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寻访东坡的“雪泥鸿爪”

海南日报 2019-10-21 11:09

海南东坡书院(儋州)。飞机抵达海口时,正好是晚餐时间。露天餐厅的餐桌上用玻璃水壶泡了一壶茶,里面舒展着几枚大大的绿叶。朋友告诉我,这叫鹧鸪茶,能清热解毒,有保健功能。

我喝了一口,清凉甘润,心里不禁一动:这茶,会不会就是900年前东坡先生发现的呢?

东坡来到海南后,曾亲自到乡野采药为百姓治病,并考订药的种类,撰写医学笔记。

朋友让我点菜,我说:“有烧蚝和芋头汤吗?”

读《东坡传》得知,东坡刚到海南时,生活异常艰苦,当地百姓的主食是芋头,副食是海鲜。美食家东坡先生便试着将蚝肉放入浆水,酒中炖煮,又拿个儿大的蚝肉在火上烤熟,这就把蚝吃出了新的境界。而芋头粥,则是其次子苏过的发明。因东坡有文“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所以又叫玉糁羹。

店主问:“苏氏做法吗?我们这还有东坡鸡、东坡肉、东坡肘子等东坡系列菜呢!”

菜端上来时,我发现烧蚝肉质醇厚,汤汁鲜美,果然如东坡所言,“食之甚美,未始有也”。芋头粥则软糯绵口,素淡真味,“香似龙涎”,比“南海金齑脍”还要好吃。

吃罢与东坡先生渊源深厚的美食,我们来到海南省博物馆。博物馆游人如织,里面有石器、陶瓷、金属、书画和虚拟五大展馆,展品精彩纷呈。然而,最吸引我的,却是15号展厅的一组雕塑。

雕塑由五个人物组成。两个黎人站着,两个坐着,全都一副恭敬有加的样子。东坡先生则布袍长衫,手执线书,面容慈祥,大约正在教他们读书,或劝他们重视农耕,告诉他们“春无遗勤,秋有厚冀”和“咨尔汉黎,均是一民”的道理。那语重心长的话语,仿佛穿越千年还在人们耳畔回荡。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进入海口五公祠。东坡前往儋州任职时曾经过此地,见当地百姓饮用水质量极差,便“指凿”两井,一口“洗心泉”,一口“浮粟泉”。“洗心”,大约有劝诫世人洁净心灵之意,可惜这口井现已湮没尘世。而浮粟泉,则因水面冒泡似粟得名。东坡仙逝后,琼州士子在双泉旁筑起苏公祠以表纪念,后人又在苏公祠的基础上修建了五公祠建筑群。

苏公祠中有一尊东坡石像,身躯伟岸,长须飘飘。目光炯炯,仿佛在注视着人间,欲把自视清高的理想主义置换成温暖的人间情怀。

堂内两根黑色石柱上刻有金色对联:“此地能开眼界;何人可配眉山。”书法沉雄老迈,气势磅礴,恰如苏轼的博大胸襟。

从五公祠出来,我们马不停蹄地前往儋州东坡书院。

听说有苏东坡后人前来寻根,当地百姓表演了儋州调声以示欢迎。《迎客歌》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感情热烈;舞蹈动作简洁有力,富有动感。“蛮唱与黎歌,余音犹杳杳”,牵手其中,我仿佛看见东坡穿着黎服,与儋州百姓载歌载舞的情景。

从东坡书院大门进去,首先进入眼帘的是载酒亭。再往前些,便是“载酒堂”。这是东坡居住生活、讲学授书、喝酒会友的地方。初建时只是一间简陋的屋子,后经几朝人扩建,方有如今模样。

大殿上有一块木匾,题名为“鸿雪因缘”。这个词源于东坡诗句“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可见在这里,东坡已将他的“爪痕”深深地烙在人们心中。“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东坡自己也认为,儋州是成就他奇绝人生的重要地方。

殿内有一组塑像,东坡在讲学授课,当地文人黎子云和苏过恭敬地站在一旁聆听。先生既有文人之雅,志士之慧,又有平民之朴,拜谒者无不被他这种浑然一体的气质所打动。

书院两侧还建有东西院。西园立着一尊东坡铜像。铜像头戴斗笠,身穿长袍,右手持着一卷书,左手提着长袍,走在乡间小路上。明代画家唐寅的《坡仙笠屐图》表现的就是这种形象,在海南多处可见。铜像栩栩如生,其泰然神情隐约可见。——“竹杖芒鞋轻胜马”,在宋代的风雨飘摇中,东坡始终以豁达乐观的心态,一边“吟啸”,一边“徐行”。

新闻推荐

皮卡车撞倒骑车老人 儋州交警烈日下救助处置

本报讯(记者林鸿河马宏新许光伟通讯员吴晓眯)“中兴大道明龙加油站入口处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皮卡车撞倒一名骑电动车的老...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