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琼岛上千年先苦后甜余甘子
七月盛夏,暑气蒸腾,正是许多野果成熟的季节。红得发紫的桃金娘,酸甜多汁的茅莓,还有娇藏在绿叶间的晶莹剔透的山小桔,在海南的山野间自顾自地飘香,果了山雀的腹,也解了孩童的馋。
有一种野果却能走入街头巷尾,装在一个个罐子里,再泡上些辣椒盐水,一颗颗颜色介于黄绿之间,似李似杏却又非李非杏,等待着赶路的人停下脚步,买上一勺。尝了一颗,滋味先苦后甜,是那童年故乡的味道。
这便是余甘子,在海南也常称之为油甘果。人们所不熟知的是,这小小的余甘果在海南已扎根超过1600年,曾经是广为使用的中药,也是上得了宴席的山珍。
生长山野间苦后有余甘
“小时候余甘子就长在我家附近的山上,最开始是我妈妈摘回来给我吃,尝一口,那苦涩的滋味真是让我至今难忘,但是细嚼之下苦味就淡了,吃完之后倒有一股甘甜的味道。”家住定安县龙河镇的吴豪旭说道,尽管已多年没有吃过,但前两天他在同学群里看到有人发余甘子的照片,便一下子想起了苦后有余甘的滋味。
余甘子的树皮呈浅褐色,枝条表面还分布有纵细条纹,叶片短小,整齐排布于枝条两侧。而余甘子的植株可长到10余米高,但仅1米高时即可结果。果实为小圆球状,初为嫩绿色,熟时呈黄绿色,果实与叶片杂嵌在枝条上,若是丰收,可见成簇的果子多过叶片,将一根根枝条压得垂下。
余甘子在中国的分布很广泛,除了海南,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区都有它的踪影。在国际上它还分布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余甘子喜温暖干热气候,大多生长于海拔200米至2300米的山地疏林、灌丛、荒地或山沟向阳处。
笔者家乡在北部湾另一侧的广西钦州,山野间同样生长着不少余甘子。和许多没有生吃过余甘子的人一样,笔者小时候第一次吃时,也是一副痛苦的表情,仿佛吃了一个还未脱涩的柿子。但忍住这股涩味多嚼几下后,慢慢地,就有一股清爽的甘甜回荡于喉舌间,这时喝上一口白开水,仿佛水都变甜了。这大概也正是余甘子滋味的妙处。
相比于直接吃,沾上辣椒盐或用辣椒盐水浸泡过后再吃,才是更“海南”的吃法。吴豪旭回忆说:“刚摘回的余甘子,先是会沾上辣椒盐吃掉一部分,若是吃不完,就会放入盐水中浸泡,泡久了苦涩之味就会被掩盖。这时可以把它拿出来像梅子一样含在嘴里慢慢品尝。”
如今,每年夏天的风还是会将山野间的余甘子吹熟,但甘愿顶着烈日去采摘余甘子的孩子却越来越少。“毕竟现在好吃的东西太多了,余甘子味道苦涩,很多小孩子是不愿意吃的。”吴豪旭感慨道。
朱崖有余甘悠悠越千年
宋代著名的类书《太平御览》第九百七十三卷“果部”中有条目提到:“《朱崖故事》曰,朱崖果有余甘。”这是史志中关于海南余甘子的最早记载了。据中国文献学家、方志学家刘纬毅考证,《朱崖故事》正是海南最早的史志《珠崖传》,可惜早已佚失。
《珠崖传》为东晋时期的盖泓所著,至今起码已有1600年,当时能将余甘子记载在册,可想当时余甘子在海南数量不在少数,传播生长时间应该也不短。余甘子在海南的生长历史应该在1600年的基础上再加上一段时间。
余甘子在早期还有一个稍显奇怪的名字,北宋苏·颂《图经本草》明确指出:“菴摩勒,余甘子也。生岭南交、广、爱等州。”庵摩勒,这是一个颇具佛教意味的名字。据学者考证,余甘子最早来自印度,庵摩勒为古梵语音译,意译为“无垢果”,无垢即为圣洁,古印度僧侣将其尊为“圣果”。
正德《琼台志》中也提到:“余甘状如龙眼而差扁,回味如橄榄。《外纪·诗》:甘随苦后知何似?不独余甘橄榄同。版筑岩间商辅相,饥渔城下汉英雄。又:直友久来方见益,危言过后始思忠。吁嗟山栗能回味,自觉迟迟味不穷。”在这里将余甘与直友、危言相比,正是对其“苦后余甘”的形象比喻。
在古代,余甘子在中药中的作用早已为人所熟知。如晋代的《南方草木状》中写道:“庵摩勒……食之先苦后甘,术士以变白须发,有验。”唐代《本草拾遗》中写:“取子压取汁和油涂头,生发,去风痒。初涂发脱后生如漆。”古人早就将余甘子用于生发、黑发。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也提到:“余甘果主治风寒热气、丹石伤肺、解金石毒等症,并有久服轻身、延年长生等功效。”解金石毒、延年长生之类的未可知,但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确实有提到“余甘子,功能与主治: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用于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
一碗余甘汤得尽世间味
相比现在直接吃或是用辣椒盐水泡,古时候余甘子的吃法可就丰富得多了。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余甘》中提及:“《异物志》曰:余甘大小如弹丸,视之理如定陶瓜。初入口苦涩,咽之口中,乃更甜美足味,盐蒸之尤美,可多食。”当时已经知道用盐蒸着吃。
就连著名“吃货”苏东坡也对余甘子情有独衷。他在《游白水书付过》一文中就说“到家,二鼓矣。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能寐。”苏轼与儿子苏过游玩一天之后,回到家中饮酒,还不忘吃些余甘子下酒。
当然更美味的做法还得算煮汤,这方面苏轼的两位学生可算得了行家。
《更漏子·余甘汤》
庵摩勒,西土果。霜后明珠颗颗。凭玉兔,捣香尘。称为席上珍。
号余甘,争奈苦。临上马时分付。管回味,却思量。忠言君试尝。
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为余甘子所煮的余甘汤所写一首词。不知道当时余甘子做的汤到底是什么滋味,能被当时像黄庭坚这般名流称为“席上珍”。只是他所说的“管回味,却思量”,却是余甘子到今天依然不变的味道,只有回味思量,才能品出“先苦后甜”的滋味。
当时的海南是否已有这道美味的“余甘汤”呢?不防走入历史的尘卷中细究一番。黄庭坚与秦观、张耒、晁补之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秦观也曾在诗中提及“余甘汤”,他写道:“粲粲庵摩勒,作汤美无有。上客赋骊驹,玉奁开素手。”赞美余甘子用来作汤鲜美无比。
这两句诗出自秦观被贬广东雷州时所写的《海康书事十首》,海康与海南仅隔一琼州海峡,海南当时是否也有余甘汤?其实不然,秦观接着在诗中写道:“那知苍梧野,弃置同刍狗。荆山玉抵鹊,此事繇来久。”意思是说这里人们将余甘子这样的美味也如“刍狗”一般丢弃,珍贵的东西而不知爱重。
可见当时雷州等地还地处偏远,并不知汴京上流社会流行的吃法“余甘汤”。但当时苏轼被贬儋州三年,他是否有将这美味的“余甘汤”带到海南来,就不得而知了。
新闻推荐
定安县土产公司:李国炎:因股东陈奕东提议召开股东会议,讨论陈奕东的股权转让和选举变更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