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里过春节
毫无疑问,苏轼是史上最具情趣的人之一,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他都能够乐观地对待,尤其是每逢过春节,他更是充满希望和阳光,以及对百姓的关爱关怀,这从他的诗歌里就能体会到的。
初仕凤翔东湖喜雨
苏轼最早描写春节生活的诗作,是写于嘉祐年间任凤翔签判时。
嘉祐七年(1062年)岁末,苏轼在陕西凤翔府任判官,不能回家过年,就写了“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寐,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寄给在汴京的弟弟苏辙。在诗题中,诗人介绍了岁晚家乡特有的风俗。其中《别岁》写到:
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
人行犹可复,岁行哪可追!
问岁安所之?远在天一涯。
已逐东流水,赴海归无时。
东邻酒初熟,西舍豕亦肥。
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
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
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
所谓别岁,是在新年到来之前,邻里、亲戚或是朋友,互相宴请,酒食相邀,辞别旧岁。苏轼的这首早期诗作,在内涵上,显示了他初入仕途的困惑和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拷问,其答案尚属那种青年时代的莫名惆怅。但是这组诗,也体现了苏轼的忧乐情怀和为民办好事的使命情感。
果不其然,在凤翔苏轼留下了显著的政绩,他关注民生,忧民所忧,喜民所喜,正是苏轼最让凤翔人感动的地方。他疏浚了造福后代的东湖。对原址凤翔府,后被迁至东湖的喜雨亭,给予重修。“喜雨”二字的由来,便是一段苏轼亲民爱农的佳话,嘉佑七年春,凤翔久旱不雨,苏轼与太守往太白山求雨,祭祷灵验,天降甘霖,解除大旱。正好,苏轼新修的亭子也刚建成,于是便欣然以“喜雨”命名,并写下著名的《喜雨亭记》。
苏轼在凤翔待了三年,他改革衙前之役、查决囚犯、赈济灾害、修筑东湖、为发展凤翔酒业呼吁奔走,这些都是苏轼为凤翔人民做的实事好事。可以说,凤翔是苏轼政治生涯的起点,初次仕途的历练让苏轼的政治主张开始走向成熟。
常州赈灾感怀民生
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38岁的苏轼出任杭州通判。这年十月,朝廷让他以转运使的身份前往常州、润州、秀州和苏州赈济饥民。苏轼一路风餐露宿,辗转苏州、无锡农村,处理救灾事务,当他来到常州城东郊时,已是除夕之夜了。为了尽快赶往灾情最为严重的润州,同时减轻地方官署负担,且不惊动百姓生活,苏轼就连夜宿营在常州城外京杭大运河的船上。
那年除夕,对于身负重任的苏轼来说,自然非同一般,在船上苏轼盖两层被子,脚还是寒冷,可想而知,受灾的百姓更是深陷水深火热之中,刚洗过头发的他,挠着稀稀的头发,深深地陷入了深思,他在感怀百姓之苦和赈灾任务之重,于是写下了著名的《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行歌野哭两堪悲,
远火低星渐向微。
病眼不眠非守岁,
乡音无伴苦思归。
重衾脚冷知霜重,
新沐头轻感发稀。
多谢残灯不嫌客,
孤舟一夜许相依。
南来三见岁云徂,
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
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
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长健,
不辞醉后饮屠苏。
这两首诗抒发了苏轼“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的人本情怀,祝愿灾区的人们把穷困换成身体长久健康,到了那时他才能够开怀畅饮,尽情放歌。
密州上路踏雪留痕
熙宁九年(1076年)冬,正在密州任职的苏轼奉诏移知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他冒寒上路,到了除夕夜赶到潍州(今山东潍坊市),因大雪相阻,在石佛寺投宿一夜。第二天是熙宁十年(1077年)大年初一,雪过天霁,苏轼带着家眷继续前行。但是到达青州时,又下起了雪。为此,他写下了《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的诗作,以记此行:
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
东风吹宿酒,瘦马兀残梦。
葱昽晓光开,旋转余花弄。
下马成野酌,佳哉谁与共。
须臾晚云合,乱洒无缺空。
鹅毛垂马鬃,自怪骑白凤。
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欹栋。
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
春雪虽云晚,春麦犹可种。
敢怨行役劳,助尔歌饭瓮。
通过这首诗,可以让人们感觉到:年节时分,大雪纷飞,苏轼仍在旅途中。在这新年最重要的节日里,苏轼不是感慨舟车劳顿的辛苦,也不是叹息新年家人无法团聚悲凉寂寞,而是为晚来的雨雪欣喜歌颂,希望瑞雪预兆着丰年,使连年遭受蝗旱灾害的农民得到安乐。他那种士大夫悲天悯人的情怀,一览无余,令人钦佩。
流放儋州乐观豁达
绍圣四年(1097年)四月,六十多岁的苏轼再次遭到贬谪,这次来到了孤悬海外的海南岛。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苏轼在海南度过了第二个春节,写下了《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老臣旧数论此,今斯言乃验,二首》,尽管遭遇人生最低谷,但从他的诗中仍然可以看出,在这垂暮之年的春节里,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心中想念的、惦记着的还是国家大事,其中一首写道:
老去仍栖隔海村,
梦中时见作诗孙。
天涯已惯逢人日,
归路犹欣过鬼门。
三策已应思贾让,
孤忠终未赦虞翻。
典衣剩买何源米,
屈指新蒭作上元。
苏轼诗中是说,自己花甲之年,仍然独栖隔海村,只有在梦中才能与在大陆的苏子苏符相会。在天涯海角度过了多少个日子,已经记忆不清,如果要返回大陆,会高兴地经过鬼门关。海南米贵,我只能典卖衣物来买惠州何源海运来的稻米,屈指计算一下,新滤好的酒大概可以用到上元灯节吧!苏轼乐观情感展现的淋漓尽致。
也许苏轼有预感吧,五个月后,他终于获准返回大陆。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正月,在北归的路上,苏轼度过了他平生最后的一个春节。在苏轼返归北上的沿路,出现万人空巷送苏轼的奇观:“拓得龙光竹两杆,持归岭北万人看”。
当苏轼北归来到庾岭上,在一家村店休息时。有一老翁听说是苏轼北归时,向前作揖说道:“我闻人害公者百端,今日北归,是天佑善人也。”苏轼笑而谢之,并题一诗于壁间:
鹤骨霜髯心已灰,
青松夹道手亲栽。
问翁大庾岭头住,
曾见南迁几个回?
途中苏轼还另有一首题诗:
斫得龙光竹两竿,
持归岭北万人看。
竹中一滴曹溪水,
涨起西江十八滩。
这是,苏轼老人在其人生最后一个春节留下的这两首富于哲理禅思的诗句,无不体现了苏轼一生的才华横溢和乐观豁达,给人们留下了春节的独特记忆,至今令人回味无穷。
新闻推荐
掩映在胶林中的六罗村。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陈若龙摄扫一扫看视频乡村春晚■本报记者郭嘉轩刘梦晓儋州市六罗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