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点名的这2名脱贫户他们是这样努力奋斗脱贫的
符清文正在收割仿野生蜂蜜。陈文连用竹筒滴水喂羊。5月17日召开的全省继续“背水一战”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誓师大会上,省委书记刘赐贵点名白沙牙叉镇牙和新村符清文和澄迈文儒镇坡尾村委会大长坡村陈文连的脱贫事迹,号召贫困群众要学习这些身边的例子。这2名脱贫户背后,有着怎样的奋斗故事?记者就此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石祖波梁振文通讯员吴峰陈权文/图
白沙脱贫户符清文
深山养蜜蜂生活甜如蜜
在白沙牙叉镇牙和新村的深山里,一个皮肤黝黑、穿着一身迷彩服、头顶采蜂蜜专用帽的养蜂人,沿着崎岖山路往上爬。他与山林为伴,深山里星罗棋布的蜂箱就是他的目的地。每天,他为照料这一箱箱蜜蜂跋山涉水,实现了他脱贫致富之梦。他就是脱贫户符清文。
符清文家里一共五口人。2014年以前,他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仅靠几亩水田和300株开割的橡胶,当时家里还有3个孩子在上学,微薄的收入仅能勉强维持生计。2014年,符清文和大儿子生病住院。也是这一年,符清文一家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6年,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推进,符清文在一次养殖培训中找到了脱贫致富方向。“讲师说村里靠近山,可以仿野生环境养蜂,我熟悉附近的山林,还有上山找野蜂蜜的经验,干嘛不养殖增收呢?”说做就做,符清文跟舅舅王国武商量后,决定两个人一起到山里养蜂。他们一边省吃俭用筹集养蜂资金,一边努力学习仿野生环境养蜂技术。
在符清文养蜂的山林里,一个个蜂箱就藏在大树底下,每个都有几十斤重。这每一个蜂箱,都是符清文省吃俭用买回来并背上山的。
在符清文的不断努力下,短短四年间,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如今,他已在这片深山里放置150个蜂箱,并且有50窝蜂巢,年产蜂蜜量相当可观。“我们的蜂蜜是原生态、无污染的,当初就是看中深山这么好的自然环境,才决定在山里仿野生环境养蜂。这样养的蜜蜂都在野生环境下生长,蜂蜜营养价值高。”符清文说,为了保证蜂蜜质量,他一年只采收两次蜜。
现在,符清文每年单单养蜂就有三万元的收入,早已成功脱贫。他家里也在危房改造政策扶持下盖起了新房,三个孩子也已毕业走向社会,幸福之路越走越宽。
在脱贫致富的同时,符清文没有忘记身边的乡亲们。他在摸索仿野生环境养蜂技术成熟后,不断发动身边的人一起养蜂。
在符清文的带动下,牙和新村蜂巢养殖数已扩大到了300窝,年产蜂蜜量达到了上千斤。“我要跟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养殖蜜蜂,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符清文说。
澄迈脱贫户陈文连
昔日贫困户今成“领头羊”
5月17日下午三点半,又到了放羊之时,40只黑山羊在澄迈县文儒镇坡尾村委会石花山岭的坡地上欢快地吃着草。今年57岁的“羊倌”、澄迈县文儒镇坡尾村委会大长坡村的陈文连看着茁壮成长的黑山羊,笑容灿烂。通过养羊,陈文连不仅摘下了“贫困帽”,还成了村民致富的“领头羊”。
“三年前,陈文连还是澄迈县文儒镇坡尾村委会大长坡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共计九口人,家庭负担重,五个孙子孙女有四个在上小学或初中。”澄迈县文儒镇坡尾村委会扶贫工作队中队长李锦华告诉记者,陈文连头脑灵活、勤奋,有养羊的经验,但因缺乏资金和技术,养羊形不成规模,导致陷入贫困。
“2017年通过政府帮扶,陈文连申请了政府贴息贷款盖起了羊舍养羊,短短两年时间,羊就分批产了三次。”李锦华介绍,通过养羊,陈文连2017年就实现了脱贫,还成为村里远近闻名的养羊能手。
陈文连介绍,他从2016年开始养羊,第一批养了18只羊,最多时发展到60多只,现在存栏40只,一年卖羊大概能收入4万多元。
陈文连养羊有何诀窍?村民经常向陈文连“取经”,学习养羊技术。由于近期天气比较热,陈文连通过羊圈屋顶上吊着的竹筒放水下来给羊喝,他还会在水中放少量的粗盐。对于竹筒滴喂水的方式,陈文连笑道:“黑山羊喝水一般是滴下来,在地上舔着喝,夏天水槽的水容易变质,黑山羊喝水要在水里放点粗盐,有利于羊的成长,还不容易生病。”
“放羊是在下午三四点钟,两个小时吃饱了就回去。”陈文连介绍,夏天天气热,山林里有蚊虫叮咬,山羊容易出现皮肤问题,一般抹点药就好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陈文连的儿媳妇在文儒镇坡尾墟做保洁员,每个月有1500元的收入。除了养羊,陈文连家里还种植了一些槟榔等经济作物。
“平均每年能有20到30只羊出栏销售,年收入四五万元。”陈文连表示,下一步,想借助已有的养殖经验,把自家的养羊事业做得再大些。教更多的乡亲养殖技术,带动更多的乡邻一起脱贫致富,过上越来越幸福的生活。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慧通讯员袁迎蕾李勋)5月14日15时40分,省气象局发布高温四级预警:15日白天,临高、澄迈、定安、儋州、屯昌、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