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迈退役军人杨英春创办地瓜合作社,种植桥头地瓜带领农户增收换下戎装绿 种出产业红
“仔细数数,保留四叶一芯,就可移植栽种了。”9月16日下午,在澄迈县桥头镇沙土村一块地瓜苗圃地,杨英春手拿一根地瓜叶,向村民传授地瓜栽种技术。“现在正是桥头地瓜秋种季节,错过了栽种时节,明年春收就会受影响,有时间我就给大家把把关。”杨英春说。
今年65岁的杨英春精神很足。他是澄迈县一名退役军人,曾经在三亚服役6年。1981年退役后,回到了沙土村。当时的沙土村以种植水稻为主,而这里多为海边沙地,种植水稻效益不高,导致大量劳动力进城打工,大片土地闲置无人耕种,村民生活困苦。杨英春和家人挤在低矮破旧的砖瓦房里。
看到家乡的窘境,怀着一腔热血的杨英春下决心通过双手改变家乡落后面貌。他自费去广西学习了养猪和鱼鸭混养技术后,将先进的养殖技术带回村里,传授给村民。同时,杨英春依靠勤劳,3年内赚取了10多万元。他自身努力致富的经历,获得了村民们的青睐,1995年,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被推举为村委会副主任。这一干就是25年。
“那时候感受到肩上的责任,时刻在思考一条带领村民增收的致富路。”回想往昔,杨英春说,当时,除了上班,他都和沙土村干部和青年人一起,为村庄发展谋求致富之道。后来,村里引进一家企业承包100亩撂荒地种植地瓜。这一举措,不仅为当地农户带来先进的地瓜种植技术,还掀起了村民们发展地瓜产业的热潮。
地瓜种好了,市场在哪里?2005年,杨英春自己掏钱,收购村民的1万斤地瓜,并别出心裁地将品相好的地瓜用纸箱打包,标注“沙土地瓜”品牌,带去海口寻找市场。
在海口秀英区一家超市,杨英春起初按照4毛钱每斤价格出售。然而,等到好几天,卖出的地瓜箱数屈指可数,他又将价格降低到9元一箱,依然无人问津。眼看着地瓜逐渐脱水,很难继续卖了。杨英春怀着沉重的心情将整车地瓜几乎以赠送方式,卖给了一个蔬菜批发商。杨英春直接损失了约5000元。
卖地瓜的惨淡经历,让杨英春总结出一个教训:没有品牌,再好的东西也没有市场。好在不久后,澄迈县委、县政府提出“商标富农”战略,鼓励农产品走品牌化之路。
2010年,桥头镇与省农科院合作,建立了优质种苗培育基地,编制地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统一规范地瓜种植管理技术;2011年,桥头镇组织成立产销协会,积极推行地瓜产业标准化管理体系;2012年,桥头镇投入500万元建设集展示、培训、研究于一体的地瓜文化馆,同期举办桥头地瓜品牌推介会。
杨英春一方面带着地瓜前往北京、上海等省市参展,拉客户,推广桥头地瓜品牌,另一方面,他谋划成立了自己的地瓜产销专业合作社,吸纳200多户农户加入合作社。
“在品种、栽种规格、施肥等种植技术上严格按标准来,要做就要做示范引领。”杨英春说,他对农户统一提供种苗、技术,并保价回收,保证农户收入。同时,他还率先采用滴管、喷灌技术种植地瓜,并将技术推广给农户。
经过澄迈县委县政府的扶持,以及杨英春等人的努力,“桥头地瓜”打响了品牌,从最早的几毛钱一斤上升到如今的5元每斤,卖到了全国各地。杨英春的合作社也越办越大,越来越兴旺。目前,该合作社有500多户农户,58亩生产示范基地,180亩地瓜扩繁种苗,并配备250平方米的田头冷库。
“线下线上一天最高能销售近2万斤,这些年加入合作社的村民个个都建了楼房。”杨英春高兴地说,平时,还有不少澄迈、海口等地大小散客来到合作社拿货,高峰期一天能销售1万多斤地瓜。
(本报金江9月17日电)
新闻推荐
在澄迈黄竹村“长寿老爸茶园”,村民吴雪梅坚持14年无偿为老人服务捧碗热茶慰年华
■本报记者余小艳特约记者陈超“阿梅,给我们这桌来壶热茶!”9月10日一早,澄迈县金江镇黄竹村“长寿老爸茶园”交谈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