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涛声幼儿教育别拿噱头装门面
■张成林
据报道,海口不少幼儿园和早教中心存在着“挂羊头卖狗肉”现象。一些蒙氏教育班多是宣传噱头,各式“纯蒙”“半蒙”课程教育鱼龙混杂,不仅收费差距巨大,幼儿园的教师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一些幼儿园为招揽生源,打出了各式各样的洋旗号,让很多家长摸不着头脑。
为提升自身竞争力,一些幼儿园及早教中心努力求新、求特,在寻求“高大上”之路上渐行渐远。例如,用“国际”招牌为自己贴金。一些幼儿教育动辄“国际”,诸如国际教育、国外理念等已成办学必备,可以说是“无班不国际”。“国际”之外,再向“特色”发功。别人有绘画、跳舞,我就要有少儿马术、高尔夫,一山更比一山高。
在幼儿教育渐趋“高大上”背景下,一系列教育概念、理念滚滚而来。给人的感觉是,幼儿教育越来越“专业化”,如果不事先补补功课,甚至很难跟园方对上话。有人甚至调侃,我大半辈子没学会的东西,几岁的小儿全学了。只是,让人忧心的是,这样的幼儿教育究竟有多大成效?事实上,在幼儿教育国际化、特色化背景下,一些教师尚且本领恐慌,穷于应付,更不要说因材施教教好孩子了。
所以,笔者以为那些“高大上”的教育理念、教育特色,与其说是为了教育好孩子,倒不如说是“秀”给家长看的。幼儿教育炒“概念”、炒“特色”,归根结底,是为了迎合家长需要,进而抬高自身“坐地起价”的资本。“高大上”并不意味着“接地气”。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当前的幼儿教育已然成了园方与家长的“对手戏”,而其主角——幼儿的真实需求,则有意无意被忽略、搁置。
幼儿教育,说到底,是为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国外的教育理念固然先进,但也要有一个本地化、“接地气”的过程,否则就会酿成“水土不服”;过度专注于某一兴趣、技能的培养,则会造成教育碎片化,影响孩子全面均衡发展。技能可以一项项学,兴趣可以一个个培养,但人格一旦跑偏,就很难再纠正。因此,幼儿教育万万不可只顾“高大上”,生拉硬拽玩概念、弄噱头,而是要贴着孩子成长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
新闻推荐
本报海口11月8日讯(记者丁平通讯员符敦诚)11月8日,“集善扶贫健康行——红旗·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营”在海口市中国残疾人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