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家国情怀 怀念父亲韩富光先生
■韩捷进
父亲走了,悄然地与世长辞了!2018年10月19日17时20分,他离开了他热爱的世界和家人。那时,天空飘洒着蒙蒙细雨,似乎陪着我们这些亲人一起为他的离去而悲伤。我们不舍,老天爷也不舍,但我的父亲韩富光先生还是转身走了,把他深厚的家国情怀留给了我们。
父亲热爱祖国,毕生奉献于祖国的橡胶事业与教育事业。他的中学教育是在国外完成的。1947年,父亲告别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国。1948年,他考入中山大学农学院农艺学专业,1952年在中山大学完成学业。那时,刚刚建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又有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经济的封锁,橡胶匮乏,这对中国经济建设、工业与国防建设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父亲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从中山大学毕业即奔赴华南垦殖总局海南分局儋州垦殖所,投身发展祖国橡胶事业的行列,为之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热血。
由于大面积开垦种植橡胶,急需解决种植所需要的种苗,当时的口号是“一粒种子、一两黄金”,可见橡胶种苗的宝贵和难得。1953年至1954年,父亲主持领导那大地区(包括儋州与临高)老胶园的采种工作,参加采种工作的约有六百人。采种队伍大、工作地区分散、任务繁重艰巨,管理有很大的困难。这对刚走出校园的父亲是严峻的考验。年轻的父亲把这看作是对自己的最好磨练,精神饱满、热血沸腾地投入工作。两年的时间里,无数的日夜,他不辞辛劳,不负领导的信任,带领同事们克服种种困难,想法设法把好采种质量关,做到严格选种、精心包装与及时运送,大大提高了橡胶种子的发芽率。仅1953年就完成采种任务四十五万斤,并及时将橡胶种子分送粤西、广西、海南、福建、云南、汕头等地新建的橡胶农场种植。
充满青春热血的父亲在祖国的热土上得心应手,他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在采种育种工作中,设法提高采种育种的效力;观察、研究橡胶种苗北移种植问题,即研究生长在纬度18度以内地区的海南岛橡胶,怎样在纬度18度以外地区种植,细致地观察其耐寒生长的适应性,为橡胶成功北移种植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后来,父亲的采种育种工作从儋州向白沙、昌江、保亭、乐东等地移动,足迹几乎遍布海南岛。
海南大学创办那年,父亲被调到海南大学农学院任教,担任热带作物系主任。当时父亲尽管已经50多岁了,长期工作养成的执着、认真、负责的作风自然体现在他的教学中。他认真备课上课、悉心指导学生实验,以严谨的教育风尚、优秀的教学效果,深获历届学生的赞誉。在清理父亲的遗物时,我发现他的桌柜里,仍然存放着已经发黄的一张张讲稿卡片、一个个实验用的玻璃瓶、玻璃杯与针管等,不禁潸然泪下。遗物尚存,可这样一位兢兢业业、具有高尚品德的好老师,已经不在了!
父亲深情地爱着家人。我们五姐妹名字最后一个字分别是:比、赛、平、前、进,这带着他那个时代的思想烙印,更多的是父亲希望五个女儿在人生道路上积极进取,在比赛中共同向前。父亲工作再繁忙、生活再艰辛,都始终关心我们五姐妹的健康成长。我们从父亲那里学会了爱,爱亲人、爱集体、爱祖国;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做事,敬业奉公。我们五姐妹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各自在工作中恪尽职守,与同事和睦融洽,都是受人夸奖的先进工作者。我二姐曾被评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装备部的“劳动模范”,并作为海南省劳动模范五一观礼团成员,前往北京天安门参加五一观礼活动。我大学毕业后在高校任教,深受父亲的影响,挚爱教育事业,关爱自己的学生,从助教、讲师、副教授到教授,还被评为海南省高校教学名师、获得全国“明德优秀教师”奖,父亲为女儿的努力与进步感到欣慰。父亲在2011年5月24日自己生日那天,写下了“欣慰的回顾”一文,其中高兴地写道:“值得我欣慰的是,我还有一个和谐的大家庭,现在四代同堂,大家庭的成员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父亲高寿地走完了他的人生之旅,他弥留之际,仍然有着许多眷恋与牵挂,父亲的眷恋与牵挂,浸透小家与国家的情怀。
父亲眷恋每天必看的海南大学美丽的荷塘景色,今年国庆期间他还在荷塘畔散步,坐在荷塘边观赏荷塘的碧水和翠绿水草;他期盼今年年底海口至铺前的跨海大桥通车,想着通过新建的大桥回老家文昌锦山做冬至,祭祀我长眠的奶奶;他想能看到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给海南带来的发展变化,更加美好、更加繁荣的新海南。
亲爱的父亲,祖国不会忘记为之奉献毕生的您,我们亦永远想念您。
新闻推荐
本报保城11月28日电(记者孙慧通讯员范杰科)在全省严厉打击骗提骗贷住房公积金行为的高压态势下,仍有个别缴存职工抱着侥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