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有家私人票证博物馆免费开放那些票证 每张都值得回味 这些“婚书”看着都觉得甜蜜
私人藏家收集历代“婚书”
“这些都很有历史感,把我拉回过去那个需要单位开具证明才能结婚的年代。”在海口骑楼老街中山路的海南铭德票证博物馆里,游客刘大爷一边观赏着历代各式各样的“婚书”,一边回忆着自己结婚的场景。
在2017年开馆的海南铭德票证博物馆里,收藏了从光绪十五年(1889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各类婚书。有红纸毛笔写的,有精美图画的,婚书内容也是多有差别,游客们可以免费参观,徜徉在历史的“甜蜜”里。
记者在藏馆婚书展柜前看到历代婚书差别不小。记者注意到一张写有“小孙命年三岁二月十三日申时建生”字样的婚书,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比较常见的娃娃亲婚书,清朝时人们有此传统。
在一张民国34年的婚书上,绘有精美花朵,花枝站有双鸟,花前双蝶起舞,荷下一对鸳鸯戏水,很是浪漫,且婚书中需毛笔书写结婚人、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等内容。
1956年的婚书则是大红“囍”字印中间,眉头是大红星和国旗,婚书内容很简洁,只需填写男女双方姓名和年龄信息,点明自愿结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即盖章为结婚证书,并印上证书号。
1962年的结婚证则是四周绘画花枝,中间大红“囍”字变成了“自主自愿”四字,更显现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对自由恋爱结婚的推崇。
记者从收集于1977年广东省琼山县和文昌县的结婚证书上看到,此时的结婚证需要张贴男女双方的照片,并盖上红印章。
1600多件票证回味历史印记
“这些婚书有一部分是从别人家里收来的,也有一些是从别的收藏家那里买的。”藏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藏馆的两位创始人历时30多年才收集到这些藏品,除了婚书,还有债券、地契、各类证书以及布票粮票股票等共16种票据,甚至还有外国发行的债券,总共有1600多种票据证照资料。
收藏的过程也经历过不少坎坷曲折。比如,为了收集海口一百姓家里的毕业证,藏馆创始人就多次前往人家家里“软磨硬泡”,起先人家只想祖辈流传劝诫重视教育,但后来被创始人的诚意打动,终于同意将毕业证放到藏馆里供人们观赏。
“这些收藏品其实没有什么经济价值,更多是为了记录过往的历史,从这些票据就可以看到不同年代人们的生活习俗和状况。”工作人员说,纪念意义更大一些,从开馆至今,藏馆都免费让游客前来观看欣赏。
新闻推荐
□记者沈丽焕本报讯10月18日,东方市车站派出所民警在接到线报后,经过认真研判,追踪布控严密侦查,在海口将“网逃”男子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