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看毕业证百年之变
编者按
又是一年毕业季,同窗几年之后,同学们就要各奔东西,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或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
于是,每年的6月至7月,拍毕业照、互赠留言、互相祝福,成了莘莘学子的“标配”。当然,还有一份母校填写、签发的毕业证书,作为自己在某个校园求学、成长的见证和记录。
透过近百年来与海南人相关的形形色色的毕业证书,不同年月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更有丰富的历史细节值得挖掘……
7月11日,海南中学1990届200多名毕业生在海口西海岸聚会,重温30年前的校园时光。那一届毕业生中,有一位名叫符贤的女生,她的初中和高中毕业证,跨越了海南建省的历史节点。符贤毕业证上的文字有事先印刷好的,也有手工填写的;有其籍贯信息,还有科目成绩。印刷加手写的毕业证书,自20世纪20年代就出现,直到90年代;进入21世纪,海南的毕业证几乎都是电脑排版印刷,不再有手写的文字,也不再有学生的成绩表,今年6月海南中学的毕业证便是如此。
目前发现最早的海南人的毕业证是1922年签发的,由原三亚市文化局局长、本土作家蔡明康收藏。从证书上的文字可知,那一年5月,31岁的崖县(今三亚)人关学麟在“崖县单级师范学校”学习半年后,获得了“崖县公署”和校方发的毕业证,落款处还有校长杜琼华的签字和印鉴。至于民国时期的“单级师范学校”是怎样的建制?有待教育史专家去做研究。
与关学麟的毕业证相比,4年之后昌江人何德音获得的“昌江县县立师范讲习所”的毕业证书,虽然大小、风格与前者差别不大,都是基本信息为印刷,个人信息系手写,但后者的边框一改之前的黑色线条,变为印刷精美的灰色花纹,且粗细相间,十分耐看。
时间回放到1949年,彼时海南的毕业证书越来越精致。那年1月,17岁的文昌人梁明光从“文昌县立中学校”完成初中学业,其毕业证书不但有深蓝色的精美花边,4个角还分别有“毕”“业”“证”“书”4个篆体字。证书正下方有一行小字“琼州海口琼崖书局印制”,似乎那家书局抓住了一次免费做广告的机会。
1950年海南解放后,大力发展文教事业,培养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当时的毕业证,有的朴实无华,有的也极尽艳丽华美之能事。
1951年3月24日,21岁的琼山姑娘王其莲在“海南人民医院附设高级护士助产技术学校”修业期满,获得简单印制的“临时毕业证书”一张,蓝色的边框和手写油印文字,证号“海先字一号”,当时的校长是“周荣先”。之所以先发临时毕业证,估计是因为要先实习再拿证,正如证书上所说的“照章分派实习”。
王其莲拿到正式的毕业证书是在那年7月。证书主体呈正方形,边框是金色的稻穗,为红色的绸带所缠绕,正上方的边框有居中的红五星,左右两角有五星红旗,左右边框上有相同的工农兵画像,正下方的中间是左右互相对称的农业生产画面。不过证号已经变为“海琼字第零三号”,校长也改成“陈瑗”,落款处除了学校的印章,还加盖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卫生厅”的方形公章和“广东省教育厅”的圆形公章。
老人家如果还健在,今年应该是90岁高龄了。
汉字不断简化,1960年代和1970年代最为深入和广泛,当时和此后的毕业证书也因此一改之前的繁体竖排、自右向左的风格,变成简体横排、从左到右的样式。这从1963年海口人李瑞绮的小学毕业证和1976年琼海人王西林的高中毕业证可见一斑,都带有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文化印记。
新闻推荐
打井抗旱缓解村民饮水难题 昌江检察院真心帮扶获高石塘村村民赠锦旗
本报讯(记者郝文磊通讯员文继敏)“我代表全村451名村民送上这面锦旗,真诚感谢检察院帮助我们解决旱期饮水难题……”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