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版画家董旭 千里跋涉的“刀刻人生”

海南日报 2018-11-05 07:11

董旭■本报记者徐晗溪

近日,“方寸乾坤——海口首届藏书票暨小版画作品展”在省图书馆开幕。本次展览上,版画家董旭共展出8幅藏书票作品,其作品色彩饱满,形色互换,具有浓厚的书卷气,使人游走于具象与抽象之间。

作为海南最早一批“玩”藏书票的老版画家,他又有哪些故事呢?日前,海南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董旭。

立志终生“刻”版画

“我手里还有100多张藏书票呢。”都说上了年纪就“玩不动”版画,77岁的董旭显然不服老,他不仅每年都有新的版画作品问世,还坚持每年去太行山等地写生。上山写生要早出晚归,跋山涉水,饮食也常常饥一顿饱一顿,有时干脆用面包果腹,董旭却不以为苦,一待就是数月,一心埋头创作。

董旭生于上世纪40年代,战乱加上大旱,那时河北磁县老家都是靠吃干萝卜缨度日。虽然周遭都是伤兵、马嘶和劫难,村西庙里的壁画和过年墙上贴的木版年画却深深地吸引着他的注意。“后来随母亲到县城,看到小人书和一些简单的美术书,靠这些浅显的知识画了大量速写。”

1960年,董旭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师从李桦、古元、王琦、黄永玉、靳尚谊等美术大家,后来又进入了“李桦工作室”。早在上世纪80年代,董旭就有6件版画和2件素描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艺术大家的传授,不仅令他学到美术技巧,也学到了他们做人的方式和对艺术的识别力,坚定了终生从事版画的信念。

敢于死磕的“画痴”

1988年冬,董旭从河南大学调入海南大学,担任美术系主任和海南大学教学咨询委员会委员,并开始着手为海南大学组建版画专业。他刻了《黎寨秋韵》《过河》《热带雨林》《黄天厚土》《凿太行》等作品,并从1990年开始设计制作了一些藏书票,先后在全国藏书票展出中获得金奖、银奖、铜奖和优秀奖。

董旭坦言,50多年来他执着于版画创作,是因为他热爱版画,每当握刀行木就如入无人之境。虽然木刻费力耗时,而且比起其他画种卖点也不高,不少人因此转行了,但他始终觉得真正的艺术,不能被市场所左右,画家要有艺术个性,不能随波逐流。“我觉得每种艺术都有难点,只有克服它,闯过它,才能达到高峰。”

表侄女王鑫泽曾跟着董旭一起写生,她告诉记者,为了去川北山区和太行山写生,董旭坐过摩托车、拖拉机进山。有时为了取景,险峰绝壁上,遇山风乍起,伞刮倒了,画板吹落了,他一手扶板,一手作画,仍不停笔。有时为了完成一幅画,这位古稀老者会连续在烈日下作画六七个小时。

探索版画传承之道

董旭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版画家,而且也擅长中国画、水彩画、素描、油画,尤其是近些年在中国画的探索创作,成绩斐然,令人赞叹。他十上太行山,厚积薄发,其丰富阅历与独特艺术感悟在他的太行组画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尤其是对中原的汉画像石艺术有独到的感悟,论文不多却见解精辟,为汉画学界所瞩目。

他沿着黄河写生,运用炭精条画出数百幅苍劲浑厚的风景素描,还画出了许多朴实凝重的人物形象。他认为,纸面上的单薄是技术性的,而内容上意境上的深度则是文学修养所致。为此,他经常阅读设计、美术、戏剧文学等方面的书,从本次展出的藏书票作品中也可以看出董旭不俗的文学修养。

“我已经77岁了,所忧虑的是鲁迅先生引进、李桦先生等老一代版画家开创的版画事业后继乏人,特别是他们呕心沥血创立的教学体系断代丢失。”近年来,董旭一直在寻找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培养青年版画家掌握版画的途径,解决年轻人从技法到精神层面的种种困惑,让老一辈版画家的心血成果得以传承发展。

新闻推荐

省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视察调研检察工作主动接受监督 认真听取意见建议

本报海口11月3日讯(记者金昌波通讯员朱璇)11月2日下午,省检察院邀请部分住琼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和各市县人大常委会主...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新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