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和智能技术助力儋白高速建设 铺路架桥施工忙
尽管户外还是狂风骤雨,但厂房内的作业仍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条条钢筋在生产线上被整齐切割后,自动打磨成统一尺寸——这是海南日报记者9月2日在儋州至白沙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儋白高速)项目阜龙钢筋集中加工厂现场看到的画面。
受多个南海热带低压影响,连日来海南遭遇强降水,儋白高速项目的户外施工受到严重影响,但在“两个确保”百日大行动中,该项目的室内材料加工工作一点都没松懈。
儋白高速总承包部二分部副经理徐艳鹏告诉记者,该加工厂引进了技术先进的SJT50锯切套丝生产线,将传统的人工锯钢筋和人工搬运加工套丝工序变为自动化机械加工,有效提高了加工钢筋的效率。
为了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儋白高速项目设置了两处碎石加工场,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将隧道掘进过程中开挖出来的石料废渣加工成机制砂,部分取代河砂,用于主体工程施工,有效解决河砂砂源短缺的问题。
在牙炳二号桥的桥尾施工现场,儋白高速二分部项目书记居颖说,未来大桥建成后,将成为儋白高速最美的风景之一,但现在却是施工“难点”,该桥的垂直高差达到80米,现场要架设63米的空心薄壁墩。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施工现场的斜坡上,5个之字形的施工便道清晰可见,周围几乎都是悬崖峭壁。
“岩层硬度高,桩机施工时间长,制约了施工进度,单是修建施工便道,就耽误了不少工期。”居颖说,今年以来,施工单位已向该桥增派了200多名工人,投入30多台设备,如今空心薄壁墩正在紧张架设中。“高墩完成,这段项目的难点也就克服了。”
智能技术的应用,也让工地变得“耳聪目明”。在儋白高速项目白石山隧道项目智慧工地监控中心,儋白高速总承包部副经理李伟现场向记者演示了智慧管理平台的实时图像传播功能。在一块电子屏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项目建设的实时视频画面,实现工地的可视化管理,并做到了管控无死角。
据了解,省交建局将2019年作为开展智慧工地的探索年,并在儋白高速项目开展海南交通智慧工地建设试点。
“以前,需要技术员实地了解工程进度等信息,要通过文件汇报给负责项目施工的各个参建方,耗时长且效率低。”李伟说,智慧工地管理系统中包括了项目电子地图、质量安全管理等多个模块,施工参建方通过手机App、电子屏等终端,就能随时看到项目的施工进展及物资投入等情况,可随时掌握工地信息。
“儋白高速项目建成通车后,从儋州市区到白沙黎族自治县县城的车程将从大约1小时缩短至20分钟,有利于两地人员人流、物流快速出行,特别是带动白沙的经济发展。”儋白高速代建指挥部指挥长熊峥说,目前项目各代建单位正按照“两个确保”百日大行动的部署,和省交通运输厅、省交通工程建设局的要求,加足马力推进,力争实现2020年底前建成通车的目标。
据悉,截至目前,儋白高速路基工程已完成80.86%,桥涵工程完成51.46%,隧道工程完成30.04%,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82亿元,占概算总投资的40.65%。(本报那大9月4日电)
新闻推荐
□记者沈丽焕本报讯“朋友家的小孩,名叫尹优安,男,17岁,儋州市光村镇泊潮老村人,会讲儋州话。今天从光村坐车到那大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