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从“鸟盲”一路追到“听音辨鸟”“鸟痴” 冯尔辉

海南日报 2018-11-05 07:11

冯尔辉一次次为鸟“迁徙”。用望远镜观鸟。冯尔辉在东寨港拍鸟。文\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李梦瑶

几乎所有看过影片《鸟的迁徙》的人,都无法忘记那种震撼——年复一年,候鸟们跨过海洋、森林与山岭,无止尽地飞越万里长途迁徙,“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

32岁的冯尔辉,从小便看惯了这样的场景。

出生在海口三江镇的他,家紧挨着东寨港自然保护区的红树林。“小时候最喜欢跟小伙伴们去掏鸟窝,随便找棵树,一摸一个准。”冯尔辉还记得,那时候林子里的鸟可真多,毫不费力即可满载而归。

群鸟翩跹的画面一直留在脑子里,这也在冥冥之中注定了冯尔辉与鸟的缘分。

与鸟结缘

从“鸟盲”到“鸟痴”

数万只候鸟黑压压地掠过天际,如一股风暴般急速翻滚而来。

10岁的冯尔辉抬了抬头,觉得眼前的鸟儿都长一个样。对于每年的候鸟南迁,他并没有太多概念,只是兴奋于又到了去红树林里爬树掏鸟蛋的时候了。

刚开始,几乎棵棵树上都能摸到鸟蛋,可后来连寻见个鸟窝都要费半天劲。“捣蛋娃”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至于为什么,那时的他还说不上来。

再一次和鸟打交道,已是时隔多年之后。2009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冯尔辉原本一心想从事外贸行业,却阴差阳错地进入东寨港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为科研队伍的一员,主要负责鸟类监测工作。

对于他来说,这一次则是陌生多过熟悉。“前辈们在栈道上随意走一圈,能喊出二十几种鸟的名字,我却连一只鸟的名字也叫不出。”

直到身边的老人塞给他一本颇有年份的“鸟类图鉴”,这才上了入门的第一堂课。原来,矮矮胖胖的那种鸟叫青脚滨鹬,脖子上挂着“白围巾”的是环颈鸻,尖嗓门的绣眼鸟爱吃“甜食”……仿佛不经意间闯入了一个精灵世界,冯尔辉的眼前一下子浮现出童年时从头顶簌簌飞过的鸟群身影。

抱着本子和笔满林子跑,每瞧见一只鸟便三笔两笔地勾出轮廓,回去后再迫不及待地翻书辨认,为小家伙们一一“归档认宗”。从零开始的他,用最笨的方法,将红树林里的鸟儿一只只刻进了脑子里。

转眼近十年,而今冯尔辉的足迹早已遍布东寨港的每一个角落,眼睛和耳朵也被驯得如鹰似隼般锐利敏感,无论天上地上,只要有鸟从眼前晃过,或是传来一声鸣叫,他便能立刻分辨出是什么品种的鸟。

“你听,这是珠颈斑鸠,很常见的一种鸟。”伴着平仄起伏的“咕咕咕”声,冯尔辉缓步走出红树林,果然草丛间一下子飞出一大群脖子上戴着斑点“围脖”的鸟儿。

年年赴约

和鸟比耐心是乐趣

“听音辨鸟”的绝技,源于长年的追鸟经历。冬天鸟儿向南飞,一开春就回到北方,冯尔辉就这么扛着“大炮”追着它们的足迹走。

想要拍摄到罕见的鸟,就得去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这种地方一般都不能行车,只能步行前往。穿着迷彩服,头戴遮阳帽,选择一个光线、角度、背景都中意的位置,有时在平地上,有时也在水里。

支起的三脚架背后,常常是好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的无声对峙。对于追鸟人来说,等比拍更重要。

在东寨港红树林的一处树冠间,一身黄衣的黄腹花蜜鸟进入繁殖季。衔枝筑巢、产卵孵化、幼崽破壳……那段时间,冯尔辉几乎每天都要扛着相机准点去“打卡”,同事们笑他“连约会都没有这么准时过”。

