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临川陈明甫:并不只是传说
□罗灯光
古临川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相传出生之时,电闪雷鸣,风狂雨暴,临川水洪波涌起,汤汤荡荡撞向大海,令临川陷入疑虑与担忧之中:是要出蛟龙还是要出恶龙呢?
历史的烟尘并没有把他湮没,翻开地方文献总能看到他的踪迹。他叫陈明甫,和其弟陈公发一同被两顶帽子,像他家乡的豪霸岭、金鸡岭那样重重地扣在头上,尔来750多年了,一顶叫“土贼”,一顶叫“海寇”,今人也一直沿用,要说发生的变化,仅仅是把“海寇”称为“海盗”而已。
拨开封建统治意识的迷雾,正面审视陈明甫波谲云诡的一生,不难发现,作为一位深谋远虑的地方首领,他是较早把眼光投向海洋的人。他首先看中海洋生物玳瑁,然后相中养殖它的理想场所,即今三亚天涯区红塘湾的郎凤岭,《崖州志》称那里“滨海,瀑布下泻。有巨石数十丈,形如屋。宋土贼陈明甫作乱,凿石为栏,以养玳瑁。”把数十丈如房似屋的巨磊进行开凿改造,创建玳瑁养殖基地,工程量大,有一定的科学性,遗址至今未废。据三亚市文史专家周德光生前证实,解放初期,崖县(三亚前身)水产部门曾利用该遗址辟建鲍鱼养殖基地,成效可观,由此可见陈明甫的眼力与务实。
玳瑁乃美味佳肴,诗词中常以“玳瑁筵”来描述筵席的精美与丰盛,而陈明甫兴师动众加以养殖,并非只为食用,他更看重玳瑁壳的多种商业价值。玳瑁“鳞片花纹晶莹剔透,高贵典雅,千年不朽”,乃装饰与收藏佳品。陈明甫借助临川滨海的便利,开展海上运输,在海上和海外交易玳瑁及其制品。尽管没有文献记载他养殖玳瑁的“业绩”,但从他不惜动用人力物力“凿石为栏”,乃至受到侵扰后的激烈的反应来看,他生意红火,收入不俗。遭遇官府和海上流寇的压迫、敲诈、勒索甚至掠夺,他不堪忍受,揭竿而起,率众造反,剑指官府官商以及海上流寇。
对抗朝廷,陈明甫敢作敢为!同时代吉阳人邢梦璜所撰《节录磨崖碑记》,显然是记载朝廷征剿陈明甫的重要档案,留下了丰富的史实,而从反映统治者立场和意图的碑记判断,陈明甫的反抗,“睥睨军印”(正德《琼台志》语),没有染指吉阳军印,只是割据一方,建立政权,试图偏安一隅。
宋咸淳三年(1267年),陈明甫自号“三巴大王”,占据临川,驾坐双龙大船,衣服、器用、车船皆模仿帝王仪制,势力范围从今鹿回头半岛、三亚市区至红塘湾一带“五十余村”。他原本就是临川首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举起义旗,五十余村的黎汉农民和渔民响应跟随,势力鼎盛时期达万人之众。并且他面朝海洋,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水兵船队,用以沿海贸易和劫掠官商,其活动范围远及粤、桂、闽沿海地区。作为一个割据政权,不仅“占税户”,还与占城、交趾等地建立外事关系,扩大对外合作,密切友好往来,以谋求牵制南宋王朝。
既是“三巴大王”,“王府”又在何处?《崖州志》称陈明甫于鹿回头岭建“连珠寨”,“筑为巢穴”。鹿回头岭是远离吉阳军治所的鹿回头半岛深入南海的一个岬角,高三十丈,地势险要,东临大海,西面有开阔地相连,陈明甫倾数年之功在此把连珠寨打造成军事要塞,打造成聚众造反的大本营,与他的水兵船队形成海陆掎角之势,保卫他的割据政权。
受到威胁的南宋朝廷,当然不能任由陈明甫折腾,但吉阳军“五六千疲卒”奈何不了他,朝廷只好从琼州海峡彼岸调集重兵前来镇压。
