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电商扶贫“最后一公里”
□互联网开放、高效,信息即时可达,一旦建立电商平台,可减少中间环节,促进农民增收,使交易双方均受益,何乐而不为?
□“电商+扶贫”看似只建个电商平台,其实“+”号背后关联诸多环节,任何环节出现“堵塞”,都会导致电商扶贫“最后一公里”受阻。
一些贫困村,尤其是边远村,长期发展不起来,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交通设施不足。以笔者驻点的毛感乡南春村为例,该村资源很好,唯一不足之处,就是交通极为不便。整个村子通往外界仅有1条盘山路,山路上还有大大小小200多个弯道,崎岖难行。交通的极度不便,导致农作物运不出去,只能依赖采购商上门收货,很难卖出好价钱,如此瓶颈下,产业根本发展不起来。
面对困境,如何扬长避短、寻求突破?经过一番思考、调研后,我决定在南春村发展电子商务。既然地理上的阻隔一时无法消除,那就转变思路,在互联网上谋求突破。互联网开放、高效,信息即时可达,一旦建立了电商平台,就可直供直销,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产品售价,还能让城市消费者吃到新鲜、实惠的农产品,使交易双方均受益,何乐而不为?抱定这一想法,我便放手干了起来。
常言道,知易行难。想法真正落到实处时才发现,这电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并不容易打通。其一,农产品具有季节性、区域性等特点,供货不像工业产品那样稳定,难以形成经济规模;其二,农村电商物流成本较高,像毛感乡这么偏远的山区还没有网点覆盖;其三,电商人才极缺,懂网络、会电商的人极少,农产品“触网”很难。诸如此类的短板,成为横在电商扶贫“最后一公里”的“拦路虎”。
办法总比困难多。虽然很多人不看好,但我坚信电商扶贫必定能为乡村发展打开一片“新天地”。农产品供应不稳,就通过“公司+合作社”的方式,大力发展四棱豆产业;订单不足,就先从身边的餐厅、酒店去抓;人才短缺,就积极宣传培训,手把手教农民如何把产品发到网页上;物流不畅,就申请扶贫资金,购买、改装自己的冷冻车,请物流公司参与运作……就这样见招拆招,终于把电商平台建了起来。
努力终会有收获。南春村电商平台建成后,接到的第一个大单来自超市,对方以每斤12元的价格收购四棱豆。村民们高兴坏了,种了一辈子四棱豆,从来没有卖出这么高的价格。每家每户都忙着采摘四棱豆,争着抢着送往合作社。尝到了甜头的村民,参与电商的积极性极大提升,现在家里有什么好东西,直接往平台上推。如今,南春村的农产品供不应求,我相信农村电商会带领村民们在脱贫中致富。
“电商+扶贫”看似只是建个电商平台而已,其实,“+”号背后关联着诸多的环节,连接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堵塞”,任何一个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都会导致电商扶贫“最后一公里”受阻,都会影响扶贫大局。就自身工作经验来看,唯有拿出不畏难的决心,以整体思维,系统推进电商扶贫各项工作,才能让电商在乡村扎下根、发新芽、结硕果,真正带动农民发家致富。
(作者系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毛感乡南春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单位:省司法厅)
新闻推荐
南国都市报热线966123讯(记者陈栋)喝酒不开车,既对自己生命负责,也尊重别人的生命。31岁的胡某家住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