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在艺术作品里的美舍河之美舍河之美
□本报记者吴雨倩文/图
很多人说,河流是城市的灵魂。对于每一位生活在海口的市民来说,美舍河就是故乡的代名词,她的灵动婉约给海口这座历史古城带来了生机和底蕴。历史上多少渡琼的贬官迁客、当地的风流文士,都与美舍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谓是大贤兴起的基因库。
近日,省图书馆举办了“美舍河故事——海口画家画海口美术作品展”,共展出83件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作品,向市民游客充分展现美舍河的源头之美、河湾之美、河口之美、人文之美,并借此挖掘美舍河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记忆,做好文化传承与创新,用美术作品讲好海口故事……
油画色彩丰富
观者身临其境
美舍河,这个发源于羊山潭龙溪的数眼清泉活水的的河,由南而北,逐渐聚集,蜿蜒曲折流过两岸的树影婆娑而后汇入海甸溪。它犹如一条丝链,沿途把水库、湿地、楼宇、茶肆、小镇、街坊的一粒一粒散珠连缀成海口城。在海口人关于家乡的记忆里,便把美舍河与乡愁牢牢地拴在一起。穿行街市,路过围栏,踏上石桥,碧水波光映入眼帘,蓦然顿悟,被河流串联在一起的城市才是有灵魂的。
展馆中,琳琅满目的油画作品让人目不暇接,就像是在借助美舍河讲述海口近30年来的巨变,展现艺术家眼里的海口。
中西方的油画家多采用以定点观察为基础的焦点透视技巧,以块、面、明、暗
和色彩为造型手段,追求写实性,注重将客观对象的色彩、外貌及其所受的光影关系都尽可能真实地描绘出来。
“美术作品除了别具匠心、技术精湛外,更多的是对母亲河充满了深深的爱意,否则艺术家怎舍得拿出自己压箱底的宝贝?”在海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马良看来,艺术家王锐的《彩云飞》和《晨钓》,就这么几样蓝,绿,白,灰的颜色,却绘成了一幅极鲜润的有着泼墨画般水韵灵动的作品,画面前景中的钓鱼郎,有着伶伶然的仿佛独立于时间空间之外的悠远,与天地间的微风青草河水土岸组成一阕属于婉约派的小令;油画家符国平画笔下的五公祠,让市民朋友感受到了三十年前,美舍河畔的五公祠古韵古香,古
风犹存的形态;油画家黄海洋笔下的美舍河源头——海口羊山地区,呈现了浓密的树林,丰茂的水草,阳光充足,白云悠然,画面中仿佛能传来蛙鸣和蝉噪。
此外,闲暇时漫步在美舍河河口,既可观赏到城市景观的璀璨,又可体验到海洋文化的独特气息,正如艺术家陈奕文的《美舍河》、徐麟的《栖息之地》、黄海洋的《美舍河畔》《沙坡风景》《美舍河之源》、卢士刚的《放晴》、易武的《清晨》等,这些作品都建立在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之上,关注色彩所能表现的层次、远近、冷暖和虚实,追求光感、空间感和质感,力求表达油画风景中的中国审美精神,使欣赏者对画面产生如身临其境般的审美感受。
国画丹青写意
曼妙展现笔端
浪漫这样一些富有戏剧性或神秘感的气氛。此次展出的作品《辉》《盛》,别具一格。层层云雾之后藏着强烈的光,有种静谧、苍凉、悲壮的气氛从画面中氤氲而出,如同在讲述美舍河数十年来见证海口的巨变。
在《新海岸》艺术杂志副主编张毅静眼中,《春暖》尤为动人,画面中烟雨后的河湾老树郁郁葱葱,野渡无人舟自横,鹅儿在水里嬉戏,成群的鸟儿漫天飞……这一切亦幻亦真的景象似乎在表达,这不是实在的海口,而只是梦里的海口;或者,只是海口的梦。谁能说清楚,究竟是庄周跌入了蝶的梦还是蝶跌入了庄周的梦?
