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海口市美兰区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据了解,截至目前,美兰区共有建档立卡对象362户1349人,占全区农村常住人口的1%。2016年至今共实现贫困人口脱贫321户1216人(2016年脱贫203户739人,2017年脱贫110户438人,2018年脱贫8户39人),2个整村推进贫困村脱贫出列。现有存量贫困人口41户133人。贫困发生率由1%降至0.1%。在今年海口市贫困村模拟测评大比武中,美兰区总分排名第一。
特色产业精准扶贫
“我到合作社一边打工一边学技术,现在我也种桑养蚕。”站在自家的桑田里,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昌福村脱贫村民洪富全高兴地说。他在大致坡镇昌福星光种养专业合作社学了半年多技术后,利用家里的田地也开始发展种桑养蚕产业,对未来充满憧憬。
“像洪富全这样,通过基地或者合作社带动,自身学好技术后通过产业脱贫的农户不在少数。”美兰区副区长杨柳芳说,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美兰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两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的作用,投入272.29万元引领贫困人口发展产业,为贫困户购买物资,发展瓜菜、肉猪、家禽等种养业,做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有一项稳定增收产业。
据了解,美兰区先后建立了三江联影莲雾种养专业合作社、新海府鸽子养殖基地、大致坡镇睡莲扶贫基地等11个产业基地,带动建档立卡362户1349人发展组织化产业,每年可获取固定分红,还可在基地打工赚工资,产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达100%。如大致坡镇与海南仙水生态农业公司通过“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全镇137户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此外,美兰区还与灵山镇咸水鸭,大致坡镇百香果、蜜柚等基地建立合作关系。演丰镇继续发展旅游产业,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吸纳入合作社,目前有16户贫困户以小额贷款或以扶贫资金方式入股演丰镇山尾村枷定山居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发展乡村民宿旅游业。
美兰区还重点发展科技扶贫养蜂产业,从湖南省引入中华蜜蜂115箱(群),通过配送给贫困户、养蜂基地代管和建立抱团养殖等方式进行养殖。目前合计取蜜860多斤,户均收益约5000元。
同时,美兰区还借助海南爱心扶贫网“互联网+消费者”公益平台,打开农产品销路,助力扶贫攻坚。扶贫日活动当天,美兰区在三江镇设立扶贫爱心集市,倡导消费扶贫,通过“以购代捐”的方式,吸引现场群众选购产品,共达成交易159笔,销售额8866.4元。目前,美兰区4个镇已建设电商平台,依托农村淘宝(天猫优选)展开电商扶贫,通过“扶贫电商超市”销售农产品,共交易39.59万元。
为提高贫困户农业种养能力,今年美兰区还举办农业种植养殖技术培训9期242人次。在专业技术指导方面,建立区级扶贫产业农业科技服务队,向4个乡镇各派驻3名农业科技专家,协助所在镇的产业技术指导和服务,有效提高了农户发展产业技术的水平。
“通过特色产业帮扶,进一步夯实贫困户经济基础,带动他们尽快脱贫奔小康。”海口市美兰区委副书记、区长周健说,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美兰区盘活优势资源,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制定产业帮扶计划,引领贫困人口发展产业,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返贫。
培育脱贫内生动力
“丝瓜种植最主要的难点就是防虫……”在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美良村新桥下村民小组的一片丝瓜园里,被农户称为“田教授”的脱贫户吴毓夫王梅燕夫妇正向农户传授自己掌握的丝瓜种植技术,详细讲解搭棚防虫等种植难点解决办法,现场来自大致坡镇的15户贫困户和10户周边农户边听边做笔记,认真地学习着种植技术。
“看他俩的丝瓜种得这么好,还赚到这么多钱,我们很羡慕,学起来也很有信心。”现场学习的大致坡镇贫困户苏家就说,“田教授”本身就是农民,讲课实打实,讲的东西好理解,我们也容易接受,希望能通过努力学习和勤劳肯干,日后成为致富路上的种养能手。
据了解,为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解决农户产业发展遭遇的瓶颈,美兰区通过“志智双扶”的模式,开辟了多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途径,为脱贫攻坚战注入了源源活水。其中,“田教授”就是美兰区就地取材、现场传经送宝的一大举措。今年以来,全区共推选了20名愿意免费传授技能的社会热心人士及贫困户(含脱贫户)种养能手,并以镇或村委会为单位,聘请其为“田教授”,创建“田教授”扶贫实训基地。“田教授”在田间地头向贫困户传授脱贫致富经验,定期组织贫困户集中学习,同时开展脱贫感恩大讨论活动,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思想的转变,为贫困户提供脱贫致富的方法思路。“田教授”成为活跃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生力军,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解决农户产业发展遭遇的瓶颈,开辟了打赢脱贫攻坚战新的途径。
