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的喜事
■徐海鹰
近些日子,我76岁的二叔一直都处在一种激动的状态。一天傍晚时分,二叔用三叔婶的手机打电话给我,用浓浓的家乡口音兴奋地说,政府给他盖的新瓦房已竣工,并且政府派人主持新房入屋仪式,已入住,他还和政府人员在新居前美美地照了一张合影。电话那头的二叔喋喋不休,他说新房屋很漂亮,全是铝合金门窗,窗明几净,卧室、厨房、厕所一应俱全,赶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他开心地只顾自己说着,却不听我说话,我说话他听不见,他严重耳聋。前段时间,他突然叫头痛,整夜整夜地痛,我们及时送他到省城医院治疗,住了半个月医院,不见好转,医院反复用各种仪器检查,也查不出什么症状,只好回家。奇怪,在家的日子,他该吃吃该喝喝,全然不忌,头痛竟不治而愈,只落下耳聋之疾。电话那头,我只好由二叔不停地讲,感受着他满满的幸福感。
我老家在琼北澄迈山口乡,是革命老区。南渡江从村前缓缓流过,村子很美,山清水秀。我父亲有三兄弟,父亲及三叔都在异乡工作,二叔孤独一人住老屋。说是老屋,房子建房时间还不到百年,是琼北地区典型的“黑瓦土角屋(一种用粘土打坯制成土砖建的屋)”,经历百年的风雨侵蚀,土角墙早已失去原有的光滑平整,墙面布满大小不一的小孔,凹凸不平,沧桑感极强。这些年,党的富民政策好,老家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的“土角屋”都变成了美观大方、形式各样的平房或小洋楼,唯独我家老屋仍是“土角屋”,与周围的房子格格不入。二叔一辈子安安静静地就在这里住着,守护着祖辈留下来的老屋。
二叔陪着奶奶爷爷在老家耕作着几亩薄田度日,我们一家人逢年过节才能团聚。二叔善良厚道,与世无争。有一件事村里人都说二叔傻,说他放着“食禄”不懂享受。二叔30多岁时,还没娶妻,这成了爷爷奶奶和父亲的心病。有一年,父亲工作的农场招工人,规定工作满十年的职工可以带一位亲人直接参加工作。父亲决定要带二叔走,想着让二叔到农场工作,成为“吃工资的国家人”,容易娶媳妇。父亲本来办好了二叔的工作手续,可半路杀出了程咬金——三叔说他身体较弱,在农村干不了农活,也想去农场工作。都是亲兄弟,二叔就主动把名额让给三叔。于是,三叔成为一名吃“国家粮”的农场工人,生活相对安逸。二叔则安心在农村务农,自给自足,并悉心照顾着年迈的爷爷奶奶。
二叔一辈子未娶,孤独一人,在村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凡生活。多年以后,当我爷爷奶奶、我父亲、我三叔都过世后,二叔更显得孤单寂寞,没有了依靠。老屋作为二叔的起居屋,他住一边,另一边用来做厨房,他喜欢烧木柴煮饭,每天干农活回来都顺便拾一担柴。因烧木柴,他经常把老屋搞得乌烟瘴气,我劝他使用煤气,并给他买了一套煤气用具。他不用,依然我行我素,他说喜欢自然的味道,一辈子习惯了。每次回家,我都看见二叔光着膀子在劈木柴,一条毛巾搭在脖子上,不时擦擦汗,劈好的木柴整整齐齐堆在灶膛边。
海南台风多,每次台风袭来都是我最担心的事。老屋后来成了危房,二叔住着不安全。三叔婶把二叔接到她的新居住,有很多次他觉得风小了,又悄悄跑回老屋,他说他离不开老屋。
二叔不紧不慢地生活着,慢慢变老。今年上半年,三叔婶来电话说,县上来干部驻村了,说是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要给二叔盖一间30平方米的住房。今年10月,县上就派来工程队建房。
新房很快建成。搬进新房那天,政府派人给二叔送来全部生活用品,县扶贫办的领导还与二叔在新落成的房前合影,二叔特意从柜底拿出一件不舍得穿的中山装穿上,站得笔直,憨憨地笑着,脸上荡着满足与幸福。
三叔婶又给我来电,她说村里喜事真多,一桩接一桩的。三叔婶说,村里全面推进“村村通”工程和“亮化绿化美化”工程,水泥路铺到家门口,县上的公交车开到了村里,60岁以上老人凭老人证出行全部免费,解决了农民出行难问题,人们进城没有任何障碍。现在又进行“厕所革命”,全面治理农村污水问题,老家的脏乱差问题得到彻底治理。每当夜幕降临,路灯齐刷刷亮起来,这时二叔早已收拾得当在村委会溜达了。村委会大楼前热闹非常,村里超市人来人往,球场上小伙子们龙腾虎跃,引来一阵阵喝彩声,露天舞场里舞曲悠扬,女人们在舞池里翩翩起舞,村里有了城里的感觉。
“每天,你二叔都怀揣着老人证,行走在城乡之间。”三叔婶笑着说。
新闻推荐
报料达人 他们,关注民生大小事 他们,有故事也有力量《南国都市报》新闻大餐他们是调料包这些铁杆“报料达人”与南国都市报共成长
报料达人姚先生写的祝福语报料达人李为顺报料达人陆福安报料达人黄小访报料达人符策聪报料达人曾令健报料达人赵骋野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