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奋战20天拿出一份680页的最优投标方案,到大胆走上行业擂台与领军企业竞标,且看 海垦设计院如何“开疆拓土”中标国家级项目
■本报记者袁宇君通讯员雷林玉
11月15日早晨,海南省农垦设计院(以下简称“海垦设计院”)土地调查所副所长滕玲玲将一条“我们中标了!第一包(即以第一名成绩中标)!”的消息从北京传回海口,海垦设计院的微信工作群里立马“炸开了锅”,一串串该院工作人员相互道喜的信息和语音瞬间“刷了屏”。这条信息缘何产生如此大的共鸣?记者日前来到海垦设计院一探究竟。
时间回溯到今年10月,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发出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国家级内业核查”项目招标公告。获悉这一消息,海垦设计院副院长郑武立即带领滕玲玲、吴吉梅、冯婷三人组成的投标工作小组,在全院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开始投标前期准备工作。经过20天的不懈努力,投标工作小组赴京“赶考”,并以第一包的好成绩“拿下”此次投标。这也是该院继今年8月中标“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内业信息提取”项目后,第二次中标国家级项目。
回忆起准备工作刚起步的阶段,腾玲玲依然有感于当时的艰难。从投标工作小组得知此次招投标的消息时,距离招标截止时间仅剩20天,但参与招投标需要提交的准备材料却有一大摞。靠什么向项目采购单位证明海垦设计院的业务实力?怎样表述该院在土地调查方面的技术优势?如何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中色测绘院、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等一众强劲对手中脱颖而出?
……
这些问题摆在面前,投标工作小组成员必须要在短时间内找到最佳答案。就像考前对照考试大纲寻找得分点一样,成员们努力学习《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和技术标准及相关章程规范,反复仔细对照招标文件评分标准,勾画、标记重点内容,搜寻能为投标方案书加分的要点。
为了证明业务实力,成员们一一整理收集了海垦设计院近5年来各项中标项目;为了缩小商务业绩与其他招标单位的差距,成员们在方案中侧重该院技术优势,突出了同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合作、引入先进遥感监测技术等亮眼成绩;为了补上国家级项目投标经验不足的“短板”,成员们用最端正、专业的态度来弥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尽最大努力完善投标方案。
在20天的准备工作中,投标工作小组成员们加班加点赶工,其中一次不眠不休坚持工作超过36小时。投标截止日期前两天的凌晨,投标方案基本成型,成员们分头在气温低于0℃的北京街头寻找文印店,分批次将页数众多的方案装订成册。这份多达680页、装满了两个中型快递纸箱的投标方案才得以“出炉”。
投标的准备工作有多苦,得知中标消息后的心情就有多甜。“收到了院里中标第一包的消息,我立马从椅子上蹦了起来,那不是一句简单的"高兴"可以形容的。”滕玲玲在喜悦的同时,更感慨欣慰于和小组成员们通宵加班,所获得的充实感和满足感。
“争取到这一国家级项目后,我们将全力以赴、不辱使命。”郑武告诉记者,该院将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指定时间内,利用遥感、互联网+等技术,对湖南省、辽宁省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内80个区县提交的土地调査成果进行内业核査,督促地方如实开展实地调查工作,以确保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郑武表示,该院继今年8月中标“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内业信息提取”项目后,第二次中标国家级项目,体现出国家机构对该院各方面能力的认可与肯定,也增强了该院今后开展土地调查工作的信心与底气。下一步,该院将积极推进海南省第三次土地调查项目,在为海垦事业发展添砖加瓦的同时,为服务全省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本报海口11月22日讯)
新闻推荐
本报海口11月22日讯(记者夏贞吉通讯员王秋英)为发展槟榔苗产业,荣光农场公司近日合理利用“分利不分地”生产基地土地资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