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旧报里的“税”月记忆
本报记者黄世烽通讯员钟承伟
在三亚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一份米黄色、显得有一定年代的《三亚晨报》(《三亚日报》更名改版前)报纸合订本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
在这份《三亚晨报》1994年合订本1月17日的第四版,刊登了三亚市税务局“学习新税制、宣传新税制、贯彻新税制”的半个版宣传,这也是海南税务系统最早的税收宣传形式之一。在该合订本的2月7日第七版,报纸还以专题的形式刊登了时任三亚市税务局局长余召喜就新税制实施答记者问。
1994年1月1日起,我国新税制正式实施。当年确定的税制改革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保障财政收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制体系。重点对流转税、所得税制进行了改革。
70年“税”月荏苒,沧海桑田。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现代税收制度的确立,税收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让人目不暇接的变化中,税收是一部所有国人的时光胶卷——它带来改变也记录改变,促进发展也见证发展。每一个人生活里的小幸福、工作里的小变化,都是70年税收发展进程的重要注脚。回望70年来我国税收史,大家会发现身边的每一个变化、每一个惊喜,都与“我”有关,与税有关。
“了不起!我们的税!”在三亚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现场,三亚日报记者见到了已退休近10年的“老税务工作者”陈大爷,戴着老花镜的他正在认真阅读早期《三亚晨报》1994年合订本。陈大爷告诉记者,1994年1月1日实施的新税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力度、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财政体制改革。那一年,他44岁,在税务工作岗位上工作已经近20年。
除了《三亚晨报》1994年合订本之外,让陈大爷记忆深刻的是他家里保存的一张珍贵的旧制服照。1984年,全国税务系统首次统一配发税务制服,参加工作第十年的他光荣地成为了第一批穿税务制服的人。第一套税务制服式样很朴素:大沿帽,藏蓝色的春秋装,米黄色的夏装,中国税务胸徵,肩章是不能拆洗的镶红布边的软肩章,肩章上没有标志,也足让他兴奋不已。
“要知道,这可是当时全国除了解放军、公安、铁路三个系统外,我们是第四个配发制服的系统!”提起第一次穿税务制服的经历,陈大爷至今仍然非常激动。
除了税务制服的回忆,许多上了年纪的人,还会回忆起这样的情景:上世纪的时候,税务干部挎着公文包,装着大算盘,骑着自行车,逐摊逐户去收税。后来有了计算机和打印设备,大家不用再一笔一划记录征纳情况,在电脑上就能快速建表格、输入数据,打印出申报表、登记表等资料,变化日新月异。
“现在的税收现代化,离不开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经常到税务窗口办事的市民林丽丽感慨地告诉记者。在林丽丽眼中,办税从“跑马路”到“走网路”、从“纸上写”到“指尖舞”的变化,是国家发展日新月异的一个体现。
伴随着中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蓬勃发展,海南省税务局积极创新、主动作为,为纳税人提供智能办税服务,推出“一窗通办”“一网通办”等便民举措,几乎所有的办税事项都可以通过自助办税终端机、电子税务局来进行办理。
在省局的带动下,各市县局不断推进办税服务创新。海口市税务局试点推广“无税不申报”制度,实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还责还权于纳税人;澄迈县税务局推出微信申报银联网上支付缴税功能,实现一手房交易办税“一次也不跑”。
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税收收入的不断增加,为海南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海南税务在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70年弹指一挥间。一份陈旧的《三亚晨报》合订本,如同一把打开旧时光的钥匙,带领我们走过新中国税收征管模式变革的峥嵘“税”月,也见证了70年间国家和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无论是一笔一划的工整记录,还是现代信息技术的编程代码,都承载着税务人对税收事业的无限情怀,激励着一代代税务人为祖国、为人民创造税收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孙梦聪林志猛)9月23日下午,三亚亚龙湾国际玫瑰谷内热闹非凡,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海南庆祝活动在此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