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美术师、著名旅琼油画家 刘贵宾:“就是死,我也舍不得手中的笔”
①记者翻拍刘贵宾先生画作《参天大榕》。
②记者翻拍刘贵宾先生画作《翘盼》。
③记者翻拍刘贵宾先生画作《豆蔻年华》。
④记者翻拍刘贵宾先生作画的照片。
⑤在程连仲先生住处,程连仲提供了一张他为刘贵宾先生作肖像雕塑的现场照。
本报记者陈长宇摄
又是一年10月,北纬18度的阳光温暖宜人。那些大榕树、曼陀罗、三角梅、野罂粟、海浪、黎寨、热带雨林等海南元素在阳光下依然生机勃勃,而当初痴情地用色彩给予它们永恒生命的人如今已经离开了5年。
这个人就是刘贵宾,国家一级美术师、著名旅琼油画家。刘贵宾1938年生于河北张家口,1961年毕业于河北美院(天津美院前身)油画专业,后任教于天津工艺美院,1978年开始从事专职美术创作。
自2002年来琼居住、创作之时起,他便与海南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断行走于海南的黎村苗寨、沿海沙滩和热带雨林,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他先后创作了200多幅海南题材的画作,并在海南举办了4次个人美术展,在身患胃癌期间又陆续创作了40多幅作品。他的画作大气磅礴、干净明亮、绿意盎然,震撼了海南画界。
□本报记者臧会彬
海南之美他尽收笔下
“海南的原生态自然景色深深地吸引着我。挺拔、博大、遒劲、雄伟的热带雨林,盘根错节、枝干相拥的参天大榕,野趣横生、繁衍竞生的林群,比比皆是的奇花异草,鳞次栉比的茂密植被,磅礴碧蓝的大海,千变万化的海岸线……都令我心灵震撼。”生前,当刘贵宾踏上这片土地时,便爱上了这里。在这片充满阳光的热土上,他的艺术成就又一次超越自我,也给海南留下了一笔艺术财富。
在海南生活的十余年时光里,他不像大多数“候鸟”画家仅把海南看作气候适宜的创作基地,而是全身心地拥抱海南。尖峰岭、霸王岭、吊罗山到处都有他的写生足迹。在他的作品里,浓密的热带雨林、挺拔的椰子树、丰硕的热带水果、波浪翻卷的大海、艳丽的热带花卉,恬静的农家小院、淳朴的黎族阿婆,炽热阳光的金色、壮阔海洋的蓝色、苍翠欲滴的绿色……海南之美他尽收笔下。
在刘贵宾眼中,色彩亮丽、民风淳朴的海南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他徒步走遍了海南的每一个角落。刘贵宾儿子刘雷回忆说,父亲旅居海南期间,完成了《倔强的黎族老妇》《沧桑岁月》《等待》《守望》《追怀在那国魂迸发的年代》《黎族三月三》《树神》《阳光戏大榕》等很多具有海南元素的作品。这期间的作品,在他一生的绘画当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以致于在业内获得了“贵宾绿”“榕树王”的美誉。
2009年,为了完成《生命礼赞》这一作品,他在定安县收集素材,忍受了蚊虫叮咬及潮湿的居住条件,一住就是一个多月。前后历时一年多。“我一切都好,海南人民朴实热情,这里天气有温度,人民也有温度,我喜欢这里。”在给儿子的电话里,讲得最多的是海南人民的热情。隔着电话,刘雷能感受到父亲已经被海南人民的热情深深地感染着。
“在海南那十几年,是父亲一生中最愉悦的时光。我想,这是一种温度!是海南人民的温度!正是这种温度感染了他,促使他做了一些对海南艺术有益的事情。”刘雷告诉记者。
弥留之际他笔耕不辍
提起刘贵宾,在很多旅琼艺术家心目中,他是德高望重的前辈,是和蔼可亲的师长,是推心置腹的知己。“刘贵宾先生对艺术的追求与执着影响了海南美术界的许多后辈,是海南文化界的幸事,对海南油画界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生前好友、现任海南省旅琼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马良在谈起刘贵宾时表示,刘贵宾代表了海南美术界一支重要力量,那就是旅琼文艺家。
由于他对海南美术界创作的影响,因而不仅旅琼艺术家公推他为领头人,本土艺术家也对其人其学深表佩服与敬意。与刘贵宾的相识,马良历历在目。2003年1月,在刘贵宾海口个人画展上,因为对艺术的追求,两人成为了好友。“后来的日子,他每天至少工作10个小时,去黎村苗寨采风写生的时候,都是和当地乡亲同吃同住。”马良回忆道。
2013年,刘贵宾在尖峰岭休养,当时他的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肝了。彼时的他已看淡生死,他忍受了几十次化疗的痛苦,每天还在尖峰岭下步行几十里,在他看来,就是死,也舍不得放下手中的画笔。
