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工匠精神“技造”新一代工匠
近年来,海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围绕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推动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创新,着力培养与重点产业相适应的技能人才队伍,突出制度建设、平台建设和技能人才评价工作主线,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培养更多技能人才。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王燕珍实习生吴桂涓文/图
起航
以技能大赛为平台点亮人生
“学校对人才的培训是梯队式的,先在每届新生当中大面积海选,不但要经过笔试、实操,还要经过班主任推荐,进入预备队后还要继续淘汰,最后留下的才能作为参赛"种子"来培养。”海南省技师学院的一位老师介绍。
今年17岁的符莹是省三亚技师学院西餐高级班的学生,是一名从技校冉冉升起的新星。“我以前就很喜欢烘焙,所以选择报了这个专业,没想到在技校学习参加比赛,让我的人生都不一样了。”符莹说,她今年第一次参加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海南选拔赛烘焙项目的比赛,获得了省赛第一,目前正在备战国赛。
“每天用10多个小时进行练习比赛的内容,包括做法式面包、丹麦面包等,还会有教练给我们上课,所学的特别实用,通过竞赛,我还找到了今后的奋斗目标。”符莹告诉记者。
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工作人员表示,技能大赛可以为技能型人才提供一个切磋技艺、展示水平的舞台,为技校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以大赛为契机,对进一步宣传技工教育、提高技校技能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当然,海南的技校生并非只参加家门口的技能大赛,在世界技能大赛的国家级比赛舞台上,也越来越多的出现他们的身影。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区选拔赛中,海南省有4名选手入选。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中,海南有6个项目7名选手成功入围国家集训队……翻开这些年海南省培养技能人才的“履历”,一份份亮眼的成绩摆在大家面前。海南省技校生也从省内走出,踏上国赛舞台为海南争光,甚至代表国家走出国门去比赛为国争光,一批批的“小工匠”的脱颖而出,给很多业内人士带来了惊喜。他们年轻富有朝气,敢于创新,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技能大赛到底能给学生带来什么?“不仅是技能的突飞猛进,更是技校生的身份认同。”曾经先后两次入选第44届、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并获得第五名和第三名的张雄说。
据了解,技能大赛为在校学生树立人生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工匠精神”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海南的各个技校校园因此也形成了学习技能、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
传承
成为技能人才培养者培养造就更多人才
技工院校是海南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主阵地,为推动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近年来,海南也不断加大对技工院校的资金投入,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从2015年度开始设立省本级实训设备“以奖代补”资金,省内各技工院校就是受惠者,同时海南也加大资金投入,鼓励技工院校学生在世界技能竞赛项目中,力争实现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新突破,对在世界性技能大赛中取得突破的予以重奖。
今年,“90后”的保亭女孩黄雪静成为“南海系列”育才计划“南海工匠”的培养对象人选。黄雪静毕业于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开设首批的“黎锦技艺班”,因成绩突出,曾被录取留校任教。2018年,黄雪静辞掉学校的工作,深入到民间工作。
如今的黄雪静,正跟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织锦项目传承人刘香兰的步伐,在她的香兰黎族织锦传习所担任黎族织锦技术员。她打破传统观念,大胆地把传统织锦和现代纺织技术相融合,希望制造出更多黎锦中的精品,将这份沉甸甸的“遗产”传承下去。
在传习所里,有60多位社员(其中有28位贫困户),来自番茅村或是周边村庄的妇女。她们生产的产品主要有黎锦围巾、鼠标垫、电脑包等。现在传习所的黎锦纺织已初步走向产业化,其产品远销新加坡、日本等国外市场。
2019年7月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的陈绵睿出生在海南万宁的一个小村庄,2013年进入海南省技师学院学习数控专业。在教练的悉心指导下,陈绵睿在省内外举行的各大技能比赛上崭露头角,先后在2016年、2017年获得海南省技能竞赛模具制造工程赛项的第一名,连续在两届的世界技能大赛中入选国家集训队获得优异成绩。在2017年毕业后,陈绵睿留校入职该院机械系担任教师。
陈绵睿所教的学生中,也有一些人通过技能大赛脱颖而出。来自文昌农民家庭的潘家升2016年进入该学院机械专业就读,目前在读该学院的预备技师班(相当于本科),曾参加两次国赛,都是获得二等奖。
世界技能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陈绵睿、张雄等多位技校生,都是通过参加技能大赛,从一名中考落榜生,逆袭成为专业的优等生,用技能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同时,成长为老师的他们,也在一步步“点亮”学生的技能之路。
创新
紧跟时代需求技能人才高质量就业
“技能大赛能选拔出高水平的技能人才,这些人才会成为企业争取的香饽饽。”据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技能的比拼,考验的都是选手的实际操作能力,而这些操作能力又是企业的“标配”,因此,很多优秀选手就会成为企业争相招揽的技能人才。
吴俊峰现在任职于中海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装置保运部技术监督,他1994年毕业于海南省技师学院。吴俊峰说,钳工制作是他的强项,在校期间他就参加了“首届青年奥林匹克技能竞赛海南代表队选拔赛”,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并且代表海南省参加了全国的比赛。
“这也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吴俊峰说,毕业后他通过学校推荐进入公司工作,成为一名检修钳工。10多年来,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吴俊峰先后获得“海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海南省钳工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在两次化学公司技术比武中均取得钳工第一名,并且代表海南省参加了2003年全国职工技能大赛。
毕业于海南省技师学院的林同学怎么都没有想到,当年那个读技校学技能的选择,后来让他成为很多用人单位争抢的“香饽饽”。与很多同龄大学生急于在各大招聘会海投简历不同,这位技能突出的准毕业生不仅早早被企业“预订”,薪酬也远远高于现今本科生的平均薪酬水平。
与林同学一样,如今海南很多优秀的技校生几乎都不担心找工难。据了解,2015年以来,全省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比如近几年,海南省技师学院每年招生人数均保持3000人以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1%以上,专业对口率保持在80.4%,毕业生供不应求。在校企院校合作方面,海南技师学院分别与三一重工、西门子、华为等42家国内外名企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积极探索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新模式,还首创海南省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班。海南省三亚技师学院则建立毕业生终身就业推荐制度,近三年共推荐就业4371人。
新闻推荐
消防指战员用捕蛇器将蛇夹出。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7月8日讯(记者林师堂文/图)“我当时正开着车,引擎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