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大学士杨士奇后人 廉洁勤政杨文熙
海口府城地区人杰地灵,历史上除著名的“海南双璧”丘濬和海瑞外,历代中进士者有四五十人之多,举人也多达两三百人。他们当中有的彪炳史册,有的则少有历史记载。有文献记载的最后府城地区一名进士杨文熙,刚中进士4年,45岁便因染病死于任上,其功名和事迹就鲜为人知。
杨文熙故居位于海口市琼山区文庄路113号,其六世孙杨宗昌、杨宗柏兄弟依旧居住其中。经历风雨洗礼,原本七进的宅院,如今只剩下一栋土木结构的瓦房。
英年早逝
生于1807年的杨文熙,是清代嘉庆年间人士。据《杨氏家谱》记载,杨文熙字敬宇(《琼山县志》记载为敬亭),号乾庵,是元末明初名士杨士奇的后代。其父亲杨廷琛,母亲是甘蔗园一名岁贡的女儿。
原琼山县志办公室主任黄培平退休后,经过查阅大量文史资料和走访了解到,杨文熙诞生时,杨家已经家道中落,家境贫穷,但是杨文熙学习非常努力,到私塾读书的时候,每天都会比其他同学要早到。到了中午,杨文熙经常走出私塾后又很快返回来,可能是打扰了私塾先生午休,还遭到了先生的责骂。后来,先生经过了解后才知道,原来杨文熙家穷中午没有饭吃。
但是杨文熙天资聪颖,文章写得很好。当时的雷琼道台苏敬衡知晓杨文熙的才华后,将他招入道署,亲自教他读书。
据《琼山县志》记载,为了好好培养杨文熙,苏敬衡挑选不同类别的文章供他学习。经过苏的教导,杨的诗赋写得很好,总能用质朴的文字诠释出深奥道理。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杨文熙考中举人,3年后又高中进士。1848年,杨文熙前往云南呈贡县(今云南昆明呈贡区)任知县。
在呈贡任职期间,杨文熙廉洁、勤政,深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在道光二十九年至三十年(1849年至1850年),杨文熙还参与了当地乡试阅卷和监考工作,为朝廷选拔人才。
道光三十一年(1851年),杨文熙调任云南嶍峨县(今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任知县。在任上,杨文熙同样洁身自好,整顿吏治,让当地官场一时间风清气正。
但杨文熙到任不久,当地因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引发战乱,后出现饥荒和瘟疫。
1851年九月,杨文熙因感染瘟疫去世,年仅45岁。由于廉洁奉公,杨文熙去世时身无分文,其棺柩并没有运回老家安葬,当地乡绅凑钱将他安葬在昆明西郊。
1916年,海南杨氏续修家谱,曾任原乐会县知事的福建泉州诗人李熙专门在《杨氏家谱》中为杨文熙写了赞词。文中有“暮夜辞金,苞苴是耻”之句,褒扬杨文熙在某日深夜,拒收行贿者送来的白银,因为官员接受贿赂是可耻的行为。足见杨文熙在当时当地的廉洁美名,流传甚远。
名门之后
“原来这里是一座七进的大宅院,但现在只剩下一进了。”在文庄路11号,黄培平惋惜地说,由于各种历史文献中有关杨文熙文字记载并不多,即使在其族谱中也并无太多的介绍,但通过方志记载,可以确认他是府城地区最后一名进士。
为了探寻杨文熙的生平,居住在琼台福地附近的黄培平,曾多次到杨家祖屋及其周边地区调查考证。
据黄培平撰写的《进士杨文熙及其家族》介绍,明代天启七年(1627年),明初内阁大学士杨士奇(1366—1444年)的后代杨仕仪从祖籍江西吉安泰和县迁至琼州府琼山县郡城内福地街(即今琼台福地牌坊对面),杨文熙为杨仕仪第六代孙。此后,杨家迁琼始住地一直有其子孙居住,直至现在。
作为名门之后,杨仕仪的后代跟府城地区名门多有联姻。杨仕仪的曾孙女嫁给了丘濬的孙子,孙子杨元荣曾娶府城草芽巷翰林院编修吴典的姑母。
“我考证了很多资料后发现,很长一段时间,杨仕仪及其后代在当时府城地区属于书香门第,其家族中也有很多人担任海南及外地低品级官员。”黄培平说。
走进杨家祖屋,证实了黄培平的这一说法。经历数百年的风雨,如今杨家仅存的祖屋内依旧存留大量工艺精湛的镂空木雕,大门口处还有不少石柱础。在祖屋大门口,一条长达4米的石门槛横亘在两个门柱基石中间。
杨文熙六世孙杨宗昌说,他记得小时候爷爷讲过,这间祖屋有400多年的历史,时间基本上与杨仕仪迁琼时间吻合。
杨宗昌称,杨文熙就诞生在这座大宅之内。
如今,当年的大宅院已经不再是原先的模样,许多工艺精湛的木雕正在慢慢地遭受白蚁蛀蚀。住在祖屋的杨宗昌两兄弟,也均年届古稀,一同守护着祖屋和已经行动不便的99岁老母亲。
黄培平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杨文熙妻子王氏,是海口西门一位岁贡生之女,生有二子。长子学超,次子学楷,均被当时清廷赏赐授予登仕郎、宣德郎等低品级文官虚职。王氏在光绪乙酉年(1885年)去世,享年78岁。王氏去世后,杨文熙子孙将夫妻俩合葬在今琼山区美舍河畔的迈瀛村。
杨文熙的其他后代,如今多居住在府城文庄路、鼓楼街、原甘蔗园等地,还有一支子孙迁往定安黄竹南海农场居住。
新闻推荐
定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注销定安国用(92)字第1769号 《国有土地使用证》的公告
华海(海南)国际有限公司:你公司用地位于定安县黄竹镇白塘水库北侧(即水库半岛),土地面积为53640平方米,土地用途为建设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