有三个:一是会认路,方向感强;二是体力好,能爬山;第三是有兴趣和责任心,熬得住。只有具备这三个条件,才能做好海南长臂猿监测工作,缺一不可。

大调查活动以来,E群的追踪情况总是不尽人意,5天的调查时间只有2天能监听到鸣叫,且持续时间短暂。另受台风天气影响,E群有2天的时间没有发出鸣叫。“没有鸣叫就无法追踪。”有着7年追猿经历的护林员韦富良说。

16日6时50分,一声猿鸣划破天际。

“听!”在山上监测的黎天盛提醒身旁的刘辉勤。

东崩岭调查小组队员刘辉勤、韦富良、黎天盛、叶储民立即兵分三路开始监测,个别队员跟随其后。

“我们采取多点监测的方式去追。”刘辉勤说,他们根据海南长臂猿叫声的位置,分3路人员从不同方向对猿鸣所在位置进行监测。由于他离猿群的位置最近,在9时58分,他看到了一公一母两只长臂猿,但遗憾的是持续时间仅有3秒左右,加之距离较远,母猿又背对着他,他并没有看清幼猿情况。

“推迟一天下山,明天再上去看看,必须要确认幼猿的情况。”刘辉勤说,追了5天,他不甘心就这么回去。

蹲点5天,终于见到E群身影。而在山上的所有调查小组成员都听到了长时间的猿鸣,从6时57分到7时20分,海南长臂猿E群鸣叫时间长达20多分钟;8时59分又开始第二次鸣叫,持续时间也有10多分钟。

刘辉勤介绍,这也是他们监测以来,听到E群发出的最长时间的鸣叫。

(本报霸王岭11月16日电记者谢凯王迎春)

新闻推荐

污水难排愁煞村民白沙多部门出手化解村民“心病”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1月4日讯(记者梁振文通讯员王昭)“以前没有排水沟,水冲进农田,现在终于有排水沟了,大...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