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高塘村致富能人带动贫困户拓展新型产业荒草地成“生金”虾塘
■本报记者邓钰见习记者张文君
特约记者司玉通讯员叶松
“你看,这些淡水龙虾螯大身厚,已经可以出塘了,现在正是淡水龙虾成熟季节。”8月8日,在位于定安县富文镇高塘村丽海饲养专业合作社的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基地,工人姚寿军从虾塘的捕捞网里捞出一尾尾色泽鲜亮、体态肥壮的澳洲淡水龙虾。
基地的几个虾塘里,安居一尾尾澳洲淡水龙虾,它们挥舞着大螯,活力十足。谁能想到,在3年前,这些虾塘还是片杂草丛生的荒地。
“村子里沙壤土多,肥力差,许多农作物无法适应本地土壤,难以生长。”丽海合作社负责人郑高强介绍,高塘村良田少、荒地多,过去,村民多以种植橡胶槟榔谋生,拓展新型产业是个难题。“2015年,在朋友的建议下,我接触了淡水龙虾养殖产业,认为这个产业有前景,便想在村里发展试试。”
2016年,郑高强在高塘村成立合作社,投入8万余元,在高塘村租下10多亩荒地,清理杂草,开挖虾塘,于当年4月投入近6万尾澳洲淡水龙虾幼苗进行试养。
“我们看中了村里的自然资源,对这个产业有信心。”郑高强介绍,高塘村气候常夏无冬、水质优质清冽,具有养殖龙虾的优良自然条件,养出的龙虾肉质紧、味道鲜,品质极佳。但当年,刚接触龙虾养殖时,他和朋友都是门外汉,缺乏经验,面临虾苗存活率低、饲养成本高等难题。
“第一年龙虾的成活率只有20%左右,但我们并没有打退堂鼓,反而觉得这事能成,一定要坚持下去。”眼前的困难没有吓倒郑高强,他通过网络搜索技术知识,向有关专家求助等方式,不断探索,完善养殖技术。
“有了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合作社的龙虾养殖路终于走上正轨。”郑高强吸取失败教训,通过改良龙虾饲料,增植本地水草等举措,大幅度提升了淡水龙虾的成活率,今年已达到90%左右。
与此同时,丽海合作社龙虾基地面积和养殖规模也进一步扩大。“这几年,淡水龙虾行情好,根本不愁卖,一到出虾时节,订单便接踵而来。”郑高强算了一笔账,今年基地面积为26亩,每亩投苗3000余尾,每尾虾至少0.2斤,一斤收购价为50元至55元,扣除成本,每亩纯利润约为1.2万元。再加上海南气候温热,龙虾一年可出塘2至3茬,基地年纯利润至少有50万元。
村子里有了致富产业,昔日荒地成为“生金”虾塘。郑高强的创业实践激发了村中贫困户的脱贫斗志。看中产业前景,富文镇政府于2017年投入8.8万元扶贫产业资金,带动42户贫困户入股丽海合作社。
“我也想学一门技术,以后发展自己的事业。”村中贫困户陈再君第一时间来到丽海合作社打工,在这里他不仅每天能领到120元工资,年底还有分红,最重要的是,学得一手好技术,有了新盼头。
“今年,我还在虾塘里种上了九品莲,以立体种养模式发展产业,带动村民们共同致富。”郑高强介绍,下一步,丽海将在富文镇政府的指导下,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并发展淡水龙虾育苗产业,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本报定城8月8日电)
新闻推荐
本报定城8月5日电(见习记者张文君特约记者司玉)日前,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定安县移交第十七批群众信访举报件,其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