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将军六下金江
当时设在响水河西岸的场部机关只有几间简陋的茅草房,但场部中间却有个十分简陋的花圃,王震十分风趣地说:“这里的大自然风光够美了,还种什么花草呀!”一句话把大家逗乐了。接着,他亲自上山视察橡胶种植情况。在返回的路上,他看到工人张荣炬的菜地瓜菜满园,便连声称赞:“种菜好,种菜好!要多种菜改善生活。”
1958年10月,王震第二次来到金江农场。由于自然灾害与经济滑坡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农场生活十分困难,每个职工每月只有4公斤口粮。当他了解到职工因粮食不足,有的已经患上水肿病时,非常痛心,眼睛都湿润了。每到一个点,他都要求各级干部要发动职工群众发扬南泥湾精神,实行生产自救,力所能及地解决困难和问题。他在一次干部会上提出:“我们承认困难,但不能向困难低头,我们一方面要抓好橡胶生产,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副业,多喂猪、多养鸡、多种菜、多种杂粮,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嘛。”为此,他还专门指示农垦部先后为农场购置了四台大型养鸡孵化器和11万个良种鸡蛋,运来一批高粮、花生种子。从1958年至1963年,大批拖拉机调拨到金江,全场组建六个拖拉机队,机务人员达300多人,其中有北大荒垦区调来支援开发金江的拖拉机驾驶员、技术员、机师等。逐步实现了油、肉、菜自给,使金江农场渡过了难关。
1959年12月,农垦部决定在金江农场召开云南、福建、广东、广西四省工作会议,由王震亲自主持。会议期间,来自黑龙江的农垦文工团为农场的职工慰问演出。会议后,王震和农场领导研究建设规划,并认为指导面上生产,必须在场里搞一块橡胶试验田,在场长的陪同下,王震在跃进区九队(现在的三区十五队)选择了40亩土地作为橡胶芽接高产试验田,主要种植PB86橡胶品系971株(现存33亩863株)。他亲自与工人一起开荒种胶,并研究制定了试验田的种、养、管措施。从此以后,他每次到海南都要到金江看一看试验田。
1960年9月,王震来到金江农场,第二天一早就随着开荒队伍上山。当时天正下着毛毛细雨,他和工人一道撬石头、挖树根。当看到一些新工人凿炮眼动作不熟练,深度不够时,他连忙从一个工人手中接过钢扦,为大家作示范。等炮眼打好了,他已满头大汗,工人们劝他休息一下,他摆摆手说:“没关系,这活我干过,难得跟大家一起劳动,让我多干一会儿吧!”听说试验田碰到挫折,出现难题,他心里很着急,马上拿起笔给苗圃班的同志写了一封短信,鼓励他们不要灰心,要坚持下去,为培养高产树做出成绩。
1966年6月,王震在海南视察,当他乘车由海口往三亚经金江农场直属六队时,便让车拐进该队观看这一带胶园生长情况。接着,他又让车开往橡胶试验田,看到自己亲手培植起来的橡胶试验田郁郁葱葱,生长十分茂盛时,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1986年10月6日,在国家农牧渔业部部长何康和广东农垦局局长王昌虎等同志的陪同下,王震来到135号橡胶林段。管养这片胶园的女胶工马美粉告诉王震,这是他老人家当年用心血和汗水培育起来的橡胶试验田,虽然经过多次强台风和病虫害的影响,但在胶工们的精心抚管下,年亩产干胶已达八十公斤左右,属较高产的树位。王震高兴地说:“感谢大家做出的好成绩。”他还仔细地观看了马美粉的割胶技术操作,看到乳白的胶乳源源不断滴进胶杯时,他激动地拿起大半杯胶乳,兴致盎然地对大家说:“干杯!”接着他又拿起锄头,为他二十多年前亲手种下的胶树施肥盖土,并高兴地与当年和他共同垦荒植胶的干部、工人代表合影留念。王震欣然挥笔为金江农场题字,并勉励大家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努力开创农垦事业的新局面,为海南的开发建设作出新贡献。
(《中国农垦》陈海林)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世馨许光伟通讯员麦恩彤)为进一步提高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金融机构安全防范水平,保亭县公安局治安大队联合保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