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发展乡村旅游促贫困户增收吃上旅游饭脱贫门路宽
■本报记者叶媛媛
10月13日一大早,和往常一样,定安县龙湖镇安仁村脱贫户黄基运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今天他最主要的任务,是巡逻援圆流长百草农业观光园内所有种植区。
今年59岁的黄基运在观光园工作已经有3年,“工作地点就在家附近,干活轻松,每月还能有2000块钱收入,比我过去的生活好太多了!”黄基运感慨道。事实上,他是一名高度近视患者。在过去几十年里,他每一次外出寻求工作均以失败告终,“后来我放弃了,每个月靠着200多元的低保补贴过日子。”
转机发生在2017年。当年,定安县旅文部门引进文笔峰景区在安仁村建设农业观光园项目,同时为安仁村策划开发了以采摘游为主题的乡村旅游路线。
也是在那一年,黄基运在家门口的援圆流长百草农业观光园应聘上了管护员的工作。和他一起入职的,还有同村的多名贫困户。
在园区的带动下,安仁村启动了入村路、环村路、巷路的全面硬化,完成了旅游标识、文创项目、停车位、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整村人居环境及旅游环境的水平。越来越完善的基础设施,也激发了安仁村更深层次的旅游活力。几年下来,来安仁村观光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也让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开始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定安县旅文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定安还加强旅游文化企业与旅游扶贫示范村结对帮扶。
“除了每月的工资,我现在每年还能获得2500多元的分红。”黄基运告诉海南日报记者,看着近3年来自己的日子一步步变好,周围不少人对他感到羡慕。
这样的故事如今在定安并不少见。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升温,“全域旅游+扶贫”新模式也成为定安的新探索。通过将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目前定安已打造出一批具备游客接待能力的星级美丽乡村,同时依托全域旅游,引导贫困群众发展土特产与手工制品销售、乡村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产业,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发包括蘑菇、定安黑猪、粽子等在内的本土特色产品,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强化乡村旅游培训,依靠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提高贫困人口旅游服务能力,让他们的"旅游饭"吃得更香、更美味。”定安县旅文局有关负责人说。
(本报定城10月15日电)
新闻推荐
定安挖掘品牌文化,助力粽子销量10年增长29倍文化“变现”粽子“吃香”
■本报记者叶媛媛9月25日下午,在定安县龙门镇龙拔塘村,定安冷泉青梅粽子厂老板黄月飞正忙着和工人一起打包刚刚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