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向民村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乡村
■本报记者曾毓慧
在白沙黎族自治县元门乡,一条蜿蜒流淌的元门河,年复一年地绕过环山叠翠,奔流至一片丘陵地带,这里是白沙元门乡向民村,是一方烙着红色印记的热土。
5月11日,巍巍群山旁,在去年刚刚建成开园的“白沙起义第一枪”旧址纪念园,一尊烈士纪念塑像巍然屹立着,让不少前来瞻仰的游客肃然起敬。当年,就在这里,海南黎族苗族同胞吹响号角,手持粉枪等简陋武器打响了“白沙起义第一枪”,为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五一”假期之后,白沙力推的向民村红色旅游路线依旧人气不减,不时有自驾车或大巴车满载着游客前来追寻那一段浴血奋战的红色印记。“向民村不仅是一个宜居的美丽乡村,还具有很好的红色资源,建议学校及家长多带孩子们过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来自内蒙古的赵洪锋自驾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向民村,在瞻仰革命烈士纪念塑像、白沙起义英名榜后,不忘来到“白沙起义第一枪”文物陈列馆,观看粉枪、铁叉、磨刀石、牛角、火药筒、行军米袋、绑带、起义军旗等革命文物,并聆听那段光辉的革命战争历史。据悉,该纪念园由白沙向民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扩建而成,规划建设用地14778平方米,建有雕塑、陈列展览室、文化景观亭、英雄人物浮雕墙、文化景墙、广场、大门牌坊、升旗台等配套设施。
“向民村,蕴含着"民心所向"之意,大家要牢记"白沙起义第一枪"这段革命历史,这也是我们向民村每一名村民的骄傲。”对于这片热土,年过五旬的向民村党支部书记符建章很有感触,他说,在祖辈们的口口传颂中,不少村里人自幼就对打响“白沙起义第一枪”的革命先烈们心怀崇敬。他说,自己的微信头像只用过两个,第一个是早年的“白沙起义第一枪”纪念石碑,从去年起,他将头像更换为新建的“白沙起义第一枪”旧址纪念园,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宣传向民村的红色基因以及红色旅游资源。
白沙县委史志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白沙起义第一枪”旧址纪念园在向民村建成开园,这是白沙慰祭先烈、教育后人继承革命精神,永葆革命气节的具体行动,也为向民村红色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丰富了红色旅游资源。白沙县委史志办、旅文局等部门将继续挖掘好、保护好、利用好革命前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努力把该纪念园打造成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场所、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堂,以实际行动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向民村驻村第一书记吴剑介绍,向民村从早年的穷乡僻壤,到2019年12月高质量实现整村脱贫摘帽,2020年,全村人均收入已达8750元。现今,向民村正在积极推动橡胶、地瓜、毛薯等产业多点开花,加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白沙起义第一枪”旧址纪念园为中心,培育一批特色乡村农家乐,积极探索发展红色文化旅游,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本报牙叉5月12日电)
新闻推荐
白沙“三月三”好戏连台,民族文化自信焕发新彩盛邀八方宾朋 相聚醉美白沙
四月十四日,在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叉河畔,数千人齐聚共品长桌宴美食。4月14日,在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叉河畔,各乡镇群众举杯共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