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 一辈子 一生情 一起走 好弟弟31年如一日照顾智残哥哥
71岁的陈献超老人,常年卧病在家,不爱笑不爱说话,不喜欢吃饭,除非是“保姆”将饭菜端到床头,还要像哄孩子一样柔声相劝,他才肯张嘴。陈献超老人吃饭时间很长,一顿饭可以从白天吃到黑夜,再吃到白天。
饿了,“保姆”马上下厨做饭;生病了,背着老人去医院瞧病;天冷了,买来棉衣给老人穿上;每天大小便后,定时上门帮老人清理……吃喝拉撒,这个“保姆”每一件小事都要关心到。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31年就这样过去了。什么样的“保姆”,可以扎根在农村,30余载如一日陪伴老人身边,从满头青丝,到头发渐白、稀疏,眼角爬满皱纹?
他是老人的弟弟陈献群。
□本报记者曹马志
通讯员王聘钊文/图
天降横祸哥哥被椰子砸头
两兄弟的故事还要从一颗“闯祸”的椰子说起。小学毕业那年,一天下午,爱学习的陈献超在家旁边的椰树林看书,户外清风习习,好不凉快。突然,一个老椰子从天而降,正好砸到他的脑袋上。
那是1965年,谁也没想到陈献超的一生就此发生巨大改变。陈献超一家生活在海口市演丰镇塔市村委会,紧挨着红树林湿地,四周椰树环抱。“父母都在生产队工作,我哥哥是家里的老大,我是老二,还有三个妹妹。”弟弟陈献群说,那时家里很穷,一家人挤在不到6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一顿猪肉。
陈献群回忆,当时,他正在外面玩,后来得知,被椰子砸到不久,哥哥就被回家的母亲发现,由于附近没啥医院,一家人赶紧将哥哥送到海口市区的大医院。当时海南还属于广东辖区,地处偏远,经济发展落后,医疗条件差,医生诊断后建议,将哥哥送出岛到广州治疗。
“我们一家人也非常想出岛治疗,可是家里实在穷,找亲朋也借不到什么钱。而且,当时海南交通不发达,离岛赴广州太远,最终大家都放弃了出岛治疗。”陈献群说,因为没钱,就在市里的医院治了几天,拿了些药,哥哥就回家了。后来,家里又找了些中药给哥哥吃,病情有所缓解,可是自此哥哥性情大变,再也不像以前活泼外向,很少和人说话,而且智力受到影响,做事比别人反应慢很多。
弟照顾哥一辈子
为一句话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家人也多次带陈献超去医院瞧病,虽然不能根治,但是经过治疗生活还能自理,贫苦的生活一如既往。由于不能出岛治疗,潜藏的隐患却像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在陈献超身上“爆炸”。
转眼到1988年,经年累月的病最终压倒最后一根稻草。“被椰子砸到后,这些年哥哥还能帮家里干些活,自己能照顾自己,突然有一天,他就像变了一个人,智力水平下降厉害,如同三、四岁的孩子,而且吃喝拉撒都需要有人管。”陈献群说。
对这个家庭来说,生活的苦难总是不经意间到来。因为积劳成疾,陈父已经早早地离开了他们,陈母也重病在床,日常需要人照料。家中失去两个劳动力,这个家庭的重担几乎都压在了陈献群一个人身上。当时三个妹妹,两个已经远嫁在外,一个也在外打工,谁来照顾这个“傻子哥哥”,成为全家人的难题。
“我来照顾你一辈子!”当时,没有多想,陈献群就做了这个选择:留在农村,守在哥哥身边,当好“保姆”,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每天起床第一件事,陈献群就是到哥哥住的房子来看看。这个房子是他多方筹资盖起来的,有30多平方米,里面最醒目的是一张带蚊帐的木床,床上垫着一床军绿色的被子,还有一套盖的白色被子,摸起来柔软暖和。
陈献群定时到哥哥房间里清理,打扫卫生。每天,做好饭菜端到哥哥屋里,看着哥哥吃了,他才能去外面干工。“哥哥现在就是个"乖小孩",基本都在家呆着,偶尔到家门口转转,从来没有走丢过。”陈献群说。
手足情深传佳话
无悔付出
斗转星移,31年匆匆流过。照顾哥哥,是陈献群内心深处的承诺,他没有对外人说起,而是用一天天的付出,让哥哥每天都能平安快乐。
“都说男儿志在四方,老陈也想去外面闯荡,但在他生活的天平上,哥哥无疑是更重的那一头。”塔市村党支部副书记许声发经常到陈献群家走访。
原来,陈献群靠着自学,勤劳肯干,是当地有名的建筑师傅,木工、瓦工等都能做,尤其擅长房屋补漏。“由于哥哥在家需要照顾,他不能外出打工,只能在附近村庄帮人打零工,收入不稳定,也不多。”许声发为陈献群的付出充满感动。
更让许声发感慨的是,哥哥是严重的一级智力残疾,家庭条件又不好,这种情况着实吓跑了许多村里的姑娘,陈献群的婚事一拖再拖,直到44岁才结了婚,而他的不少同龄人20多岁都已经生孩子了。
“一日兄弟,一辈子都是兄弟。”难能可贵的是,即使工作和婚姻遇到再多坎坷,陈献群依旧没有放弃,一如既往地坚持每天照顾哥哥,拿着不多的收入,变着法子做些好吃的给哥哥。政府也经常上门帮助解决困难,把陈献超列入健康扶贫对象。现在陈献超身体还不错,很少生病,基本不用去医院。
现在,陈献群时常想起这样的场景:作为家里的老大,哥哥从小读书用功,成绩经常名列前茅,一直是他学习的榜样。平时,跟在哥哥屁股后边,一起做游戏,还经常到海边捕鱼抓虾,哥哥经常教他怎么捕鱼的方法,那时收获的鱼虾,除了留下部分带回家吃,其他的拿到镇墟,去换米面改善生活。“哥,我照顾你一辈子。”面对今后的生活,这是67岁的陈献群不变的承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连蒙通讯员张燕)一名网上在逃人员为了躲避法律制裁,蓄长头发,漂白身份,潜逃数年。1月7日,海口东车站派出所民警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