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海南> 昌江新闻> 正文

“山水林田湖草”样样不缺,工业市县生态优势潜力巨大昌江奏响“绿色”进行曲

海南日报 2018-12-24 07:29

昌江的好生态引来不少野生动物栖息。图为翱翔在昌江海尾湿地公园的鹭鸟。本报记者 苏晓杰 摄黎族民间艺人在昌化江畔木棉观景台为游人表演竹竿舞。本报记者 苏晓杰 特约记者 林朱辉 摄■本报记者刘笑非特约记者林朱辉

曾几何时,昌江黎族自治县棋子湾还是海南岛上一片罕见的沙漠,流动沙丘会淤塞港口,台风带来的漫天白沙让附近居民损失惨重。直到一位名叫陶凤交的渔家女,她带领全村100多名姐妹,用26余年时间造林近两万亩,将专家断言“救不了”的沙漠变成了森林。

陶凤交的坚持,修复了生态,把“伤疤”变成了盛景;而昌江县委、县政府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努力,则扭转了人们对于昌江“传统工业市县”的既有印象,让资源禀赋的优良生态不断为城市发展的增添新动力,也通过多措并举,把“工业城”变成了“大花园”。

从霸王岭到棋子湾、从热带雨林到湿地公园,昌江的“山水林田湖草”正成为这座城市最自豪的“宝藏”。

全面呵护绿水青山

即便如今在棋子湾畔遍植的木麻黄树早已经取代了曾经的一滩白沙,但陶凤交和她的姐妹们仍习惯带上铁铲和树苗去海滩上看看。用持之以恒的坚持重建海防林、恢复生态植被,是她们放不下的使命,也是昌江近年来对于生态保护的态度。

截至今年初,昌江黎族自治县已累计投入超过2亿元新增造林面积10.5万亩,种植木棉、三角梅等特色树种101.6万株,同时还在湿地生态区恢复种植红树林738亩,规划建设沼泽湿地保护小区339亩,并率先在全省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立碑定界技术规范及试点研究,生态补偿标准高居全省第一。

将生态红线“画”到大地上,是海南省根据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要求,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的成果。而昌江作为试点,通过生态红线的划定标注出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为生态保护红线的监管提供事实依据,也让更多的群众知晓这条生态底线。

要让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更要全心保护好这片青山绿水。去年,昌江推出了十八项生态文明建设举措,并全面开展“整治违法建筑、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镇内河(湖)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土壤环境综合治理、林区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的生态环境保护六大专项行动,让昌江全面完成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的“双控”目标,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9.2%,城乡面貌换了新颜。

同样是在去年全面开展的“双创双修”,昌江全年遍植木棉等绿化树种10.4万株,完成绿化宝岛造林8696亩,林业修复面积2367亩、损毁山体修复351亩,城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5.8%,全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9.8%。

通过城镇内河整治,昌江正努力让内河水体复清,营造出“水从城过、城在水中”的美好生态。加之同步推进的城乡绿化、美化、彩化、亮化、净化“五化”工程,昌江着力打造出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也让昌江的群众越来越有住在花园中的感受。

而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好生态自然会带来高人气。依托黎乡的绿水青山,昌江正用生态优势推动旅游发展,同时借助旅游发展,实现城市转型。

全季旅游全域开花

连绵不绝的霸王岭群山,掩映在一片片苍翠之中,密布的热带雨林之下,却是一片多彩的世界:神秘的海南长臂猿在这里栖息、2213种野生维管束植物和365种陆生脊椎动物在这里生长,3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存在,也赋予了霸王岭“热带雨林展览馆”的美誉。

坐拥如此物种宝库的昌江,也将其视为一座旅游的富矿。自去年12月以来,昌江通过不断挖掘霸王岭雨林的文化价值,结合丰富的活动、展览,为霸王岭的好生态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也让霸王岭成为山海黎乡新的旅游目的地。

结合美好生态与民族文化,昌江找到了自己的旅游新名片。

通过充分发挥旅游要素兼备的资源优势,并将旅游业作为撬动全县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昌江以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海尾国家湿地公园、棋子湾国家海洋公园、石碌铁矿国家矿山公园四大“国字号”公园为核心,加之四季旅游活动为主推手,加快构建起与国际接轨的旅游供给体系。借助引进国际国内一流旅游企业培育发展旅游市场,昌江已经初步打造出“春赏木棉红、夏品芒果香、秋游棋子湾、冬登霸王岭”的全域全季旅游格局,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同时,也朝着“山海黎乡大花园”建设的美好愿景加速前进。

