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漫谈苏东坡

海南日报 2019-12-09 08:52

苏东坡的大半生都卷在新旧党争的政治漩涡中。我之所以喜欢苏东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无论情势多么危急,时局多么危险,他都能时刻保持着那份天真与烂漫。

读过苏东坡全集,你会发现东坡的形象是无比可爱且丰满的,他不只会高歌“大江东去”“一蓑烟雨”,他也会悲叹“人生一场大梦”“拣尽寒枝不肯栖”“点点是离人泪”,更重要的是,东坡也会如此自恋而风流地吟唱:“三十年前,我也是风流帅,为赴青楼觅旧事,花枝缺处余名字”;他会在洗澡的时候高歌“将洗,将洗,俯为人间一切”;看不惯住持的行径,他会把“秃驴”两个字藏在一副对联里;行路劳累,他会趴在马鞍上睡觉,“解鞍徙倚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没事的时候,他还会拉着农民让他们讲鬼故事给自己听。

东坡曾对王弗说,“自己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孤儿院乞,眼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因为天真,东坡在与沈括的信中坦露心迹被抓住了把柄;也是因为天真,在乌台诗案下狱时,他仍能倒头大睡,鼾声如雷。谪密州,他就牵黄擒苍“老夫聊发少年狂”;谪黄州,他就兴致勃勃开辟了一片自留地,把一月的微薄俸禄穿成30串;“亲朋好友庶无一字及见”,他却“渐喜不为人知”。

据林语堂先生描写,他自己造墨差点把房子烧掉。谪惠州,“报道先生春藤美,道人轻打五更种”;谪儋州“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他却“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长负大瓢,行歌于田间。”

东坡曾写过:“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河山”。但事实上,他每贬谪到一个地方,都觉得那里是自己的家乡。东坡的好友王定国有一个小妾叫柔奴,王定国受乌台诗案的牵连贬到了岭南。数年间,柔奴不仅未见憔悴,反而越发花容月貌。东坡问她是否想家,她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于是便有了那首传唱千古的《定风波》。

在杭州,梦中寺庙里的93级台阶竟与现实契合,“到处犹如到旧游,前身已似到杭州”;在儋州,东坡不甚习惯地穿着木屐去赴酒宴,引得小孩大笑,黄狗狂吠,于是东坡又在黎族人民的簇拥下写道“我本海南民,寄身西蜀州”。东坡以天下为家,也许是因为这样一位文化巨人本身就是属于天下的。

这世上从不缺少见风使舵的小人,缺少的恰恰是东坡这种“不合时宜”,敢于为民请命的君子。为保个人私利,人们往往站队,而为了公理道义,真正的勇士往往敢特立独行。在新旧党争中,东坡由于久居地方,深知百姓苦乐,变法流弊,于是他攻击新党,待旧党得势时,他又主张不可尽废新法。司马光对他不加理睬,他便说司马光是“倔牛”。

苏东坡曾经拍着自己的肚子问旁边的人,自己肚子里装的是什么,有人说是经史子集,有人说是诗词文章,只有他的侍妾朝云说,大学士一肚子里装的都是不合时宜。东坡颇以为然,这也难怪朝云死后他再不让人唱那首《蝶恋花》,还写了“每逢暮雨倍思卿”“高情已追逐晓云空”这样的词句。

东坡母读《范滂传》,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母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乎?”母亲的教诲给东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东坡先生往还尺牍》中“与李公择”里有一句话让我很感动:“吾辈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添骨髓,直须谈笑于生死之际。”一生谴谪四方却始终心系民生家国,不坠青云,这大概才是一代词宗的最动人之处。

新闻推荐

紧盯目标,聚焦重点,海垦旅游集团 以奔跑的姿态冲刺年度经营目标

编者按:转眼已是岁末,冲刺全年目标有哪些硬措施?2020年即将到来,新一年有哪些新谋划?本报本期起推出《岁末年初走基层》专...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