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张老照片说起 海口多了“洋面孔”
伴随着《请到天涯海角来》的欢快歌声,当1988年海南建省办特区的号角吹响时,巨大的社会关注度使得海南开始在国内、国际旅游市场中受人瞩目。
那时的海南岛,海外风光别一家。
海南建省初期,海南日报社摄影部记者陈德雄在海口宾馆前偶遇一群正在合影的意大利客人,随即抓拍到了一张满是笑脸的外国游客照。
“那时候在海南遇到外国人还很稀奇,是求之不得的摄影素材,哪像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了!”现已退休的陈德雄还记得当年在街头遇到外国人的激动和振奋之情,“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这里,证明海南是有吸引力的,是受到世界瞩目的!”
如今已是海南省旅游饭店业协会副会长的李友谊1993年“上岛”时,就任职于海口宾馆。那时的海口宾馆,是海口最好的酒店,也是接待外宾的主要酒店。由于靠近三角池的优越位置、白色涂料的外墙、高档的内部装修,颇受当时的海口人所追捧,很多人都以在那里接待亲友住宿,或到那里喝早茶而感到倍儿有面子。
“当年宾馆一楼是餐厅和咖啡厅,在当时的海南是很洋气的。前厅服务员是人们艳羡的热门岗位,在那上班的大都是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毕业生,拥有外语技能,具有良好的服务水平。”李友谊还记得海口宾馆当年的高光时刻。
其实,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前一个月,就有一些境外旅行社早早来到琼岛考察。
1988年3月2日,来自日本日中、交通等15家旅行社以及香港中国国际旅行社的一行20人飞抵海口,进行为期5天的环岛观光考察,以便更好地组织日本和中国香港游客到海南观光旅游。
当年,新生的海南国内外游客接待量突破百万人次大关,其中最受人关注的就是境外游客数量的翻倍增长:1988年,海南接待外国人、外籍华人、华侨及港澳同胞达17955人次,比上一年增长97.4%!这些外国游客,大都是到海南这个中国最大经济特区寻找商机的客商。
在寻找商机之余,这些走南闯北的商务客也被眼前这块尚待开发的热带海岛的美丽景象所吸引。他们从海口出发,一路向南逛到三亚,再从五指山返回海口。万泉河、五指山、天涯海角等地标景观成为这些商务客的必到之处。
1990年春节期间,三亚已经一房难求。10天时间,全市共接待日、法、英、美、意等和港澳台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个旅行团,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
当年8月,刚刚举行过第十一届亚运会“亚运之光”火炬点火仪式的天涯海角正式向游人开放,彼时,鹿回头公园第二期工程已经上马,大东海旅游中心开始兴建,三亚已经显现出旅游城市的雏形。
新闻推荐
湿地美丽蝶变 引来“鸟浪”满天 海口生态环境修复为鸟类提供完美栖息地
近日,在海口金沙湾一带,成群结队的栗喉蜂虎在此栖息。本报记者石中华摄□本报记者张熙宇“虽然是夏季,但是栗喉蜂虎和蓝喉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