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 苏轼《儋耳山》诗赏析

海南日报 2019-01-31 07:04

■周泉根

这首诗又题《松林山》,南宋施注苏诗集即已收入遗编中,同时又被收入郭祥正和孔平仲各自的文集。郭、孔与东坡同时代,且多有交谊。综合苏过之订正、元明方志资料及王文诰、钱钟书、周裕锴等人的研究,系之苏公最为可取。

这首绝句字面意思并不复杂,大概是说,迎面而来,一山突兀,摩天凌霄,与周边碌碌无奇相比,显得卓荦不群。然而,作者没有像盛唐青年诗人一样,生出一股豪壮之气,想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而是收眼回望,顾影低徊,只见路边石块团团,崚嶒寂寞,于是深切哀叹它们被女娲弃置的命运。这是典型的宋调,让人感受到的是如“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句中人在旅途中的困顿,或者是又如“暮年缘一懒,百事俱弃置”(陆游《读书未终卷而睡有感》)诗句中人到暮年时的惶惑。只是与陆游不一样的是,苏轼的被弃置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

苏轼当时即被世人认定为文曲星下凡。他虽一生不论到哪都是平民的好朋友,但骨子里确常自许曾位列仙班。妇孺皆能吟唱的诗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既婉转地表达了对朝堂的叹问、朝政的关切,又流露出作者故乡在天上的心迹,也因此生出了“我欲乘风归去”的心意。这种自诩、这份心曲,在东坡传世文献中并不罕见。儋耳山,离儋州昌化军(治所在今儋州中和镇)十余里。东坡谪儋时,从琼州到昌化军的路上,在肩舆上睡着的诗人梦中得句“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醒来后将其铺衍成一首十四联的五言排律。其中几句说得最是明白:“安知非群仙,钧天宴未终。喜我归有期,举酒属青童……久矣此妙声,不闻蓬莱宫。”群仙、青童、蓬莱……诗人梦到自己回到了仙乡。然而,在这首诗中,作者还发出了例如《儋耳山》中那种被弃置的哀叹:“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诗人自认乃“谪仙人”,“谪仙人”如今又成“谪宦人”,且海南在当时又是贬谪中最严酷的去处。暮年东坡曾自设尔汝,问答如下:“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所以说,其被弃置是由天上而人间,由魏阙而江湖,江湖风波又是一而再再而三的。他自己早年就有“团团如磨牛”(《送芝上人游庐山》)的感慨,更何况“春去也”,哪堪“晚来风急”!

“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这看似唐人或少年笔下的白描,其实乃诗人在成人世界怀才不遇的映照,与其说是眼前的抱负,不如说是心中的块垒,那顽固的自许,为何遇到的总是无奈的世道。

再看“君看道傍石,尽是补天馀。”是用事,也是说理。海南苏东坡研究专家周济夫评论说:“本为补天,此乃弃置道旁,诗人不平之气,溢于言表。”(《苏轼谪琼诗选注》)另一苏学专家洪亮说:“同样,他也敬重庄子家贫而不仕,织履于穷巷之中;渊明抱饥而归耕,执耒于园田之上。这种识见,有助于我们理解五绝《儋耳山》……才高堪与补天,而空怀报国之志,终成落荒之物。”(《苏东坡及其同时代人》)

周济夫曾总结说:“诗中那位空怀报国补天之志而怀才不遇终遭废弃的主人公,其实即是晚年苏轼的写照。诗人将一个千古同慨的重大命题,熔铸进短短二十个字中,思想内涵之丰,感情力度之强,难得其匹。近人高步瀛视之为东坡五绝的代表作。”这个千古同慨的命题,是这首诗最值得玩味的地方。

冯应榴注苏诗集,曾引何焯的话说:“末二句自谓,亦兼指器之诸人也。”器之,即刘安世,乃二苏至交,苏辙墓志铭即出其手笔。何焯,康熙朝人,所谓兼指诸人云云,并无实据,乃想当然耳。虽想当然,于情于理,又何必不然。我以为,诸人,自其情而言,自当还有苏辙、秦观、黄庭坚等;自其义而言,则当包括当世之所有遭章惇等迫害的元祐党人;自其理而言,还可包括古往今来如屈原、韩愈、柳宗元、韦执谊、李德裕等流臣谪宦,以及所有如贾谊、陈子昂、李白、杜甫、李商隐、辛弃疾等怀瑾握瑜的名士才人。

《儋耳山》

苏轼

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

君看道傍石,尽是补天馀。

品读嘉宾:

周泉根,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经学史、海南文史。

新闻推荐

海南高速将扩容 启动儋州东方机场前期 力争今年新开境外航线 14条以上

海南高速将扩容启动儋州东方机场前期力争今年新开境外航线14条以上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肖卫香吴英艳徐明锋...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新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