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柔性”审判温润每个当事人 记全省法院办案标兵、海口市琼山区法院法官袁艺畅

法制时报 2019-03-11 07:40

法官袁艺畅(左二)接待来访的当事人本报讯(记者陈敏)“法官,我想了解一下案件进展。”3月7日10点,记者走进海口市琼山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发现,几位当事人正围着法官袁艺畅询问自己的案情,刚刚结束庭审的袁艺畅还没来得及歇口气,又投身到接待来访工作中。

袁艺畅是海口市琼山区法院民二庭一名法官,自1996年进入法院工作以来,一直扎扎实实工作在基层法院审判第一线,从2005年起在民事审判的岗位上坚守14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袁艺畅曾多次被评为法院先进工作者和办案能手,先后获得全省法院十大优秀法官、全省法院办案标兵、海口市法院办案标兵等多项荣誉。

“在审判工作中,要常怀"公正"之心,常持"自律"之仪。”这是袁艺畅给自己的座右铭,也是她不懈追寻的目标。

“和为贵”,让调解深入人心

“您好,请稍等……”个子娇小,略显单薄的身材,齐耳的短发,轻声慢语的说话。这是近距离接触时,袁艺畅给人的第一印象。

很难想象这样一位看起来有些文弱的女性,却是琼山法院业务能力强悍的审判能手,里里外外透着一股韧劲。

近两年来,袁艺畅共主办审理民商事案件533宗,每年的结率均达到指标数,在其审结的案件中尚无一宗案件被评定为错案。

袁艺畅审结的民事案件中多为家庭、邻里纠纷,大多法律关系并不复杂,涉案标的也不大,谈不上轰轰烈烈,但因涉及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想要达到案结事了、双方当事人都满意,却是一项繁琐、艰巨的任务。

因此,她常常感慨道:“速裁虽易、事了不易、人和更难。”

她深知此类案件因牵扯人情冷暖,案件的处理关乎社会和谐稳定,稍有不慎将造成“一代官司代代仇”的糟糕局面。讲究“和为贵”,多年的基层法院的工作经历,让袁艺畅把诉讼调解这根“主线”,铭刻于心,无论庭前、庭中、庭后,不放过任何一个阶段,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

在审理原告吴甲与被告吴乙的土地侵权纠纷一案中,因吴甲长期在外,将一块宅基地交给其堂哥吴乙管理。吴乙在未经吴甲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宅基地转卖了。后吴甲得知实情诉至法院请求确认转让合同无效,返还土地。经过开庭审理后,合议庭认为转让合同无效,土地应当返还。本案虽然能够简单的判决结案,但必然会导致上诉或者因赔偿问题再起诉讼。为了减少当事人讼累,定纷止争,袁艺畅三翻五次召集两被告人做工作,释明相关法律规定,希望能在一个案件中将后续纠纷一并解决。在袁艺畅的主持下,原、被告之间最终达成庭外和解。该案以判决和庭外和解相结合的形式,做到了案结事了。

这仅仅是她办理的几百件案件中的一个缩影。虽然辛劳,但看着纷繁复杂的矛盾在努力中得到化解,袁艺畅的内心就无比满足。

她说,当一件件案件被调解好,一宗宗纠纷被化解时,就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如果一件案件审结了,能得到原、被告双方一句“谢谢”“辛苦了”,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欣慰和工作的肯定。

“有爱”,让冰冷的法律有温度

“有爱”是袁艺畅的一个性格特点,接触过她的当事人都对她的细致、耐心和热情称赞有加。

她总能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和辩驳意见。“当事人来到法院就是想找个说理的地方,他们有一肚子的委屈和怨气,不管官司是输是赢,先让他们有一个渲泄的渠道。”袁艺畅总是这样说。

在审理原告江某与被告刘某离婚纠纷一案中,在财产分割和孩子抚养方面,双方当事人产生重大分歧。江某起诉初期情绪激动、强烈控诉其丈夫刘某种种不是。袁艺畅都通过耐心地倾听,并与当事人多次交流后,发现江某是个心直口快的人,而刘某则是个比较内向的人。双方在生活中没有原则性的冲突,完全是性格不和造成缺乏沟通,相互不认同对方处事观念,而引发夫妻矛盾。袁艺畅曾努力做调和工作,虽然最终没有挽回双方感情,但是她耐心倾听,苦口婆心劝和,出谋划策制造和好的机会,双方当事人都看在眼里,当确定双方无法和好的情况下,也非常理解并配合法院协商解决好孩子和财产问题。

“袁姐是个好脾气的人,对于当事人很有耐心,经常倾听他们的诉求。”书记员许莹莹印象深刻,在一起房产纠纷案中,一位年逾七旬的当事人,因房产与其兄弟姐妹发生纠纷起诉至法院,最后案件没有胜诉,老人心里非常不舒服,每当心情郁闷时总是打电话跟袁艺畅诉说,这样的情况持续近一年,而她也总能做到能耐心倾听老人的“唠叨”。

许莹莹认为,正是她的这种耐心倾听过程,才能建立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相互信任,减轻当事人对法院、法官的消极抵触情绪,顺利找到化解矛盾的切入点,为解决纠纷奠定基础。

“法律是冰冷的,但法官应该有温度。”袁艺畅笑着说,“我作为法官,不仅要解开法结,更要解开当事人的心结。”

新闻推荐

琼山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 云龙中心小学“红志教育”树正能量

来自云龙中心小学的小导游向游客讲解琼崖红军的故事。本报记者苏弼坤摄“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尊手握钢枪的独立队战士铜像,高...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新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