美舍河的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信步而去,十里波光,连绵滴翠,形成了一幅秀色天然的立体山水画卷。而以山水画为代表的中国艺术家自古就创造出了“写意”大法,将朦胧神秘而又超然淡薄的情感展现于笔端。
与油画家常常选取一角不同,国画家们往往采取全景视野,就像是唱给海口美舍河的一首情歌,含蓄而曼妙。此次画展中,蔡於良的国画作品《春天的河岸》;马琼颜的国画作品《清清美舍溪》均以自由的流动式的散点透视法将不同视点观察到的对象同时组合在画幅中,不拘泥于客观对象本质的外貌形态,偏重于意韵与情
趣的表达,宛如浪漫主义抒情诗。
艺术家易志群的国画《南岛花妹》是本次画展上唯一一幅展现“岛民本来面目”的绘画作品。丰满构图,颜色繁复,热带感觉袭人。万花丛中,头戴渔民草帽,脸上蒙着半拉围巾,身上穿着朴素衣服,双臂带着袖套的女子,手里拿着修剪花木的大剪子,黑眼睛笑吟吟地望向你,暗示着她的不知其美、不以为苦……小小一幅国画表达出了地方的情调、传统的底气。人与自然、社会的认识关系不断在变化,人们“看”的方式也不断在变化。
而钟爱抽象艺术的李东东,将中国写意画与西洋画高度融合,表现朦胧、奇幻、
版画别具一格
蕴含大千世界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过去的美舍河,是连接城市与乡村、府城与海口的一大航运动脉;今人治理美舍河让它重焕生机,重现昔日水清岸绿、鱼群畅游的美景。美舍河流经的府城素有“琼台福地”的美称,不仅养育出丘濬、海瑞等贤者大儒,那一湾鸟飞鱼跃的潺潺流水更是承载着一代又一代老海口人的乡愁。
人类的绘画的发明可以追
溯到一万多年以前,可是把绘画采用某种方法复制下来,用以传播的技术却仅有一千多年,而这种技艺是和印刷术牢牢地绑
在一起的。自宋代套色版画《蚕母》和陈洪绶的水浒叶子再到
绣像本插图,看到了
刻版画一脉相承的传统。
展览现场,艺术家王娟简洁大气的版画作品《美舍河趣》《夏荷雨趣》,受到了市民的关注和喜爱。虽然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华丽的
场景,没有深邃的历史故事,舒缓的河湾,暗喻着中国艺术的“隐处即秀处”的观念,让艺术家们能够以一种从容轻松的心情,描绘充满人间意味的温暖江岸,红花映日,蝶影翩跹,这样的悠然是海南常见的情趣。
此次展示的版画作品,体现了画家对美舍河及沿岸人文进行写生、采风、创作,目的是加强海口美术家对生活的体验,以生态与城市相结合、人文与自然相融洽为思考,对美舍河的美进行艺术的升华。
此外,版画这一独特的艺术绘画领域融入此次的作品展中,更加显得别具一格,也有助于市民朋友对于艺术的广泛认知。这也意味着群众在艺术鉴赏过程中有了宽幅的选择,文化中的宽幅选择意味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有利于城市文化底蕴的养成。在偌大的艺术世界里,小篇幅的版画却蕴含着大千世界同时也蕴含着艺术的大道理,它是水晶,折射出艺术世界的每一个侧面,让人动容。
雕塑语言独特
彰显鲜明个性
纵观历史,美舍河畔人杰地灵多名胜。明朝时期,美舍河从位于府城的琼州府学宫和琼山县学宫前流过,因而又被称为“学前水”。东坡书院、琼台书院、丘濬、海瑞、薛远、许子伟……海南历史上的十多所著名学府和一批俊杰或多或少和美舍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展览现场的左右侧,精致夺目的雕塑作品吸引了市民朋友的注意。艺术家们用多种美术语言,在述说着对美舍河深深的眷恋。
旅德雕塑家程连仲的《孤独的海瑞》《东坡在琼》;李刚的《大学士邱濬》表现的是在海南留下重要文化影响的、被海南人奉为“公”的历史人物。他们的雕塑作品,就艺术本体的层面而言,都具有现代主义的个人风格,反映了当代的视角经验,并具有明确的文化针对性和社会意识,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当代艺术家的人文思考。年轻的本土雕塑家陈学博的作品《美舍河》《月光下》《和谐》在媒介的使用与观念的表达上呈现出了鲜明的个性色彩。
细细观看陈学博的抽象作品《和谐》,不难发现,他运用了抽象的创作手法,将蓝色的环带寓意为“美舍河”,外部的一圈植物形态的绿色寓意为“大自然”,黄色的人形则是“人类”,三者相辅相成,表达了“和谐”这个主题。
谈及美舍河的前世今生,庆幸的是,美舍河的治理带来了美好的环境,同样也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契机,城市景观重建和恢复,赢得艺术家们久违的眷顾。艺术家们和民众一起,既是曾经甘甜河流的受益者,也是一度污浊河流的受害者,到而今又重新成为受益者,他们更是一刻不停的思想者与创作者,将眼中心中的美舍河向市民大众娓娓道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艺术家们借着这条蜿蜿蜒蜒的美舍河,与其说是在梳理艺术作品,不如说是在回望曾经的一切得失,展望未来的万般美好……
美人在骨不在皮
美人在骨不在皮。
美舍河的美,不仅是在生态环境上,更多的是融入了市民乡愁、历史文化、人文故事……
海口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王锐表示,此次的美术展是海口美术界以实际行动落实构建国际化滨江滨海花
园城市的具体举措,是艺术家们的文化使命和责任担当。于是,抱着满怀期待,与所有的市民朋友见证了美舍河的美,一种“大爱”之美。
看到知名艺术家易武的油画《明昌塔》,他以梦幻般的蓝调表现了梦中的古塔。明昌塔是昔日的“琼州第
一塔”,民间俗称该塔为“下洋塔”,它还被唤作“艮塔”,“以补郡城艮方之不足”……坍塌了太久的明昌塔能否重建还在倡议当中,画家却让它在笔下重生了。因为他知道,重建“琼州第一塔”对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唤醒城市历史记忆意义重大。
人文史话之源,暗喻着这座千年文化名城的文脉传承。窥一斑而见全豹。这83件美术作品,与其说是艺术品,不如说是历史的见证者,一笔一画,一刀一刻,如泣如诉,娓娓道来……
人文史话之源,暗喻着这座千年文化名城的文脉传承。
窥一斑而见全豹。这83件美术作品,与其说是艺术品,不如说是历史的见证者,一笔一画,一刀一刻,如泣如诉,娓娓道来……
驻足在艺术家王昌楷的国画《美舍河之源》前,久久挪不开双脚,内心赞叹不已。画面中描绘了美舍河源头龙庙西湖一带的景致,画家以大片留白的手法表现的清波弥弥,渟而池,潴而渊,平湖百亩,叠波如雪,最终汇聚成了海口母亲河……此处堪称海口
(吴雨倩)
新闻推荐
一、项目概况:海供新洲广场及海供新洲江苑项目,项目位于海口市琼山区新大洲大道南侧,总占地面积23553.29平方米。其中19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