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人民领袖王国兴故居、白沙起义纪念园:白沙起义震撼全琼
1943年8月,王国兴带领饱受国民党迫害的黎族苗族群众揭竿而起,发动白沙起义。这一壮举不仅为琼崖特委开辟五指山革命根据地和解放海南岛创造了有利条件,更开启黎族人民跟着共产党走的革命新路。
七十余年风云变幻,见证了曾经贫穷落后的黎村苗寨迎来的发展变迁,如今来到王国兴的家乡——番响村,一幢幢淡黄色的小楼房错落有致,崭新的篮球场、主题公园及文化广场掩映在群山之下,与不远处的白沙起义纪念园遥遥相望。
□南国都市报、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记者石祖波文/图
不堪压迫:饱受迫害的黎苗群众揭竿而起
锈迹斑斑的粉枪、木制的黑色弓弩、弯弯的牛角号……在白沙起义纪念馆里,这些文物静静陈列在玻璃橱窗内。若不是通过陈列馆内的文字说明,人们很难想象它们曾经跟随其主人经历了怎样的一场血雨腥风。
1943年8月12日,正是靠着这些简单的武器,王国兴带领饱受国民党迫害的黎苗群众揭竿而起,发动了震撼全琼的白沙起义。
当时日军铁骑践踏琼岛,为保存实力,琼崖的国民党当局龟缩至五指山山区一带。他们畏敌如虎,却对手无寸铁的黎族苗族同胞耍起了威风。
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迫害,黎族苗族同胞步步隐忍退让,国民党反动派却愈发变本加厉,不仅巧立名目横征暴敛,更制造了多起触目惊心的屠杀惨案,一时间无数村寨沦为“无人村”。
是继续忍辱偷生,还是另寻生路?黎族头人王国兴在乡亲们的呼声中找到了答案:不反抗不斗争,就只有死路一条。
原定于1943年8月17日卯时揭竿起义。然而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5天,由于国民党白沙县政府的一再盘剥,白沙一区的男女老少实在忍无可忍,提前打响了白沙起义的第一枪。
密谋起义:一声意外枪响,白沙起义提前
1942年6月的一天,在徳伦山上,王国兴召集红毛乡属下各保保长,召开了白沙起义的第一次筹备会议。为了联合全县黎胞发动起义,这些领头人分头走遍了五指山区,联合了周围比较合心的头人。一时间,这一带的黎族百姓无不擦枪磨刀,弯弓削箭,秘密准备着起义。
1942年8月,王国兴在红毛乡什亲山召开了白沙起义第二次筹备会议,到会代表50多人,其中包括苗族领袖。在这次会议上,王国兴被推选为白沙起义总指挥。1942年12月,在红毛乡坎茂村举行的白沙起义第三次筹备会议上,王国兴宣布:明年8月17日全县暴动!
1943年8月12日,白沙、牙叉乡的首领王亚福、王亚文、符亚友、王定江等人,实在忍无可忍,决定提前打响了白沙起义的第一枪。
8月12日至8月26日,白沙各区2万余名黎族苗族同胞分多路参与战斗,共打死打伤国民党军政人员300余人,缴获枪支弹药一批。历经半个月的激战,驻在白沙境内的国民党军政机关和部队被全部赶出,起义取得初步胜利。
寻找救星:五指山区终于迎来新生
1943年9月底,不甘失败的国民党调集1000多兵力,向白沙人民猖狂反扑。原本以为敌人不敢再来,起义军没有战斗准备,加上武器简陋,又缺乏军事知识,伤亡十分惨重。
在王国兴、王玉锦等人的带领下,弹尽粮绝的部分起义队伍撤退到什寒山和鹦哥岭一带。此时正逢山区雨季,坚持旷日持久斗争的起义队伍已是衣不蔽体,国民党展开血腥屠杀的消息又不时从山脚下传来,几乎快要将黎族苗族同胞逼上绝路。
族人的活路到底在哪儿?王国兴和起义群众突然想起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打“国贼”的故事,很快下定了决心,“找共产党去!这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我交代王朋充速带陈育祥……引路去找红军……我就带五六个人去百沙乡(原白沙乡)……找红军。白沙乡(原)符松龄派符贵与王定江去找……到9月14日只见符贵与……回来说找不着红军,王定江半路碰(到)国民党兵(被)捉去杀死了……”从王国兴留下的一份手稿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寻党之路并不顺利,“国贼”甚至悬赏1000块光洋要买他的头颅。
然而王国兴并没有被吓倒,不久后他再次派人分三个方向寻找共产党。经过辗转打听、托人带路,吉有理一行终于在中共儋临联县县委和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找到了救星。
很快,琼崖特委相继派出黎苗民族工作委员会和先遣部队进驻白沙,让该地区武装斗争的性质和内容渐渐发生了新变化。
1944年12月,王国兴来到琼崖独立纵队的驻地澄迈县六芹山,与琼崖特委书记、纵队司令员冯白驹一见如故。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更加坚定了黎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干革命,永远跟着共产党走的信念,也为我党我军开辟五指山革命根据地送上了一把“金钥匙”。
1945年夏天,琼崖特委决定成立挺进支队,加速开辟五指山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建设期间,中共琼崖特委通过土地改革、减租减息、清匪反霸等一系列斗争,让黎、苗等各族人民翻身做了主人,被乌云笼罩的五指山山区终于迎来新生。
新闻推荐
澄迈赛玉村党员干部带头发展扶贫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村庄发展焕新颜 农户致富有奔头
4月22日,一群雏鸭在赛玉村的水塘中游弋。本报记者苏晓杰通讯员王家专图/文■本报记者余小艳通讯员王家专屠宰、去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