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 市区只有10个红绿灯 3名交警每天维护 如今 全市有381个红绿灯 全部实行联网控制海口城市交通有了“智能大脑”
2016年3月2日,新款红绿灯亮相椰城。南国都市报记者汪承贤 摄民警正在通过系统调整红绿灯配时。南国都市报记者 文盛 摄1989年秋天,海口市第一批红绿灯“上岗”,分布在海口市区十个路口。这些国外进口的红绿灯有些“水土不服”,问题多多故障频频,三位交警每天奔波才能保证红绿灯正常运转。近30年过去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海口市交警支队的创新改良,如今全市381个红绿灯已经联网控制,并根据海南气候地域特征进行改造。未来,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支持下,正在建设的“海口交通大脑”项目将帮助海口城市交通管理水平迈入新台阶。
海口市交警支队道路设施管理大队大队长刘郴作为见证海口第一批红绿灯建成的民警之一,回忆了那段海口红绿灯的故事。□南国都市报记者文盛
过去
进口红绿灯有些“水土不服”
“1989年,海口市从澳大利亚引进了十个红绿灯,安装在解放西路、华侨大厦、大同路等10个路口。当时我参加工作不久,恰好见证了第一批红绿灯的落地使用,并且成为当年维护红绿灯的三位民警之一。”现任海口市交警支队道路设施管理大队大队长的刘郴,跟红绿灯打了几十年交道,谈起海口第一批红绿灯的故事,他的回忆甚多。
“当时国内没有能力生产红绿灯,全是进口的,难免有些不适应。”刘郴告诉记者,当时进口红绿灯对电压的要求很高,直接接入电源会导致电压忽高忽低,对设备损害很大。“经过摸索判断,我们接入了稳压器,才让这些进口货正常使用。”刘郴说,电压的问题解决之后,新的问题又来了。“海南的蚂蚁特别喜欢红绿灯的电缆线,没事就去啃,有时红绿灯用着用着就短路了。”刘郴说,当时换了几次电缆线都没用,蚂蚁照样啃。在一次偶然机会下,将进口电缆线换成了国产电缆线,这个问题才圆满解决。“原来海南蚂蚁喜欢"进口食品"。”刘郴打趣道。
曾经
调整秒数要在路口人工操作
起初,海口的红绿灯连灯泡都是进口的。因为当时的灯泡是亮度高、多角度的车载聚光灯,一个可以使用几千个小时。国内暂时没有条件生产,只能从国外进口。“灯泡坏了就要更换,这才是最麻烦的事情。”刘郴告诉记者,那个年代没有设备把人举到高处,只能用麻绳把三节梯子捆起接上变成一个长梯子,上边一个人更换,下边至少要有三个人扶着才能保证安全。“现在看来是个笨办法,但在当时却是最有效的办法。”刘郴说,随着科技进步,灯泡从进口换成国产,从车载聚光灯换成白炽灯,再到现在可以使用几万个小时的LED灯泡。自从云梯车的出现,也告别了搭梯子换灯泡的历史。
在刘郴的记忆里,以前如果想要调整红绿灯的放行秒数,需要交警来到道路上红绿灯的主机前进行操作。“后来随着红绿灯的数量增多,这项工作也变得麻烦起来。光是调整秒数,就要在海口市区跑一整天。”刘郴说,那时的工作很辛苦,由于红绿灯故障率较高,他们需要随时待命,有时大半夜都要处理突发情况。随着红绿灯设备逐渐国产化,更适应国内各方面条件。如今有了互联网的帮助,工作效率更是提高了数倍。“现在只要在办公室动动手指,联网的红绿灯就立即调整好秒数,及时对路况进行控制,跟以前对比是天差地别。”刘郴说。
未来
“海口交通大脑”让管理更加智能化
近30年来,海口的红绿灯从进口到国产,安装数量从10个发展到如今381个,调整秒数从人工操作到互联网控制,这期间的进步和改变,刘郴全都看在眼里。“红绿灯的变迁发展,就是城市交通管理的发展史。”刘郴说。
城市交通管理离不开科技的推动,海口市交警支队科技通信管理科科长陈冬参与了海口城市交通管理智能化的全过程。“2004年我来到交警支队时,海口只有几十个红绿灯,而且功能单一。”陈冬说,就连抓拍闯红灯的设备用的都是胶卷相机,隔两天就要去换胶卷才能继续使用。
今非昔比,如今在五公祠路口四个方向的四根横杆上,各有20个交通智能感知设备。“这些设备是电子警察抓拍摄像机、频闪灯和补光灯。”陈冬说,在一根横杆上电子警察摄像机相当于大脑,补光灯和频闪灯相当于四肢。电子警察在拍摄时下达指令后,其他设备就会自动配合。“电子警察不仅可以抓拍违法行为,还能进行人脸识别和监测车辆流量。”陈冬说,该路口的交通智能感知设备是“海口交通大脑”的一部分,接下来交警部门将在海口主要出入城路口、主干道与主干道交叉口、主干道与次干道交叉口共计52个路口安装同样设备。
“整个项目完成后,海口城市管理水平将提升一个档次。”陈冬告诉记者,届时这些设备将相互配合,优化交通秩序,提高交通控制水平和交警的反应速度。此外,人工智能控制红绿灯也将实现。电脑系统可自动分析道路流量、拥堵情况,自动调配红绿灯。陈冬说,目前的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多数还是依靠经验,将来在大数据技术完备成熟后,就可以做到科学分析、科学规划,海口城市交通管理智能化将往前迈出一大步。
●1989年
海口市第一批红绿灯安装使用。
●1995年
海口市首个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建成使用。
●1996年
开始试点机动车闯红灯抓拍系统。
●1998年
首次在全市灯控路口启用全程跟踪式倒计时系统。
●2002年
首次用无线通讯方式传输实时路况信息。
●2003年
首次安装雷达测速仪器进行测速。
●2005年
探索解决因前车遮挡后车造成的机动车闯红灯现象。
●2007年
海口交通指挥监控中心建成,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投入使用。
●2008年
滨海大道、人民大道等12条道路实施绿波控制。
●2014年
道路交通流量监控预警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
●2018年
“海口交通大脑”项目稳步实施。
新闻推荐
本报海口11月15日讯(记者金昌波)11月15日,由中国法学会与英国英中协会主办,海南省法学会与中国法学学术交流中心承办的第三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