那时,刘贵宾告诉朋友:“人的一生当中,有好多事情可以做,但是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是不易的。我虽在住院而且是大病,但我还是画了很多画,这个画在很大程度上,更是一种心理上的放松和寄托,也是一种安慰。”
在刘贵宾生命的最后,马良每见一次刘贵宾,都感觉他又消瘦了一些,但眼神仍富有智慧和光彩,声音仍那么清脆有力。看着憔悴而坚强的刘贵宾,马良找到从德国归来的旅琼雕塑家、现任海南省旅琼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程连仲为刘贵宾雕塑人物像。“很敬佩他的艺术造诣,他是海南绘画界的引领者。”程连仲说,刘贵宾的精神一直激励着自己不断探索不断追求。
雕像雕塑好了,程连仲将这个作品取名为《旗》。程连仲说,他在旅琼文化圈里很有威望,大家崇敬他。然而,好友的牵挂并没有留住刘贵宾的生命。马良在得知他病危的消息后,打电话过去,没想到是刘贵宾亲自接的,马良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他说:“咱们在海南的日子很开心,大家会记住你,会将你的事业延续下去。”那时,刘贵宾的声音已很微弱,但仍很清晰,他说:“我知道,我知道,你们要继续努力!”他知道,接这些电话,就是在和老友告别,这一回是永别!
每个人对于父亲都会有一个无法忘怀的印记。对于刘雷来说,父亲在他的记忆深处,是熟悉却又陌生的背影,说熟悉是因为他始终是个既慈爱又严厉的父亲,说陌生是因为他把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执着于他的艺术创作。
在刘贵宾离开5年后,记者联系到了刘雷。刘雷说,这5年里,他深切体会到了什么是“不知所措!”当父亲带着他的慈爱离开时,同时也给他留下了孤独和无助,而留给他更多的是真诚、友善、坚毅的品格!如今,每当看到父亲的作品,或是用着父亲留下的画刀、画笔、颜料时,都会感到父亲仍然在他身边。父亲曾经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自己都如数家珍,常存于心,受益终生。
“当生命能够延续的时候,绘画绝对不会停止。”父亲的话激励着刘雷。在刘雷家中,至今挂着一幅父亲没有完成的遗作,父亲去世后,刘雷将作品命名为《窗外》,这是刘贵宾去世前,每天拖着抱病之躯仍然坚持的一幅作品,哪怕每次只是画三分钟、五分钟。虽然这幅作品终究没有完成,但却一直鞭策着刘雷。
生前,刘贵宾曾说,海南是他的第三故乡,他不但喜欢海南的自然风光,也喜欢海南的风土人情。海南确实给他的艺术生涯提供了充分的滋养。海南是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海南画派的形成,只要绘画同仁一起去努力,指日可待。
面对父亲的梦想,刘雷说,如果有合适的机会、适宜的地点,会在海南举办父亲的画展。同时,也会把父亲用生命创作的大部分作品捐献给海南。把海南的美留在海南,我想这也应该是父亲的心愿。就像父亲画作中的榕树所体现的生命力一样,让这种生命力来激励更多的人来建设海南、宣传海南,把更多的美都留给海南!让海南的美传播得更远、更远……
亲朋缅怀
海口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王锐:海南自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吸引了不少旅琼艺术家,但能像贵宾老师这样融入海南的生活、社会及推动海南美术事业发展的艺术家是不多的。从《新海岸》杂志的创办到海南画派的构建,从学术创作到艺术市场的探索,从环岛写生到重大学术活动的参与,无不留下他坚实的脚步与身影!今天我们对贵宾老师的缅怀,其实也是对未来的憧憬。
黑龙江美协原副主席、旅琼画家王隽珠:贵宾老师是一位敬业又纯粹的艺术家,他虔诚地对待艺术,给很多人鼓舞,贵宾老师在的时候经常组织大家聚会,比较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如今,大家聚会依然思念贵宾老师,仿佛友人还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舒耀剑)10月16日,定安县委县政府组织翰林镇、县综合执法局等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拆违行动,依法对翰林镇翰林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