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叉镇红峰村村民符求良:百香果“融出”农旅新路子
■本报记者刘笑非通讯员陈家漠
7月28日下午,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红峰村村口的小店里,村委会副主任符勇正跟村民符求良聊得火热。
两年多前,上有老下有小的符求良还是一名只能靠打打零工补贴家用的贫困户。如今,他是村里种植百香果的产业带头人,家里有10亩百香果,加上几亩瓜菜,一年下来能有6万多元的收入。
而他和符勇聊的,正是如何扩大村里的百香果种植规模,把扶贫小产业做成致富大产业。
“百香果的种植技术要求不算高,上手快,效益好,再加上如今市场火热,这么好的致富路子,可不能错过!”符求良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当初家里穷,什么产业都想试一试,碰巧有朋友种植百香果效益可观,他便买了种苗回家试种。“没想到短短80多天,就有几万元的收入。”符求良说。
抱着百香果带来的第一桶“金”,符求良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用赚来的钱投资建起了自己的小型百香果种植基地。10亩黄金百香果,加上间种的辣椒、黄秋葵等作物,去年符求良的收入突破了6万元。他在脱贫奔小康的同时,也为红峰村的发展拓宽了思路。
“早就听说近年来种植百香果的效益不错,但没想到这么好。”符勇坦言,有了符求良的“探路”,不少村民也加入了百香果种植的队伍,而符求良也毫不吝啬地与大家分享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技术。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全村的百香果种植规模达到了近80亩。“只要照顾得当,亩产千斤都不是问题。”对于自己带起来的新产业,符求良很自豪。
产业发展带来的良性循环,让村民不断涌现新的想法。红峰村的百香果,一年能收两次,其中一次与七叉镇的木棉花期有着短暂的重叠。能否利用木棉花带来的人气,尝试开发百香果采摘呢?符勇已经带着符求良和村民们聊过很多。
“当初,红峰村在进行危房改造时就考虑到了未来的旅游产业发展,我们已经建起了游客中心和停车场,就差一个拿得出手的产品了。”符勇笑道,如今百香果产业前景水涨船高,产业规模逐步变大,村里的田园采摘旅游开发也已经提上了日程。
如今,符求良早已不是那个需要四处打零工的贫困户,种植经验丰富的他时常穿行在村民们的百香果种植基地里,传授种植技术、教授用药管理,摇身一变成了产业带头人。
“只要肯学、肯干,何愁不脱贫、不致富?”符求良和符勇又在计划着明年春节尝试“农旅结合”的新路子。(本报石碌7月29日电)
新闻推荐
母亲患上精神疾病 父亲抛下她们 她扛起照顾母亲重担 放不下,我重病的母亲孝心女孩卢维青:带着妈妈上大学
卢维青照顾妈妈吃饭。清晨7点,同学们还在熟睡,卢维青已为妈妈做好了早餐;中午12点,同学们在食堂有说有笑,卢维青却急匆匆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