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海南> 今日昌江> 正文

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尼下村:老区展新颜 群众日子甜

海南日报 2019-10-16 08:00

■本报记者刘操

道路两旁房舍错落有致,沿途风光宜人,络绎不绝的游客驻足欣赏山清水秀的风光,聆听革命时期的峥嵘故事。这是海南日报记者近日来到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尼下村时见到的景象。

尼下村是一个黎族同胞聚居的村庄,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村庄,从1941年至1950年5月海南解放,村民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近年来,尼下村立足木棉旅游季,推动旅游扶贫、生态扶贫,让越来越多的百姓吃上了“旅游饭”“生态饭”。

红色武装得到拥护

尼下村曾是一片红色沃土。79岁的老村民吉亚现介绍,在1942年5月底到1944年春的反“蚕食”反“扫荡”斗争中,中共昌感县委赵光炬等共产党人经常来到尼下村宣传共产党团结抗日的主张,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罪恶行径,动员群众参军支前。

“无论何时,我都可以挺着胸脯,自豪地说一句:不管革命年代有多么艰难困苦,我们的村民始终支持共产党!”村民吉亚现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在抗日战争那极其艰难的时期,尼下村的老百姓宁可自己忍饥受饿,也要积极筹粮支持抗战。很多村民把家里仅有的一点存粮全部拿出来,还到地里挖木薯、番薯,摘毛豆,收集起来后或肩挑或船运到江对岸的地下交通站,送给共产党的抗日部队。

“我们村群众基础好,村民们思想觉悟高,参加革命人数多,有10多个青年加入了革命队伍,村里面有多户革命堡垒户。”今年77岁的老村民林亚付也常常听父辈们讲起村中的红色历史。

林亚付介绍,尼下村很多村民尽其所能、倾其全力保护和支持琼崖革命,很多同志为了给共产党送情报、筹粮食、执行宣传任务,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1949年12月18日,毛泽东主席向第四野战军发出准备渡海作战解放琼崖的命令,尼下村的老百姓响应琼崖区党委的号召,积极筹粮,参加支前队伍。据记载,在解放战争时期,尼下村北面的一座山中曾秘密建有粮库,主要用于收集存放转移七叉镇老百姓支援解放军的粮食等物资。期间,国民党反动派特务为追查当地老百姓给解放军送粮,使用各种手段引诱欺骗老百姓,不少当地百姓惨遭杀害。

“我们尼下村的村民一直牢记先辈们为我们今天的幸福所作出的牺牲,让革命精神传承下去!”林亚付说。

旅游发展群众增收

昌化江畔木棉红赏花观景点位于尼下村,木棉花盛开之时,沿江两岸层林尽染,红花似火,是不可多得的木棉赏花之地。每年春节前后,来自省内外的游客就一拨一拨地赶往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去欣赏这大自然的美景。

“我们这里的木棉花美,早已远近闻名。”尼下村党支部书记洪成民说,每到赏花季节,尼下村村民会来到昌化江畔的木棉赏花点搭起小摊位,销售旅游产品,从昌江当下发展正火热的旅游中分得了“一杯羹”。

“虽说摊位简单,卖的只是甘蔗汁和杂粮类的小吃,但村民一天能有两三百元的收入!”洪成民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今年春节期间,尼下村共组织70户村民参与到旅游服务中,通过在木棉观景台设置摊位,为村民增加了增收渠道。

七叉镇镇长刘克胜介绍,近年来,七叉镇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特色旅游、休闲旅游和乡村旅游产业,带动景区周边的群众实现增收。“昌江为七叉旅游发展修建了环镇公路,宽6米,将七叉的各个乡村和木棉花观景点连在一起。道路穿过田野,穿过乡村,延伸至江畔,将自然的美景拉近至你的眼前。”

借着旅游发展东风,尼下村近年来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洪成民说,尼下村持续弘扬革命老区精神,着力开发昌化江畔旅游产业,挖掘少数民族文化,擦亮旅游名片。村“两委”带领全体党员群众紧紧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契机,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我们的观景码头、沿江旅游栈道、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完成,旅游发展的前景非常好。”

“现在尼下村统一规划建起民房,统一立面改造,别致好看。路也修好了,两边也栽上了花草,居住环境比以前好多了。”洪成民说。

如今,尼下村群众正以昂扬饱满的精气神,立足优越的生态条件,统筹推进扶贫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本报石碌10月15日电)

新闻推荐

昌江邀请企业参与农村“厕所革命”政府企业同出力 提高标准建厕所

本报石碌10月9日电(记者刘笑非)日前,当海南日报记者来到昌江黎族自治县叉河镇排岸村村民刘建华家时,他正在打扫着自家旁边的...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