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海南> 今日澄迈> 正文

当年威仪今何在 下马桩前怀学宫

法制时报 2020-11-30 08:11

作为文物保护的澄迈县学宫

□周宏伟

海南澄迈县史脉久远、人文炽盛。澄迈学宫,声名远播琼岛,我仰望已久。尤其是朋友提及此处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更让人感觉学宫的神圣。

学宫,俗称文庙、孔庙等,又有儒学、义学之名,一般是县学所在。我从河南内乡保存完好的古县衙布局看到,县学一般设在县治治所附近,而办学条件好的,有机会建在府学之旁,以便学生受熏陶和深造。历史上,最为有名的学宫是战国时期田齐的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是“百家争鸣”思潮的中心。

大概因其主体建筑多称明伦堂,全国各地的学宫也都可泛称为明伦堂。据说,缘于南宋文天祥题写过“明德堂”匾额之故,只有南京夫子庙的学宫独称“明德堂”。而不管什么叫法,学宫里都会供奉孔子的。

在澄迈县老城中心学校操场的围墙外,一条杂乱的小巷里有一个敞着的小门,是学宫的入口。学宫院子里稗草丛生,虽显荒芜,却是摄影师创作的佳处。这时,一抹斜阳穿过高耸的建筑和树枝,照射在斑驳的墙壁上,更增添了学宫的古意。

澄迈自西汉置县以来其教育史至少可以上溯到宋代宝祐三年,县主簿纪应炎代理县事时修建学宫。之后,明、清先后建有书院和社学、义学以及族塾、村塾等。清末,澄迈金江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在这延绵不断的文脉中,学宫可能多次迁建、重修,无法确定今天的学宫与宋代的学宫是否为同一地标。

眼前的澄迈学宫坐北朝南,为三进式布局,现存大成殿、一进房和两厢房。大成殿内原来供有孔子和72贤士神位,但现已亡佚,只见供桌上积满尘土,想必很久也没有过祭祀活动了。殿前石砌露台及其四角石狮仍保存完好,看面雕刻的花鸟鱼虫图案栩栩如生。学宫原有大成门,门前立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刻,现大门已不见,而“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刻则已被随意丢弃在厢房的走廊上。

这样的石刻,人们习称“下马碑”,碑上的文字大同小异。中国历史上,除了奉皇帝旨意可以立这样碑石外,恐怕没有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这块条状石刻乍一看,其形制很像一根拴马桩。但桩上刻这样的字却很罕见,不由得让人怀疑是“下马碑”与“拴马桩”的合体。直到考证这块条石曾被裁切过,才基本确认它原本就是一块石碑。既然造化弄人,那么就权且把它叫作“下马桩”吧。

遥想当年,“文武官员至此下马”,这是何等的威仪和豪气!这种显示封建等级礼仪的标志彰显了对皇帝、圣贤、先王的恭敬,同时也起到了要求文武百官在此卸下兵器接受安全检查的作用。我国最负盛名的下马碑应该是桥山顶上距离黄帝陵两百米远的路旁下马碑,上面写的就是这八个字。能与黄帝陵前的下马碑相媲美的是一些代表性孔庙前的下马碑,如有五百年历史的天津文庙两旁就伫立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的石碑,规整而且美观。

而“拴马桩”原是广泛流传于陕西渭南乡村的民间石雕品,也称“拴马石”,它身上承载着丰富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印记以及重要的社会心理信息。尤其是雕刻精美的拴马石堪称庄户人家的“华表”,被誉为“看桩”“望桩”或“样桩”。从最初的拴马的实用功能发展到装饰、辟邪功能,并成为富裕的象征和标志,拴马桩不仅是北方农耕文化的产物和缩影,也渐渐成为官方体现威仪的载体,被赋予了类似下马碑提示“至此下马”的作用。

恰巧,就在去年,我有幸在吉安千年古村钓源的欧阳修宗祠等古建筑门口见到了拴马桩。这里拴马桩的作用还重在其实用功能,不过也起到了装饰作用,而欧阳修宗祠门口的拴马桩确实比普通人家多,展示了大户人家的实力和底气。在那里,我也听导游提及了“文武官员到此下马”的豪气,估计“拴马桩”被导游赋予“下马碑”的功用了。

然而,学宫不同于高官府第,它虽是官学所在,但里面的学生多是平民子女,而先生也多为普通人士。即使是县里的教育官员,也不见得有多大的官职。在官本位的社会,师生的身份不会对文武官员有绝对的威慑,而构成威慑的正是孔子作为大成至圣先师的威仪和他所代表的师道尊严。因此,学宫的师生虽然地位不高,但是其在社会心理上占据的道德、道义地位和优势却可让他们足以傲视群伦!

1553年5月的一天,在福建南平县的学宫内,当延平府督学、官居四品的提学御史前来视察时,一位教谕面对被前拥后呼地迎入明伦堂的督学,笔直站立在两个战战兢兢跪在地上的训导中间泰然自若,情形恰似山字形笔架。这位不卑不亢的教育长官,就是为后世留下“笔架博士”佳话的海瑞。海瑞的行为与其说表现出他的刚直不阿,不如说是他在用特立独行的“古怪”和与北方人、南方人完全不同的海南人特有的刚烈、直率、冒险、好斗气质维护教育和学人的尊严,在宣示孔子为代表的儒教的威仪。

如今,在海瑞故乡一个古县城的学宫里,代表这种威仪的“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刻石静静地躺在杂乱的台阶上,当年的斯文扫地,豪气不存,不由得让人唏嘘不已!在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学宫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值得深思。

“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被赋予艺术之名的“拴马桩”尚且有如此豪气,学宫“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学术研究应该受到重新审视。这根“下马桩”虽然卧倒了,但是尊师重教的神圣感必须立起来。倘若人们对学校和教师的尊崇态度能重新回归到“文武官员到此下马”的地位,海南人文炽盛的历史必会有新的佳话。

新闻推荐

澄迈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在打砂行动中扣押的涉嫌违法取砂车辆扣押公告

我局计划处置一批2020年7月1日至2020年9月26日期间在澄迈县各乡镇扣押到的涉嫌违法装载河砂的车辆、机具(详情见下表),...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