咸淳十年(1274年),由钦州太守提升琼州知府的马成旺,挟镇压黎区百姓的胜利之威,举新官上任烧“三把火”之锐,持申命钤辖云从龙所部之强,浩浩荡荡杀奔临川而来。
陈明甫人马,面对朝廷气势汹汹的讨伐之师,毫不畏惧,顽强抵抗,临川港水战,投入数十艘战船,曾置宋军于不利,宋军也曾怯战气馁。宋军“总制”督战,严令“有进无退”,官兵奋勇血拼,弓箭手发威,射死射伤众多。陈明甫人马退入栅栏之中坚守。宋军久攻不下,调整战术,分兵“东西夹击”,以轻舟精兵从防守薄弱的东面偷袭,正值退潮水涸,得以从海上登山,拔除连珠寨外围栅栏,西面宋军也从开阔平地发起强攻,声势浩大,具有摧枯拉朽之势,连珠寨告破。宋军横行无忌,放火烧寨,大火烧了一天一夜,尸横遍地,一片狼藉。这场极其惨烈的战役,宋军“运筹三载,出师七旬”,殊死较量,终以一场大火降下帷幕。此后,古战场上,每有海风吹过,就会回荡着战马的嘶鸣,拼杀的呐喊,刀枪剑戟撞击的铿锵……
陈公发出逃上江峒,后被宋军围捕。陈明甫败走黄流,逃亡占城,潜入交趾,暂避强敌锐气,积聚力量之后,复回临川,造船扩军,再与宋军决一雌雄,终因众寡悬殊,无力回天,再度败绩,陈氏兄弟以及子孙多人遭统治者残忍处死。持“前此未有”的“平崖之勋”,马成旺再次官升两级。
三巴大王灰飞烟灭不多久,南宋王朝也寿终正寝了。
“土贼”和“海寇”这两顶帽子依然扣在陈氏兄弟头上。
然而,从一些史实和传说可知,对这两顶帽子,当地百姓曲折表达的情感态度,已然在一定意义和程度上不予认同。
其一,《崖州志》记载,在今三亚市天涯区羊栏村,有一口“马踢井”,“深四尺。三四月间,诸井皆涸,此井源源不竭,足供村人汲取。相传宋陈明甫避兵至此,因马踢得水而名。”寥寥数语,蕴藏丰富的信息。陈明甫是“避兵至此”,而非至此为祸。他虽为逃难者,却由坐骑挖井,造福村民。这跟儋州白马井的传说何其相似。再行揣摩:陈明甫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威风凛凛,骏马奋蹄,踏出一口井来,井水汩汩涌动,永不干涸,解决且满足了村民的饮水需求。这不就有赞赏与思念的意味么?
其二,临川河像一条彩绸,由北向南飘去,东畔横亘着一脉青山,蜿蜒起伏,风光旖旎。三巴大王称雄一方时,其父亡故,请风水大师踏勘,选中青山主峰卜葬,后人因而称之为“豪霸岭”。周德光先生曾为此专门诠释“豪霸”二字,认为“豪”就是豪俊、豪雄,指某人才智出众,大有作为;“霸”也指足以领导他人、比他人强出一头的人物,如“楚霸王”“春秋五霸”等;进而认为豪霸岭的名称,或许存在着众多奥妙。按照统治者的观点,从字面看来,它带有某种贬义,但在当地百姓眼中,似乎又隐含着追念陈明甫的用意。
其三,相传豪霸岭原先有许多红色的鸡血石,可磨刀镰,可制墨砚,还可刻印章。这些鸡血石的由来是这样的:陈明甫魂归故里,有一只大金鸡在豪霸岭夜夜为他啼灵,直啼到喉舌出血,滴滴鲜血像下雨天屋檐的水滴那样不间断地往下滴,年深日久,把满山的石头都染红了。临川百姓就言之凿凿,指认与豪霸岭隔临川河相望的金鸡岭就是啼灵鸡的化身。
拨开历史的烟雾,再度审视率领黎汉民众起义的陈明甫,是蛟龙还是恶龙,抑或根本就不是龙?相信公论自在人心。
(参考文献:《崖州志》;周德光《石苔》)
新闻推荐
□见习记者吴佳穗本报讯儋州两男子假扮“小姐”,谎称可以提供性服务,骗取他人钱款。近日,儋州法院依法审理该案,被告人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