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剧之乡”定安定城:琼音隽美 戏韵悠长
编者按
春节过后,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儋州市光村镇和定安县定城镇,分别凭借当地富有民俗特色和方言魅力的民间文艺品种“调声”和“琼剧”入选其中,被授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
在推介了儋州光村的调声文化之后,本期海南周刊继续报道著名的“琼剧之乡”——定安定城。
“无定安不成戏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海南民间广泛流传着这句俗语,指的是当年全岛各地,但凡是戏班必然少不了定安人。俗语来源已不可考,但定安在海南琼剧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却可见一斑。
据考证,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初期,定安艺伶遍布全岛,占据着海南戏坛的主要地位,充当组织领导者与传播开拓者,为琼剧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定安这块静美之地,琼音隽美,戏韵悠长。定安人爱琼剧、懂琼剧不仅体现在名伶辈出,创作队伍人才济济,斩获嘉奖无数,更体现在有一批琼剧的听众和数量可观的琼剧人才队伍,可以说,正是辉煌的成就、肥沃的生长土壤和深厚的群众基础铸就了定安“琼剧之乡”的美名。
缘起:家家户户闻琼音
“东风一夜春如绣,雨露添花竟日游……”每天晚上8时,华灯初上,定安县定城镇沿江公园的文化广场便热闹起来,宽敞的露天舞台上,必将响起段段嘹亮悠远的琼剧唱腔。
“自从广场修起来,村民们每晚都要聚在一起唱琼剧,大人小孩,谁都不缺席。“刚吃完晚饭,江南社区的居民吴昌便搬出塑料凳赶去占座,广场上,早已围了几圈听戏、唱戏的村民。
“定安被称为琼剧之乡,家家户户听戏、懂戏、唱戏,大伙几乎都能哼几句调子。”吴昌介绍,定安琼剧氛围浓烈,每晚在广场中央唱戏的人不一定在某剧团任职,甚至并非科班出生,只凭着一腔热情切磋技艺,分享琼剧。
定城人热爱琼剧有历史、有情怀。根据史料记载,明末崇祯年间,闽南梨园戏名伶汪丽贞(被誉为海南“戏班圣”汪桂生的曾祖父)在定安南门落籍,收徒传艺为生,组建“老三春”戏班,成为有资料记载以来定安最早的戏班,也成为琼剧扎根定安最早的证明。
而定安,尤其是定城,崇文尚教的风尚也助推了琼剧的传播和流行。自明朝起,定安文化、教育勃兴,读书出仕蔚然成风,境内民风淳朴,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加上地方语言较为统一,民间“以戏说事”“观戏享乐”蔚然成风。
“行经水流处,便闻琼剧声”,定安为琼剧的生长提供肥沃土壤,使得琼剧入村入户入心,赏戏、听戏成为全县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之一。
“看琼剧对于定安人来说是一种身心愉悦的享受。”定安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局长肖巨回忆,幼时,他与父亲从老家龙门镇到定安县城时,一定要到戏院看一出琼剧,“当时群众看戏热情高,常常是一票难求,我只能坐在父亲怀里看戏。”
据定安县琼剧团原副团长莫明深介绍,在定城镇,除了定安县琼剧团外,民间还自发成立了多个琼剧演唱队,在公园等地轮番组织活动,凡是想过把戏瘾的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大展歌喉,过去还能看到民众排队唱琼剧的景象,定城人对琼剧的热爱可见一斑。
探索:旧瓶新酒戏韵飘
在传播琼剧的过程中,定安琼剧人也尝试着不断从方言、民歌、音乐寻找灵感,革新琼剧的曲调、音律,并从社会现实和时代潮流中寻找创作题材,不断创新琼剧的演出形式和演出内容,旧瓶注新酒,让琼剧保持生命力。
说起创新二字,定安县琼剧团编剧兼演员徐姝璟颇有感触。“我们在演出过程中,不断走出去,学习其他戏种中优秀的、适合本地实际的部分,融入琼剧之中。”她介绍,虽然经费不算充裕,定安县琼剧团始终没有放弃学习和创新的步伐,经常前往各地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我在上海的时候,看到许多年轻人排队买票看昆曲,感到非常震撼。这些年轻人告诉我,在繁忙工作之余看一场昆曲,能够让身心慢下来,得到休息。我想琼剧未尝不可呢?”
近年来,定安县琼剧团通过吸收多方戏种精华,并不断创新题材,根据社会现实编排了《定安娘》《父爱如山》《母瑞红云》等多部现代琼剧。“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地创新,创作出更加贴合当代人的生活节奏和观赏习惯的作品,让大家意识到琼剧并不是落伍的艺术,它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创造力。”徐姝璟说。
“在县里的重要晚会上,一定能看到琼剧团的身影,他们总能演出优秀的新作品,唱出我们心坎里的话。”定城镇居民莫海芳是资深的琼剧观众,“比如说今年1月,琼剧团在沿江公园演的《扶贫先扶志》就演出了很多人对扶贫工作的看法。”
令人欣喜的是,定安县琼剧团的努力受到业内人士的肯定和观众的认可,并从2016年至2018年,连续3年,代表海南省赴北京参加2018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
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谢柏梁曾在观赏《母瑞红云》时表示,定安县琼剧团三次参与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进京汇演。这期间,每一次亮相,都在题材、唱词、舞美和演出方式等方面有所创新,整体演出水平不断提高,给人眼前一亮的惊喜。
传承:蓬头稚子学琼剧
“忆当年,娥眉铁骑骋沙场,如今是,金枝玉叶绮罗香……”近日,定安县第一小学的琼剧课堂上,几名学生跟随老师学唱琼剧《含羞带笑,拜谢皇上》选段,溪水般清澈的曲调从他们口中流淌而出。
“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琼剧的存活越发艰难。近年来,琼剧的传承已成为牵动人心的一大议题。”肖巨表示,目前,琼剧面临人才短缺,观众群体萎缩等困境,琼剧的传承必须要守住人。
为进一步传承发展琼剧艺术,2014年起,定安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在全县推广“琼剧进校园”项目,通过聘请专业琼剧演员,开设琼剧课堂,向学生们普及琼剧专业知识,并培养琼剧小戏迷,至今已在定安县第一小学、黄竹镇中心学校、雷鸣镇初级中学等多所学校成功开展。
“琼剧需要身口相传才能得以延续。现在从孩子开始培养,才能让琼剧这门"活"的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国家三级演员、定安县琼剧团退休演员陈朝霞从项目建设之时便参与其中,“如果再不行动起来,我担心孩子们便不再懂得琼剧了,这门我们为之奉献了大半辈子的艺术,也会因此逐渐枯竭。”
5年来,陈朝霞带着学生们学唱腔、练习兰花手、荷叶掌等琼剧动作,并向学生们介绍琼剧历史和文化知识,她欣喜地看到不少孩子能够重新认识并喜爱琼剧艺术。“孩子们起初听都不愿意听,现在闲暇时还会不自觉哼唱几句,这景象让我很感动。”她说。
定安还主动将琼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融合起来,让琼剧元素出现在大街小巷,让人们对琼剧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例如,推出富有琼剧元素的城市吉祥物“小青梅”,在定城镇文体路、沿江公园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绘制琼剧主题壁画、建设琼剧舞台等。
新闻推荐
砥砺奋进 忠诚履职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定安法院再次荣获“全省优秀法院”荣誉称号
宋长清院长开庭办理重大疑难案件执行局法官强制执行一起排除妨害纠纷案省高院院长陈凤超、定安县委书记陈军莅临法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