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海南> 澄迈新闻> 正文

以文化传承、老年教育、志愿服务等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大海之南,夕阳别样红

海南日报 2018-10-14 06:34

海南省老年大学不同类型的课程吸引了老年学员学习、交流,他们在这里找到归属感,收获幸福。本报记者 袁琛 摄海口市美兰区,趣味运动会让老年人重拾快乐时光。本报记者 袁琛 摄■本报记者梁君穷

金秋十月,九九重阳。每年这个时候,有关养老的话题就会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热点。

这几年,随着海南社会经济的发展,海南省广大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的愿望日益强烈,已不仅仅满足于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而对精神养老、文化养老的需求越来越高。

10月10日下午,海南省老年人太极拳(剑)赛在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当天比赛现场,观赏者众,台上几位银发老人步伐沉着,姿势连贯圆活,几个回合下来,一套太极拳舞得潇洒飘逸,引得掌声阵阵。据了解,此次比赛吸引了海口、三亚、儋州等27个代表队的300多名老年太极拳(剑)爱好者参与。

随着时代的进步,海南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他们最期待的养老需求,已从过去单一的物质需求,即“老有所养”,转变为现在更丰富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即“老有所乐”。

据海南省统计局资料,2017年海南省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了75万,人口比例已经达到了8.14%。如何调动多方力量,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也是海南自贸区(港)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环。

老有所乐乡村文化养老方兴未艾

乐东黎族自治县佛罗镇丹村,每到期刊《延德》的发刊日,年过6旬的王建光格外开心。从海口某高校退休后,王建光回到村里,沉下心搜集整理乡土文化、研究历史典籍。他不仅主编了《丹村志》,更参与创办了《龙沐湾》和《延德》两本文化期刊。

“我们创办《延德》就是为传承文化,以文化兴村,希望传统美德世代延续。”王建光表示,参与乡村文化刊物编撰,让他退休后的生活更加充实,也体现出了“老有所为”的价值。

像王建光这样在乡村找到文化之乐的老年朋友在海南各地还有许多,而且乡村文化之乐正呈方兴未艾之势。

在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墩插村的“世外桃源”山庄中,每当夜幕降临,便有悠扬乐声从湖中水榭传来,来自附近几个村庄的老人在这里演奏传统技艺“海南八音”。该山庄负责人表示,附近老人本来便有演奏“海南八音”的爱好,这里给了他们一个向游客展示海南传统文化的舞台,也给予他们一定的报酬,有利于民间文化的传承。

目前在儋州塘坎村,3间新修的文化室成为许多老人读书看报、讨论当地文史的常去之处。截至今年8月份,儋州已建成121个行政村文体活动室和282家农家书屋,总藏书56.6万册,实现了行政村(社区)农家书屋全覆盖,文化室和农家书屋的建设,为乡村老人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基础平台。

老有所学终身教育演绎不老青春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中用这句话强调老师不一定年龄要大于学生,走入海南省老年大学的课堂,这种感受会更为直接。“拉琴的时候手要平、要轻……”张俊是省老年大学的二胡课程的教师,站在讲台上,他认真地为下面平均年龄60多岁的学生们讲授演奏二胡技巧,学生们的各种问题,张俊都一一耐心解答。

而在今年7月21日,海南省老年大学二胡提高班13名学员在张俊的带领下,在北京参加第八届华乐之韵国际二胡大赛决赛,获得组合类金奖。

十多年前,参加老年大学还是很小众的事情,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其中。良好的学习环境受到离退休老年朋友的喜爱,甚至出现了“一位难求”的情况。目前,省老年大学开设了18门专业63个教学班,在校学员达2015人次。

省老年大学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几年,每逢春季报名时,省老年大学总是受到老年人的热捧,有的老年朋友半夜赶来排队,期望报到心仪课程。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省老年大学开通了网络报名系统。

除了海南省老年大学,广场舞、太极拳等各类培训机构也广受欢迎。家住港门一路的退休干部郭文霞去年报名了附近一家培训机构的老年人舞蹈班,现在她忙得不亦乐乎。“在这里找得很多朋友,每天一起讨论舞姿、讨论演出服饰,已经忘了自己的年龄,成了追求时尚的潮人,每天过得非常充实。”

2017年底,海南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实施意见》,为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到2020年,全省50%的乡镇(街道)将建有老年学校,30%的行政村(居委会)建立老年学习点,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从而使老年教育基础能力有较大幅度提升,各类老年教育机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城乡社区老年教育快速发展;老年教育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更加多样。

老有所为“候鸟”老人服务天涯

“请问各位老师今年何时回到三亚呢?”在三亚市天涯区“候鸟”党支部的微信群内,工作人员小陈积极询问“候鸟”们回到三亚的时间,筹划下一步的活动。

海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海南省“候鸟”人口已接近131万,而2015年和2016年分别是115万和121万,增长趋势十分明显,如何丰富“候鸟”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使远离家乡、子女的他们能把海南当作第二故乡,避免成为新的城市“空巢”老人,已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要的问题。

在澄迈老城镇海榆西线的一处宅子内,住着年过8旬的海南中学退休教师姜维民,而在马路的另一侧,相隔数百米,则是他的好朋友,来自四川的“候鸟”老人汪江涛的住处。两人多年前因编修《老城镇志》而成为知交好友,而汪江涛也利用自己对摄影的爱好,在海南走村访古,拍摄记录了许多海南乡村即将消失的记忆。

在“候鸟”老人集聚的三亚市天涯区,该区的做法是成立“候鸟”党支部,安排各种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重点发挥“候鸟”老人各自的技能学识,让他们在“老有所为”中充实精神文化生活。

天涯区“候鸟”党支部书记罗九如退休前是国家海洋局海水淡化所研究室主任,如今在三亚,她投入到海洋保护、城市管理、党支部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中。“2017年,区里又先后成立了人才工作站,“候鸟”党支部,成立人才服务中心,让我们很有归属感,我们就想发挥奉献精神,发动全市"候鸟"给三亚再多做一些事情。”罗九如表示。

如今,在三亚的海滩、街头,常能见到“候鸟”和游客参与清洁沙滩、文明劝阻等行动;在城区公园,相聚跳广场舞、打太极拳的“候鸟”们,按规定控制音乐音量,不影响他人工作学习、不造成噪音污染,活动结束后随手带走垃圾,呵护城市环境。

“"候鸟"老人多了,流动党支部建设也跟了上来。”天涯区委组织部长童立艳介绍,目前全区成立了5个流动党支部,有200多名流动党员活跃在各个党支部内,支部成员积极组织“候鸟”老人们参与社区活动,熟悉社区环境,参与社区建设,“候鸟”志愿者夜巡队、保洁队、创文监督队也正在发挥作用。

新闻推荐

海南两个电子税务局 海口和澄迈试点上线 15日正式开放使用

本报10月9日讯(记者陈丽园通讯员吴芳玲刘碧波)8日,海南省税务局电子税务局在海口市龙华区税务局和澄迈县税务局试点上线,10月...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新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