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湿地博物馆的自然密码

海南日报 2018-10-29 07:30

羊山地区具有热带特色的“田洋”湿地。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羊山湿地里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虎纹蛙。卢刚 摄羊山湿地里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生稻。熊一军 摄羊山湿地里的水菜花。海南日报记者 李幸璜 摄 上接B06版

自然人文景观展示悠久生态文明

海口市区出发,经过1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到达龙华区龙泉镇新联村,如诗如画的新旧沟湿地呈现在眼前。在火山岩石堆积而成的新旧沟护坝上,两条细长的新旧沟里不断奔涌着清澈的泉水,滋润着护坝两侧的农作物。在航拍图里,可见新旧沟千回百转,从西向东,一路滋润着周边万亩良田,最终汇入南渡江。

这是有着海南都江堰之称的岩塘陂、亭塘陂水利工程,说起这个水利工程,当地人无不称奇叫好。龙华区龙泉镇水利站站长庄人伯介绍,这个水利工程始建于唐代,直到现在1000多年过去了,它仍然得以保存并滋养着羊山地区万亩良田。每年春节前后水干之际,新旧沟护坝两旁便种植几千亩水稻,虽然每年只种一造,但是此地土壤肥沃,水稻产量高,亩产量可达1500斤。

在火山地区特定的条件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之紧密相联,其聚落格局、建筑材料、种植方式、物种选择、水资源利用方式等,呈现出与火山熔岩湿地区自然环境的高度适应,形成一个协同进化体系,是一个典型的热带滨海区域火山熔岩地区的自然文化遗产综合体,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

除了上述所说的塘陂水坝自流灌渠系统以外,羊山湿地还有着火山熔岩水塘-火山石沟渠-沼泽湿地多功能水资源与水环境调控体系,融水利、灌溉、通行、水生生物生境于一体的火山石蛇桥,类似都江堰渠首工程“鱼嘴”分水结构的五孔尖墩石桥,田洋系统,热带林-火山涌泉-河溪湿地复合体等等,充分展示了羊山的生态智慧。

此外,羊山湿地还有独特的生态旅游文化,火山与湿地交融形成的极具地域特色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古色古香的公庙和用火山石修筑的村落,这种集自然、历史、文化于一体的优良景观资源,充分体现琼北地区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丰厚的历史传承,也展示了海口人民朴实的生存智慧和悠久的生态文明。

保护利用推动城市与湿地和谐共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上养育着许许多多勤劳的人们。他们的生活与火山和湿地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羊山湿地的开发、保护与利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火山石不仅可以给微生物提供很好的栖息地,还可以让植物便利地吸收水分,利用清澈的泉水和火山的特性,多年来羊山地区村民农耕以种植水稻以及水生蔬菜为主。当地人对火山石可谓物尽其用,经精工巧作之后,搭建出当地特有的火山民居,不仅冬暖夏凉,而且防风、隔音效果好。

近年来,政府和村民不断发挥羊山湿地的独特性,对产业进行升级,在保护中对湿地进行利用。

在龙华区龙泉镇涵泳村,荷花种植户陈华强一大早就带着村民忙着采莲蓬、剥莲子,给各大餐馆、批发商备货。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陈华强就开始学习荷花种植技术,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这也让他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现在靠着荷花产业,一年总收入能有30到40万元。”因此,他把自家的荷塘戏称“摇钱树”。

琼山区凤翔街道新潭村,因村前千亩大潭“谢潭”而得名,每逢初夏时节,潭面开满荷花,每年吸引两三万名游客前来体验观光。

秀英区永兴镇冯塘村曾是海口最偏远、经济较落后的村,通过引入社会投资,利用冯塘村生态资源建设的“冯塘绿园”,已成为一个集火山湿地、生态农业、民俗文化等多元素融合的乡村生态旅游区,通过旅游服务、旅游区务工和土地租金分红等,全村50多户村民每年每户能有2万多元收入。

这一片纯净的土地,不仅调节着海口的空气环境,同时也成为越来越多市民游客的观光场所,成为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

新闻推荐

10多年过去了 红城湖公园还建不建?海口琼山区委书记回应:红城湖公园预计年底动工道客沟也将进行湿地化改造

南国都市报10月22日讯(记者胡诚勇)喊了十几年,红城湖公园到底还建不建?10月22日,海口市琼山区委书记陈昊旻在做客《椰城纠风》...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新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