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南林村兰花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找对路子让“劣田”吐芳香
■本报记者梁君穷
8月6日上午,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南林乡南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进英早早便骑上摩托车出了家门,直奔村里的正方兰花基地。“过几天就可以卖一茬了,所以我每天都要过来看下有什么情况。”看到基地里架子上一簇簇兰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他心里踏实了不少。
近年来,南林乡以兰花为主题,推进全乡旅游项目,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文化内涵建设,逐步形成“兰花特色小镇”品牌效应,把生态环境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助力脱贫攻坚,也让更多农户实现增收致富。
正方兰花基地于2017年底投入使用,一共12亩地,主要种植文心兰和石斛兰。走在兰花丛中,海南日报记者注意到,一盆盆兰花种在铁架子上,而铁架子底下有溪水潺潺。“这是个山间谷地,常常有积水无法排出,总是湿漉漉的。所以过去村里把这里叫做劣田。”李进英说道。
“劣田”如何吐芳香?早在2017年之前,南林乡有村民外出务工学到了兰花种植技术,于是有人提议:“为什么我们村不能种些兰花?”南林村“两委”干部商议:南林村优势在于离三亚很近,种植兰花一方面可销往三亚的旅游市场,另一方面也可为发展乡村旅游造景。
于是,原来没有人愿意耕种的“劣田”,遇上喜湿润、忌干燥的兰花,成了村里脱贫路上的美丽花园。南林村先后从上级部门争取到扶贫资金近130万元,建成了12亩的兰花大棚,喷灌、水管等管理设施一应俱全,直接带动贫困户、低保户共108户373人实现脱贫增收。
同时还由村“两委”干部和村里的兰花种植技术骨干成立了正方兰花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技术与市场指导,聘请贫困户李文关负责兰花基地日常的种植与管护。
“我过去家庭经济收入主要靠每年种植冬季瓜菜,冬种时节一过,我基本在家闲着,没有收入。”今年45岁的李文关说道,如今在兰花基地工作,不仅让他每月多了2500元收入,同时还学到了兰花种植技术。
基地采取“党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四方合作运营模式,由党支部组织带领党员、贫困户投工投劳参与基地建设,引入合作企业负责提供种苗、技术培训和产品回收,合作社负责日常生产与经营管理,贫困户实现就近务工、学习技术并享受分红。
不仅仅在南林村,整个南林乡的发展也氤氲着兰花的“芳香”。今年6月20日,距上次分红半年之后,南林乡润农、正方、万如、润林四个兰花合作社扶贫产业分红仪式上,入股的422户贫困户1554人又领到一笔分红款共7万多元。
“我们选择与在兰花市场领域实力较强的两家企业合作,只要我们的兰花品质没问题,销路就不愁。”李进英介绍,该村的兰花上市期间平均每周都可采摘一次,今年以来已销售了10多万元。
(本报保城8月8日电)
新闻推荐
父亲务农受伤,姐姐患病住院几乎花光家里所有积蓄高考她考了全校第四名为给姐妹俩攒学费,父母亲每天天刚亮就出门务农
小档案编号:031姓名:钟楚楚高考分数:679分(理科)毕业学校:保亭中学录取院校:华中农业大学南国都市报7月31日讯(记者林师堂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