通过一组统计数据不难发现,今年前三季度,昌江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增速达到7.4%,位列全省第五。优势生态资源助推旅游发展所带来的成效初显,也让昌江开始谋划新的旅游发展模式,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10月,昌江正式启动了“冬登春赏”旅游季活动,延续整整6个月的旅游活动,由冬季的6项体育赛事和春季的7项文化活动组成,全线贯穿春节黄金旅游季。借助“冬+春”“强+新”“1+1”“山岭+田园”“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等多种形式的串联,共同烘托出“霸王岭上探雨林,昌化江畔木棉红”这一大主题,借机展现昌江的好生态,打造出旅游的新品牌。

而依托生态建立起的旅游大格局,最终受益的仍旧是广大群众。在完善乡村振兴发展规划过程中,昌江借鉴了浙江省安吉余村、鲁家村的经验,在高水平、高质量实施美丽乡村规划与建设的同时,大力开展农村“绿化、美化、彩化、亮化、净化”与生态保护修复,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之余,引导群众参与旅游发展。

“昌江把壮大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根本。”昌江县委书记黄金城说,以全域全季旅游活动为主推手,昌江正加快建设百家民宿、共享农庄,努力使美丽乡村成为昌江全域旅游的“点睛之作”,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吃上“旅游饭”。

保护生态绝不放松

作为工业基础牢固的市县,昌江在推进转型的过程中也时刻意识到:发展绝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为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昌江围绕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四个目标”,深化“双创双修”和社会文明大行动,并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和“两违”攻坚,着力提升城乡环境质量。

同时通过强化行政监管与执法,推行“环保+公安”“环保+检察”的综合执法模式,有效打击了县域内污水乱排、非法采砂、占用林地滩涂养殖等违法犯罪行为,通过严管重罚保护好昌江的绿水青山。

从黎母山林区发源的昌化江,是海南第二大河流,奔流的江水最终在昌江境内入海口处形成了一条狭长沙洲,常年淤积的大量河砂致使河道堵塞变道,一度成为昌江环境整治的一道难题。“借助河道疏浚,能畅通昌化江入海通道,提高行洪能力,而分离出来的河砂还能保障昌江建筑工地用砂的供给,这个模式可谓双赢。”昌江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打击非法采砂是昌江近年来着力推动的一项重点工作,如今从源头上解决河砂的供给问题,不仅能有效遏制范围行为的发生,也能解决昌化江河砂淤积的难题。

据介绍,今年以来昌江有关部门在持续发力打击非法采砂基础上,结合防洪安全、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编制河道疏浚方案,对昌化江下游河道实施分段疏浚,同时合理计算疏浚总量及分配规划,让昌化江预计年产河砂可达50万立方米,有效保障昌江建设项目以及居民建筑用砂供应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海岸生态环境。

用一套方法解决两个环境问题,只是近年来昌江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一个缩影。通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昌江把保护生态作为第一责任、第一底线,不仅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还相继实施了废弃采矿区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石碌矿山等损毁山体修复等问题。结合国家级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创建抓好城乡“绿化”“彩化”,一批新种植的木棉、三角梅等特色树种正美化着黎乡大地。

此外,全面落实“河长制”“湾长制”、加快推进“四河一渠”工程、加快治理沿海地区高位池养殖问题、在全省率先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立碑定界技术规范及试点研究,探索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等等,都让人们看到了昌江在生态保护和转型发展方面的决心。

数读昌江生态保护

截至今年初

昌江已累计投入超过2亿元新增造林面积10.5万亩

种植木棉、三角梅等特色树种101.6万株

湿地生态区恢复种植红树林738亩

规划建设沼泽湿地保护小区339亩

率先在全省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立碑定界技术规范及试点研究

生态补偿标准高居全省第一

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9.2%

(本报石碌12月23日电)

新闻推荐

昌江消防队员上门为“候鸟” 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记者钟起的通讯员刘晶晶本报讯为进一步推动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昌江消防大队结合全县各小区“候鸟”归...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新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