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开启“三农”工作新征程 打造乡村振兴龙华样板 龙华实施精准帮扶十大行动

国际旅游岛商报 2018-10-17 01:23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王辉特约记者刘伟摄影报道)对口扶贫工作点多、线长、面广、环节多,为了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龙华举全区之力,实施精准帮扶十大行动,以产业共建为重要抓手,以精准脱贫精准扶贫、打造长效脱贫机制为着力点,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对口帮扶各项工作。

在10月16日举行的龙华区委七届六次全会上,龙华提出了开启“三农”工作新征程,打造乡村振兴龙华样板,将实施精准帮扶十大行动。

据介绍,目前龙华全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86户1274人,其中未脱贫户40户165人,已脱贫户246户1109人。因“三保障”未解决而纳入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20户51人。全区贫困发生率0.2%(以2017年《龙华年鉴》农村人口数8.2万人计算),分三年完成脱贫攻坚及巩固提升任务:

2018年,强化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基本完成10户41人未脱贫人口脱贫任务,巩固246户1109人已脱贫人口的脱贫成果;实施4个整村推进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工程。

2019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绝对贫困;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已脱贫户均有稳定的增收项目;实现4个整村推进的贫困村有特色富民产业;实施兜底保障工程,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提供兜底保障脱贫。

2020年,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落实和强化“双一工程”,实现有劳动能力的已脱贫家庭至少有1项增收项目,每个贫困家庭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已脱贫家庭劳动力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全面落实和强化整村提升工程,实现4个已脱贫贫困村有不少于1个集体经营项目,村集体经济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得到稳步增强。

实施产业扶贫提质增效行动

龙华区将围绕“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稳定脱贫”的目标实施九项工程(特色种植业、特色畜牧养殖业、生态林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田园综合体建设、庭院经济、农产品品牌建设、农副土特产品购物天堂建设、村集体经济建设工程),合力打造基地建设、培育品牌、开拓市场,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鼓励贫困户重点围绕龙华羊山美味“五黑、五绿”(五黑:遵谭黑糖、羊山黑芝麻、遵谭黑豆、新安咖啡、占符黑橄榄;五绿:仁里石斛、甜头空心菜、咸谅坡富硒蔬菜、咸东柳豆、羊山鹧鸪茶)进行种植,并引进电商公司线上线下销售,聘请相关品种专家、“田教授”进行技术指导,打造龙华羊山美味品牌,走出一条特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兴农道路。力争到2020年打造遵谭新谭百香果、龙泉美定槟榔、龙泉仁新热带水果农庄等数个特色热带果树种植基地,以“合作社+农户”方式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参与百香果、槟榔等果树种植,以达到种植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模式。

实施乡村旅游扶贫行动

积极引入企业参与乡村旅游开发,配套建设旅游咨询服务点、乡村民宿、骑行客栈、旅游厕所、旅游商品销售点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力争到2020年将新坡仁里村建成乡村旅游点和旅游扶贫示范村,并以此带动龙泉新联村、遵谭东谭村、龙桥挺丰村等具有旅游优势资源村庄创建旅游扶贫示范村。深入挖掘示范村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分别打造生态、红色文化、历史古迹等不同主题旅游线路。发展观光和休闲农业,开展农耕、采摘、饲养等农事活动,打造“农业观光+农事娱乐+农耕文化展示+乡村生态体验+购物美食游+度假休闲”等旅游融合产业链。在示范村发展森林养生、避暑休闲、特色食品康养等旅游产业,开发徒步、露营等户外休闲项目。开发具有当地特色、体现民俗风情的旅游纪念品,旅游食品、手工艺品等。组织和引导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艺术人才、青年创业团队等各类“创客”投身乡村旅游发展,建设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实施就业扶贫拓展扩面行动

扎实推进“一库五册”全覆盖更新工作,确保就业扶贫工作取得实效。将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全部纳入人力资源服务,根据个人和家庭情况因人因户施策。鼓励新发地、石斛公司、兰花基地等驻地企业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家门口灵活就业,并为企业提供相应优惠政策。统筹由政府出资的各类就业扶贫岗位,对“零就业”贫困家庭劳动力优先安置,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护林、护路、管水、扶残助残、养老护理等岗位,确保每个贫困家庭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至少有1人就业。各级各类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新增保安、保洁、收发、绿化、停车看管等后勤服务性岗位,按实际情况优先考虑安排贫困家庭劳动力。加强对贫困劳动力的动态管理,实时更新零就业贫困家庭情况台账,动态掌握零就业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情况、培训意愿等,根据实时变动情况,进行跟踪帮扶,防止因失业返贫;促进零就业贫困家庭就业帮扶专项工作常态化,动态消除零就业贫困家庭,建立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稳定就业长效机制。到2020年底,全区为贫困家庭开发各类就业扶贫岗位不少于20个。

实施生态扶贫示范促进行动

加强生态保护与利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大生态建设保护和修复力度,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贫困人口将林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增加贫困人口资产性收入。充分利用龙华区农村一流生态环境和湿地、火山熔岩、冷温泉、富硒土壤等生态资源优势,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发展绿色生态蔬菜、水果、南药、优质林果、花卉苗木、林业经济等农业产业。力争到2020年创建潭丰洋湿地保护示范区,配合省、市做好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工作,加快推进潭丰洋湿地重点项目建设,为海口打造湿地新亮点。依靠科技手段,进一步提升湿地保护、开发利用水平,开发湿地观光、生态休闲农业、健康养生、农业观光等服务,提供更多更好特色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支持贫困家庭参与发展、稳定受益,把龙华乡村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

