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八旬退伍老人曹绍烈:爱心助学十八载 点亮寒门学子梦
■本报记者刘操
在定安,有一位用自己的光辉余热铸造贫困学子希望之舟的老人。从2001年至今,他用自己的退休金默默地资助着一群家庭贫困的孩子们,为受到帮助的孩子插上梦想的翅膀。他就是81岁的退役军人曹绍烈。
18年来,曹绍烈先后为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定安县教育发展基金会等公益和慈善单位捐款共35万多元,共资助了贫困家庭学生42人。他的善举,点亮了很多贫困学子的求学梦想。
助学济困雪中送炭
1961年,23岁的曹绍烈应征入伍。22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先后任连队文书、营部书记等职,被各级嘉奖9次,评为五好战士3次。1983年,曹绍烈转业到定安县,工作成绩优秀,先后9次被评为定安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2001月7月,刚刚退休不久的曹绍烈从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消息:海口市一名政法机关工作人员听闻贫困山区仍有许多失学儿童无法上学,毅然决定每月坚持给希望工程的失学儿童捐款。
“虽然捐款的数额不大,但积少成多,这对那些连学费都交不起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曹绍烈说。
家里人知道他的愿望后,刚开始不太理解。曹绍烈的女儿感叹,妈妈为了这事还跟他吵过好多回,“妈妈是希望他能存点钱,但他就是不听”。
在助学初期,曹绍烈每个月退休金只有1000多元,一家几口人住的是一间老房子。然而,曹绍烈仍然坚持捐款。他向家人和朋友反复劝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孩子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将来成才了,在社会上可以谋生了,家庭环境才能得以改善,一代比一代过得好,这是良性循环。”后来,家人理解了曹绍烈的爱心举动,并支持他的做法。
勤俭节约持续帮扶贫困学子
“这些年,我和家人虽然吃得清淡些、住得简陋些,但是我们过得很好,心情很愉快。”曹绍烈说。
从2001年7月开始,曹绍烈践行了自己的承诺。一开始,他并没有留名,而是以“献爱心”的笔名每月给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捐款。
2002年秋季学期开始,通过定安团县委牵线,曹绍烈与定安城南中学的4名贫困生结成对子,后来又资助三亚市崖城中学的几名贫困生读书。
曹绍烈不抽烟、不喝酒、不喝茶,身上的衣裳还是儿子穿过的。他除了退休金外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但资助的学生却越来越多。
希望影响更多人奉献爱心
海南师范大学学生小芬是曹绍烈资助的孩子之一。她坦言,没有曹绍烈的支持,她的学习道路不可能这么顺利。
提起这些被他资助过的小孩的现状,曹绍烈说:“他们表现都很好,也在尽力帮助别人,而且还会打电话关心我的病情,这让我非常感动!”
除了捐资助学外,曹绍烈还热心参加公益献爱心活动,参与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工作。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捐了多少钱、救助了多少学生多了不起,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影响了身边一群人,让他们对人生充满希望,也愿意帮助身边的人。”曹绍烈回顾18年来捐资助学的历程时说,帮助贫困家庭子女读书是自己不悔的选择,会长久地做下去。
(本报定城9月25日电)
新闻推荐
省小动物保护协会呼吁用领养代替购买 400多只流浪猫狗在等新主人
正在吃奶的幼猫。见习记者康登淋摄对于喜欢宠物的小伙伴来说,能够和人进行亲密接触和情感交流的“喵星人”“汪星人”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