此外,美兰区还成立了脱贫攻坚“志智双扶”宣讲团,开展“志智双扶”宣讲活动,并借助脱贫致富电视夜校这个阵地,组织贫困户集中观看,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摒弃“等、靠、要”思想。大致坡镇贫困户苏庆高通过观看扶贫电视夜校提高了认识,增强自我脱贫意识,主动走出家门打工,目前在一家公司当保安,每月工资2000元,实现脱贫不返贫的目标。
党建引领攻坚克难
穿过蜿蜒的乡村小道,来到大致坡镇昌福村一块宽阔的田地里,几个农民正在地里忙活着,苍翠欲滴的桑叶映入眼帘。“我们正在采摘桑叶,准备拿回去养蚕。”昌福村脱贫户符美凤说道,这里是大致坡镇昌福村桑叶基地,在党支部带领下入股养蚕,对未来收成信心满满。
据了解,为了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昌福村党支部和乡贤带头成立种桑养蚕专业合作社,吸引包括符美凤在内脱贫户23户共83人参加种桑养蚕。在党支部的带动下,大致坡镇其他村的187名巩固提升户也加入合作社,抱团发展产业,激发贫困户产业脱贫的内生动力。贫困户到扶贫基地打工,每人每日获取110元劳动报酬,同时通过打工学习种养技术,进而自家种养,增加收入。
“昌福村"抱团"发展,领路人就是党支部。通过"党建+扶贫"模式,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加强,进一步激活贫困户要脱贫想致富的思想观念。”大致坡镇委副书记林芳武说,该镇依托“党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充分发挥村党支部脱贫攻坚战斗堡垒作用。大致坡镇昌福村提出“党建+扶贫”模式,由党支部发起成立海口市昌福星光种养专业合作社,发挥支部书记带头致富作用,带动63户贫困户和31户农户加入合作社,集体合作种桑发展养蚕产业。计划种植1000亩,目前已种植200亩,今年5月底开始养蚕,6月份产生效益,截至目前已售卖2次,共1000斤蚕茧2.05万元,之后每隔15天可卖一次。此外,金堆村党支部顺利打造金堆村丝瓜扶贫基地,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37户498人增收,2017年底分红27.96万元。大东村党支部打造大东村蜜柚及百香果扶贫基地,吸纳135户巩固提升户的扶助资金入股等,逐步实现一村一品工作目标,并通过“扶贫基地+农户+N”发展模式,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促进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美兰区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战斗体系,发挥党建引领,区、镇、村层层签订责任书,搭建"区负总责、镇村落实主体责任"的责任体系,层层压紧压实责任,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海口市美兰区委书记冯琳表示,该区出台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到2020年美兰区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2018年美兰区脱贫攻坚战十大亮点
全省首创“田教授”模式,聘请20名社会热心人士及贫困户(含脱贫户)种养能手为“田教授”,在田间地头向贫困户传授脱贫致富经验,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创建连接贫困人员、扶贫工作者及社会群体、个人的网络服务平台“扶贫云平台”,实现脱贫攻坚“挂图作战”,实现“精准管理”“精准帮扶”。
践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及支部党员大会+分片进村入户宣讲政策+重点入户调查”的“三步走”工作法,落实“精准识别、精准退出”排查工作。
全省率先发布《关于督促限期将赡养人接入安全住房共同生活的通告》,保障被赡养人住有所居,要求赡养人做到物质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关心、医疗上保障。
美兰之声微信公众号平台率先推出“扶贫讲堂”专栏,发布、解读脱贫攻坚政策相关内容,宣传脱贫攻坚先进典型,提振贫困户精气神,为脱贫攻坚提供舆论支持。
创建“党建+扶贫”模式,增强党组织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农民及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率先编印《扶贫政策应知应会知识口袋书》1900本,集扶贫宣传、政策解读、操作流程等功能于一体,方便阅读和携带,深受广大帮扶干部和贫困户的喜爱。
推广“三级高效联动+核查标配"三员"+统一评判标准+共享数据信息+细化工作流程”的“江源模式”,为民主评议顺利召开提供基础材料,该模式在全市推广。
在三江镇眼镜塘村夜校教学点开设“电视夜校集市”,贫困户借助夜校集市平台销售农产品,帮助贫困户拓宽农产品销路。
美兰区干部作词作曲为扶贫工作创作扶贫之歌——《扶贫,我们一直在路上》,通过歌曲的方式展现美兰区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群体形象。
策划/海宁撰文/梁崇平王聘钊海宁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曾丽园通讯员麦子)近日,海汽集团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和海南美兰机场旅游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