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白沙“啦奥门”山兰文化节开幕稻浪翻腾谷飘香 黎乡丰收奔小康
■本报记者曾毓慧
近日,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等地迎来山兰稻丰收季,纷至沓来的宾客尽情陶醉在“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场景里,大家话丰收、赏风景、品美食,共享山兰稻丰收带来的喜悦。
11月21日上午,2020年白沙“啦奥门”山兰文化节在青松乡拥处村开幕,在黎族古老的祈福仪式上,身着节日盛装的黎族同胞们手捧着一捆捆山兰稻穗,击鼓欢歌感恩大自然馈赠,虔诚祈祷,希望年年丰收,早日奔小康。山兰文化节主办方表示,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山兰文化为内涵、乡村旅游为平台,一株穿越千年的山兰稻在一年一度的“啦奥门”节庆活动中释放出生机与活力。
合亩开镰同庆丰收把歌唱
山兰,又称“山栏”“山禾”(以下统称山兰),不同于传统的水稻,它是海南黎族地区特有的山地旱稻。
据介绍,“啦奥门”在黎语中的意思是“庆丰收、吃新米”。每年11月左右,是海南黎族山兰稻丰收的季节,淳朴的白沙黎族百姓盛情邀请八方宾朋共品山兰新米,同庆丰收,以感恩大自然的赠予。
今年山兰文化节开幕当天上午,在拥处村的一棵大榕树下,身穿黎族盛装的“稻公”“稻婆”虔诚祭祀,按照当地传统习俗举行奥雅、拜雅开山及平安祈福仪式。伴随着鼓声响起,热情好客的村民们邀请宾朋穿过古榕树广场旁的丰收大道塔门,再沿着蜿蜒的山兰坡道一路前行,开启开镰收割山兰稻之旅。
云在青山水在行,山兰稻香又一年。在半山腰上,一股股山泉潺潺流淌,一路拍打石壁发出欢快的声响;在绵延叠翠的橡胶林及乔木环绕下,成片成片的山兰稻田就像染成金黄的油布,铺就于绿水青山间,一串串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微风吹拂间,稻浪翻腾惹人欢喜,轻闻着稻香,四方宾朋感受着黎乡丰收的喜悦,心境豁然开朗。
在山兰园合亩开镰仪式上,身穿节日盛装或蓑衣的黎族儿女轮番展示取稻种“啾门”、开镰“挥门”、山兰歌对唱“呜唋”、山兰坡“灿门”等山兰民俗场景。紧接着,以绿水青山为幕布,以山兰稻田为舞台,黎族儿女跳起了劳作歌舞《稻上金秋》,古老而又淳朴的黎族农耕画面展现于众人眼前,欢快的歌声飘扬在群山之间。
文旅融合农户增收奔小康
暖风吹动谷连天,家家户户吃新米。当地以举办山兰文化节为契机,吸引游客到白沙感受山兰文化、民俗文化,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当天,在拥处村古榕树广场《千年山兰育黎家》山兰节综艺演出现场,由活动主办方精心准备的情景歌舞、竹木器乐及劳动歌舞表演,让远道而来的宾客感受到了黎族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庆丰收、迎小康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位宾客的笑脸上。
此外,在“茶·陶”“锦·绣”“非遗秀场”等展销区,来自各地的游客细品白沙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在农趣赛事与农耕劳作体验等环节,活动承办方邀约八方宾朋一起体验黎族烧陶、古法磨米、舂米打米粑等活动,让大家放松身心,共享农耕乐趣。
黎族文化值得好好品读,黎族美食值得好好品味。在“啦奥门”长桌宴环节,活动主办方在古榕树旁摆上长长的方桌,在桌上铺上绿油油的芭蕉叶,然后端上各种原汁原味的特色美食——竹筒饭、鱼茶、山兰糯米糕、山兰糯米粽、五脚猪肉等,黎族阿哥阿妹唱着歌谣依次敬酒,丰收的喜悦尽在觥筹交错间。
“政府搭台,山兰文化唱戏,通过发展山兰产业促进老百姓增收致富。”白沙黎族自治县有关负责人表示,自2017年白沙携手海南日报报业集团策划举办白沙“啦奥门”山兰文化节以来,双方依托黎族民俗活动,不断推陈出新,提升白沙文旅产业发展水平;如今,“啦奥门”活动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接下来,白沙将以“啦奥门”活动为纽带,继续打造白沙民俗文化品牌,让更多游客了解白沙黎族传统特色文化,并邀请更多的企业与宾朋到白沙观光旅游、投资兴业,携手打造白沙更美好的明天。
据悉,为了更好地做精、做优特色农业,白沙已选定绿茶、南药2个万亩产业及山兰米、红心橙等6个千亩产业,培育一批品牌农产品,构建起符合白沙实际的“绿色银行”产业体系。
本次活动由白沙县委、县政府主办,白沙县委宣传部、白沙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白沙农业农村局、白沙青松乡人民政府、海南日报报业集团等承办。
(本报牙叉11月21日电)
“啦奥门”大事记
2017年
白沙黎族自治县有关部门将青松乡“啦奥门”习俗正式确立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8年
在2018年白沙“啦奥门”丰收节期间,白沙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白沙良食”正式发布
2019年
白沙“啦奥门”丰收节品牌升级为白沙“啦奥门”山兰文化节
2020年
今年7月,央视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播出《海南卷白沙篇》,重点关注白沙通过筹办“啦奥门”山兰文化节,帮助当地农户拓宽产业致富路
(整理/曾毓慧)
新闻推荐
长臂猿野外调查首次启用无人机,并收集鸣叫信息建声音数据库运用新技术 研究“猿”生态
在白沙青松乡斧头岭,长臂猿树上飞跃。在白沙青松乡斧头岭,长臂猿在树上活动。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李天平摄11月14日,海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