实施教育扶贫精准对接行动

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作,改善各镇中小学、教学点办学条件,确保全区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达到国家办学条件基本要求。加强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扶持社会力量举办农村普惠性幼儿园,到2020年,农村乡镇实现学前教育一年全面普及。实施乡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强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建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坚决“不让1人因贫失学辍学”。严格执行海南省贫困家庭学生特惠性资助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学前、义务和高中阶段教育学生全资助。

实施健康扶贫巩固提升行动

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商业补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范围。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财政全额补贴。贫困人口经新农合、大病保险、大病商业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医疗保障资金“五道防线”报销后,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90%以上,患28种慢性病的贫困人口门诊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特困人员的医疗费用100%报销。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分级诊疗等便民惠民措施。

实施危房改造稳固安居行动

规范对象认定程序,完善危房改造信息公示制度,建立危房改造台账,改造一户、销档一户,确保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特困户、重残户等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2019年实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危改重点对象的危房清零。到2020年,完成列入计划的农村D级危房改造任务,建立健全农村基本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严格鉴定危房等级。危房鉴定工作须委托第三方鉴定机构鉴定,鉴定机构严格执行鉴定标准,公开、公平、公正开展鉴定工作。

严格执行危改房建筑面积标准,确保贫困户危房改造既不超面积、也不少面积。对于面积超标的危改房一律不予批准建设(一次设计分步实施除外);对于贫困户擅自扩大建筑面积的,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整改,停止拨付资金,整改通过后方可建设。严禁豪华装修,避免因建房负债致贫返贫。执行一户一宅政策,坚持建新房拆旧房,新房搬迁入住3个月内拆除旧房,属共有住房或联排房屋的,可予以保留,但危改户不能继续使用旧房。

实施保障扶贫兜底覆盖行动

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为主体,以社会帮扶、社工助力为辅助的综合保障体系。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扶贫动态管理机制,落实政府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参保按最低缴费档次全额代缴政策,到2020年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参保率100%。

引导和督促外出务工人员落实家庭赡养、监护照料法定义务。继续推进贫困老年人保险工作,为龙华区60岁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将贫困家庭中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全部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动态管理。

实施扶贫扶志扶智行动

开展扶志教育活动,办好脱贫攻坚“农民夜校”,加强思想、文化、道德、法律、感恩教育,培育“人穷志不穷,脱贫靠自身”“脱贫光荣”等思想观念,防止政策养懒汉、助长不劳而获和“等靠要”等不良习气,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引导贫困户“自立自强”;区农林局积极推广“授人以渔”和“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模式,把培训农民作为重点任务,强化实用技术培训,力求贴近生产、实在管用,进一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引导贫困户参与产业扶贫项目,实现增收。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以整治农村环境“三脏六乱”为重点,全面提高农村环境质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最大限度实现农村垃圾处理资源化和减量化,到2020年,在全区各镇、村逐步建立起“镇有环卫作业队伍,村有清扫保洁员”的环卫清扫保洁机制,积极创新农村环卫管理模式,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设备配套齐全,收运制度落实,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

打好龙华乡村振兴“组合拳”

龙华区委书记凌云说,今年以来,龙华区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各级督察组反馈的问题全力抓好整改落实,并大力发展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旅游+”“生态+”扶贫,新坡镇仁里村以优异的成绩在全省脱贫攻坚“大比武”活动中脱颖而出,为海口高分拔得头筹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只剩40户165人未脱贫。接下来,龙华区还要进一步完善动态识贫机制,严把识别关、帮扶关和退出关,真正做到精准识别、精准退出,确保“不漏一人、不错一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要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表述从“打赢”变成“打好”,一字之差,含金量更高。龙华要坚持脱贫速度和脱贫质量并重,继续围绕产业、就业、教育、住房、医疗、收入等多个方面下足“绣花”功夫,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完善低保、特困人员和贫困户“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机制,坚决杜绝“返贫”现象出现。

“要聚焦产业兴旺,进一步促进百姓增收致富。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没有产业的支撑,乡村振兴就是空中楼阁。”凌云说,龙华要牢固树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这一重要认识,从龙华实际出发,全力优化农村产业布局:首先,要因地制宜。龙华地势狭长,东南部毗邻南渡江,土地及水资源丰富。而西北部地处羊山地区,土地耕种条件差,农业靠天吃饭。这就要求我们要因地制宜,着力解决“适合种什么”“能种好什么”的问题。其次,要三产融合。产业兴旺,不等于狭隘的农业产业兴旺。要扩展现有农业品牌优势,就要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大力提升农业品牌的附加值。三产发展得好的地方,要进一步带动一二产。第三,要破解“空壳”。集体经济发展滞后是龙华农村一个明显的短板。新坡镇仁里村率先成立全民持股的潭丰洋股份有限公司,对于我们破解当前农村“空壳”瓶颈提供了有益的探索。每个镇每年要确定1-2个试点村,因地制宜探索多种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力争用3至5年时间培育发展壮大一批农村集体经济,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基层政权注入新的活力。

新闻推荐

南国都市报陪您过重阳明日上午走进玉沙社区时间:17日上午9:00—11:30地点 :龙华区金贸街道玉沙社区京华城中心广场

南国都市报10月15日讯(记者孙春丽)南国都市报进社区活动第34站将于10月17日上午9点,在海口市龙华区玉沙社区举行。本报联合...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新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