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赴鄂护士穿防护服在椅子上睡着 一对警护夫妻住同个宿舍近两周没见面90后战疫 担当我行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上,有很多海南“90后”,这群曾经是大家眼里的孩子,扛起应有的责任和担当,用热血和生命为大家撑起了一片安全的天。
赴鄂护士赵晓娴
累到穿防护服在椅子上睡着一不小心成了抗疫“女主角”
大冷天,准备下班时还没来得及脱下防护服,她就累得坐在门口的椅子上睡着了,这张照片被海南日报退休记者陈德雄画入其抗疫系列速写中。这张速写的主角,是1992年出生的海医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护士赵晓娴,赴鄂医疗队其中的一员。
赵晓娴累睡着是有原因的。2月1日那天,她被安排晚上8点上班,但最后推迟到第二天凌晨1点,“上班前几个小时都不敢喝水。”上了通宵班后,赵晓娴又累又渴,就想靠着椅子缓一缓。
“大冷天刮着大风的凌晨,保安大哥送我们回去,穿着保暖防风的外套,路上我突然感动得哭了。”赵晓娴说,降温了,心却觉得很暖,等疫情结束了最想的就是好好跟家里人吃顿饭。
赴鄂护士李倩
曾是染着爆炸头的叛逆少女如今是守护病人的白衣天使
1992年出生的李倩,自2011年11月参加护理工作至今,一直在海医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做护士。1月27日,李倩启程前往湖北;到达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她和同行战友们帮该医院改造了重症病房;2月1日,重症病房收进了第一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在隔离病房里,李倩需要穿着闷热的防护服,4个多小时的工作,湖北寒冷的天气里她却常常汗流浃背。这样富有充满责任感的女孩,说自己以前是“叛逆少女”,“我上初中时去还曾去网吧追剧,染个爆炸头。”当了8年的重症监护室护士,看多了生离死别,李倩自己曾自问“心是不是麻木了”,“但这次去了湖北,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没有",不到战役胜利那天都不会退缩。”
赴鄂院感专家蒙定武
自黑自己是“网瘾少年”却是大家的安全守护者
“护目镜要调整好合适的松紧度,上缘压住防护服,下缘压住口罩。”医疗队员入仓前,蒙定武在一旁不停“叨叨”。医疗队员笑说:“脱防护服小武都能啰嗦半天,但他是我们的安全守护者。”
在蒙定武看来,院感无小事,感染控制贯穿始终,才能避免一线医护人员被感染。
1994年出生的蒙定武,是海南省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派驻至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参加支援武汉江汉方舱医院救治活动的院感专家。刚到湖北,在对队员进行防控培训时,他每天站着工作近18个小时。现实生活中的蒙定武喜欢玩游戏,他自黑自己是“网瘾少年”,“每天睡前还是能忙里偷闲跟"老婆"(游戏)玩一会。”
志愿者赵丽坚
既当志愿者运送物资到一线
又兼职摄影师拍下抗疫照片
早上七点半出门,傍晚才回到家,作为志愿者,参与运送物资到省人民医院等4家医院一线医务工作者点,到海口各个乡镇开展宣传防疫工作,一天至少10小时,她就是海南省义工互助协会志愿者赵丽坚。1992年出生的她,是一名教师。
当得知抗疫活动需要招募义工志愿者参与,赵丽坚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了志愿活动。在去文昌运送一大批蜜枣,再送到各个医院医护人员手中时,“看到医护人员疲惫的脸,我被感动哭了。”
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赵丽坚还有个小角色,就是摄影师,把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的最美瞬间都拍摄下来。
“90后”警护夫妻林世业和王稍
双双奋战在各自岗位上住同个宿舍近两周没见
在澄迈县公安局,林世业作为一名澄迈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社会管理组的成员,每天都要和同事们一起加班到深夜。在澄迈县人民医院,王稍所在的儿科室每日均24小时开设,因科室人员少,防控疫情任务重,王稍更是主动申请承担起夜班轮值工作。
抗疫期间,连续不断的超强度工作,使年轻的林世业夫妻二人看起来有些憔悴,即使同住一个宿舍的夫妻二人,也将近两个星期都没能见上一面。每当想念对方时,夫妻二人只能在工作空余时间通过微信进行短暂的视频聊天,相互诉说着心里话并鼓励着对方,“疫情退了我们全家再聚。”
网格员周安泽
平均每天上门排查100户含着润喉药还不敢多喝水
“加班是我唯一的业余生活”,这就是网格员周安泽的个人微信签名。90年出生的周安泽,是大同街道侨中社区网格员,一直在一线奋战开展防疫工作。
周安泽每天工作的就是“上门排查”,其所负责的400户,因前期的工作是以户数为主,他平均是每天走100户,挨家挨户地排查,一大早八点出门直到晚上一身疲惫地回家。
“不停地提醒居民防疫工作的重要,嗓子都哑了,现在还含着润喉药呢,也不敢多喝水,因为工作时不能摘口罩。”周安泽说。
(南国都市报、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记者王燕珍文/图)
新闻推荐
扫扫二维码看申请流程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唐伟杰)2月25日,记者从澄迈县相关部门获悉,为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