追鸟多年,冯尔辉记住许多“鸟故事”。看着平日里叽叽喳喳的“多动症患者”,哺育幼鸟时每天在巢穴和捕食地间往返数百次,他说有股莫名的感动。而那一次发生在白沙门的“斗殴”事件,则让他有些忍俊不禁。

“黑水鸡与白胸苦恶鸟的幼崽长得非常像,粗心的白胸苦恶鸟错把小黑水鸡认成自己的孩子,结果两位母亲就上演了一场"夺子大战"。”那天冯尔辉一只脚踩在沙滩上,另一条腿搭着支架,从中午一直站到了晚上。在他看来,跟鸟比耐心,是件太有趣的事儿。

与一般的追鸟人不同,冯尔辉除了拍照,还得观察记录鸟类的数量、种类、生境、点位及人为干扰因素,为野生鸟类学研究提供一个不断更新的数据库。每个月,他都要带上GPS、相机和望远镜,骑着摩托车或坐船依次前往监测点监测鸟类活动,尤其到冬季候鸟南归时,在野外一待便是一整天。

长势茂盛的红树林及面积广阔的滩涂,让东寨港堪称鸟的天堂。而每一只鸟是否如期赴约,都如同生态晴雨表般反映着保护区的生态变化。“以前在东寨港经常会看到灰雁的身影,可自从2014年后,我就再也没见过了。”

透过镜头看到的景色,让人有担忧,当然也有惊喜。“是它们!它们又回来了!”2015年8月,当3只濒危的黑脸琵鹭闯入冯尔辉的镜头,一场睽违7年的人鸟之约也终于得到回应。

呼吁护鸟

期待遇见新鸟种

藏匿在红树林深处的上百种鸟儿苏醒了,准备出巢觅食。一身追鸟装扮的冯尔辉在茂树繁枝间潜伏下来,正静待林子那头的“目标”出现。无论是飞翔的姿态,还是觅食的场景,鸟儿身上发生的一切都让他无比痴迷。

一大摞照片翻开,栗树鸭、白琵鹭、棕三趾鹑、戴胜……数百种鸟各具神韵,或群体翩跹,或单只驻足,嬉戏、捕食、喂雏、求偶,每一个瞬间都打动人心。

冯尔辉将这些照片打印出来放大后,挂在了东寨港博物馆的墙上。每次有人过来参观,他都会一遍遍地讲解。每一张照片背后,都藏着一段人与鸟的故事,也是一堂最好的自然教育课。

“早都不准掏鸟窝了,我们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附近村民也从伺机捕鸟变成自觉护鸟。”目前,东寨港保护区共监测到208种鸟类,比他刚来时增加了斑胸滨鹬、黑枕黄鹂、红嘴蓝雀等14种。

追鸟,是一件会让人上瘾的事。如果有人能随时为你介绍这些鸟儿的名称、特点、习性,定会收获一种茅塞顿开的惊喜。

2015年,由冯尔辉等人主编出版的《海南东寨港鸟类图鉴》,搜集并整理保护区及观鸟爱好者提供的珍贵摄影图片,全面系统介绍了东寨港鸟种的特征、习性、生境类型、易见程度、居留类型、分布情况及濒危程度。这本图鉴无疑正成为另一群年轻“追鸟人”的入门第一课本。

在冯尔辉看来,普及观鸟知识,吸引和呼吁更多人关注支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这于人类和自然而言,都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除了东寨港,海口其他地方也有很多鸟儿的栖息地,我把这些鸟类资源编辑成册,很快也将出版。”

扛着摄影器材沿着滩涂行进,而今冯尔辉就像他追的那些鸟儿一样,正无止尽地完成着一次次“迁徙”。对他来说,最兴奋的事情无疑是鸟类种类的下一次新发现。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省检察院邀请人大代表视察调研检察工作主动接受监督 认真听取意见建议

本报海口11月3日讯(记者金昌波通讯员朱璇)11月2日下午,省检察院邀请部分住琼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和各市县人大常委会主...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新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