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打安镇打安村发展兰花种植产业,通过“以劳带扶”努力实现增收致富鼓起来的“腰包”溢花香
■本报特派记者刘操
在全国政协委员,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副镇长,田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羊风极的手机相册里,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照片有很多。他向海南日报记者展示了一张拍摄于打安镇打安村兰花种植示范基地的照片。照片里,一株株姿态素雅的兰花竞相绽放,偌大的种植大棚里花香四溢,让人赏心悦目。
今年58岁的羊风极扎根基层开展农村工作已有39个年头。“海南正在推进自贸港建设,党员干部就是要冲锋在前,自觉把乡村振兴工作放在建设自贸港的大背景下思考谋划,促进"三农"高质量发展,为自贸港建设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羊风极一门心思带领村民发展林下种植等产业,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在羊风极看来,自己所在的田表村虽然交通不便,但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利用林下空间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潜力很大。在他的带动下,田表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利用村中的闲置土地养殖黑山羊、黄牛,种植益智、火龙果,产业发展势头喜人,全村的贫困户都实现了脱贫。
近年来,白沙力推“一村一品”,即争取在每个贫困村打造一个优势主导扶贫产业。“打安镇地处白沙中北部,气候、温度适合发展兰花种植产业。”羊风极说,2018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帮扶下,打安镇采用“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经营管理、贫困户入股分红”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模式,用产业帮扶资金入股创建了兰花种植示范基地,通过“以劳带扶”努力实现增收致富。示范基地成立后,吸纳了多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长期务工,帮助他们摘掉了“穷帽子”。
“农户们在家门口工作,每月有固定收入、固定分红,还学会了种植技术!”羊风极告诉记者,基地通过雇佣邻近农户参与兰花基地日常管理工作,培养了一批兰花产业技术工人,就地转移劳动力,有力促进了当地农户收入。
“探索"生态+休闲农业"新模式,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乡村环境,发展乡村旅游……”羊风极说,要想方设法让广大乡亲们在自贸港建设中收获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报北京3月7日电)
新闻推荐
消防指战员、民警、联防队员、村民联合将受伤的老人抬下山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宋飞杰通讯员王永贤)2月24日,于先生手捧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