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尾头村:“空壳村”的美丽蜕变
①村民骑行在山尾头村平整的村路上。
②山尾头村正在销售的扶贫农产品。
③山尾头村历史悠久的古井。
④山尾头村素有尊老爱幼之风。
⑤山尾头村连理枝渔家乐周边风景秀美。
本报记者石中华摄
提到山尾头村,许多游客的第一印象往往来源于更具知名度的连理枝渔家乐、特色民宿,从吃住玩中体验到这座“红树林乡村”浓郁的渔家迷人风情。
从脏乱闹心的“空壳村”,到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演丰镇山尾头村花了13年,时间见证乡村蝶变。
作为江东新区唯一上榜村庄,近日,山尾头村拟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村子受到更广泛的关注。
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先行者,山尾头村已趟出一条可复制推广的路子。如何因地制宜挖掘好乡村优势资源,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如何协调平衡生态保护和发展之间关系?如何让村民长久吃好“旅游饭”?让我们走进山尾头村,用心感受今昔蜕变,寻找蝶变“密码”,思索追寻驱动乡村振兴的真正动能,凝心聚智加快推进江东新区美丽乡村建设。
□本报记者曹马志通讯员王聘钊
夯实硬件基础建设美丽家园
阳光灿烂,微风拂面,走在山尾头村弯曲的水泥路上,两旁高高的绿树映入眼帘,穿透树叶的光束在地面投射出随风而动的光斑,仿佛“世外桃源”,让人的脚步不知不觉间慢了下来,深呼吸乡村清凉的负氧离子。
“我们村变了,越来越美,一点也看不出以前脏乱差的样子。”看着眼前的美丽景象,村民符尊舍回想起昔日的村容,十分感慨。曾经,村子没有一条像样的水泥路,都是泥土路,道路坑洼不平,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
环境就是民生,干净漂亮,村民才能住得舒服。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的不断投入,山尾头村持续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利用“四旁四地”种植树木,推进村庄园林化、庭院林果化、道路林荫化,进一步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
不仅是环村路,在山尾头村,纵横交错的村内道路也旧貌换新颜。在村民家门口的小路并没有铺设水泥路,而是彩色的面包砖,解决了因下雨导致路面积水,影响人们行走的问题。同时,面包砖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保水性,表面粗糙适当,雨天防滑。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17年,美兰区政府、演丰镇政府共投资600万元用于山尾头村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基础设施配套改造,统筹实施村道改造、广场硬化及停车场、文化室、村庄亮化、给排水系统、绿化景观提升等工程。目前,山尾头村正逐渐成为一个集旅游、观光、度假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如今走进山尾头村,连片的红树林常年绿荫如盖,青砖外墙,花枝小院,既有渔家风情又具江南格调;既可以体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意,也可以走村串户感受琼北渔家的风情。
发展旅游产业鼓了村民“腰包”
美丽乡村,美丽仅是开始,还需要支撑的产业驱动美丽经济。对于山尾头村来说,旅游业已然成为主导产业,是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村落。
吃上“旅游饭”之前,和海口许多临海的村庄一样,山尾头村也是一个渔村。村民黄河说,村民祖祖辈辈驾船出海打渔,收入不高。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不断减少,村民打的鱼越来越少,收入愈发下降。为此,许多村民开始“洗脚上岸”,青壮年劳动力纷纷离开家乡进城打工,村里多是老人和小孩留守,山尾头村逐渐成为“空壳村”,急迫需要新的产业。
山尾头村探索产业升级之路,离不开乡贤的倾情付出。2006年,村民黄河在外闯荡多年,返乡创业,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创办了该村首家渔家乐。通过十多年的不断发展,现在这家“连理枝”农家乐已成为当地海鲜餐饮及休闲体验旅游的品牌,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和带动力。在这里游客不但可以尝到各式当地海鲜,还可以游览海上交通站、垂钓、小憩。
“我们选择特色餐饮,作为旅游创业的起点和突破口。”黄河认为,该村靠海,最大的优势是生态优势,临近红树林景区;其次,还有区位优势,村庄距离市区仅30分钟车程,方便海口市民来此游玩。同时,政府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全域旅游建设,切实完善了村庄交通、景观等公共基础设施,为乡村旅游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连理枝渔家乐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俨然成为山尾头村的“金字招牌”,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在渔家乐的基础上,山尾头村瞄准丰富旅游要素,从“吃”出发,发展“住”,增加游客停留时间。2017年起,该村开始打造连理枝渔家乐民宿,依托较强市场影响力和带动性的连理枝海鲜餐厅优势,打造“吃在渔家,住在渔村,体验渔乐”的特色民宿。目前,拥有客房21间46个床位,分布于村庄不同区域的5栋民房里。全村已有18户村民加入合作社,“抱团”创业,也带动了30多位村民就业,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
呵护生态环境鼓足发展后劲
发展乡村旅游,同样面临生态和发展的矛盾。逐渐富起来的山尾头村人不仅没有放弃保护生态,而是更加重视生态保护。
作为村子重要的产业,连理枝渔家乐餐厅自费安装“一体化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餐厅中日常经营产生的生活污水等外排污水,经过处理可以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将餐厅经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
山尾头村还通过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将垃圾纳入城市集中收集转运体系。村里设置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将村民家中的生活污水收集起来,沿村庄主路铺设污水管道,排至东南侧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中水,通过村庄设计灌溉系统,用做村庄喷淋浇灌绿化植被。
在山尾头村民看来,生态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最大本钱”,保护好红树林义不容辞。针对养殖污染,该村加大退塘还林力度,积极转产转业,进一步改善红树林生态环境。
演丰镇委委员李慧兰介绍,2018年11月,江东新区首个生态修复工程——演丰镇退塘还林项目启动实施,对海边的养殖塘进行修复,项目涉及7个村民小组计440户农户。为保质保量完成退塘还林工作,演丰镇成立由镇、村“两委”干部、网格员及涉征的7个村民小组全体干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张贴公告公示、悬挂标语、召开群众动员会等方式,让群众了解到退塘还林、打造绿色海岸、保护沿海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促使群众从当初的不理解转变为主动配合退塘还林工作。针对村庄之间存在争议地、共有地问题,工作组还多次召集职能部门、测量单位及村民代表赴现场指界走点,着力解决争端,维护村民利益。
据了解,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对东寨港海岸线及沿岸红树林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扩大东寨港港湾红树林面积,完善红树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减弱海水对海滩岸线侵蚀,提升东寨港区域防洪减灾能力和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障东寨港保护区的生态安全。“退塘还林对保护环境好,我们全力支持。”演丰镇村民黄文龙说,拿到政府的补偿款后,他会积极转产,让日子更加红火。
强化基层治理培育文明乡风
为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山尾头村通过建立和完善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建立起以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各种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农村治理体系。
近年来随着山尾头村民宿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户+合作社”等多种运营模式,成为促进村民致富增收、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新途径。李慧兰介绍,村民们利用自有闲置住房或者资金入股,合作社将民房纳入统一管理体系,村民参与后期分红;村中富余的劳动力可以在民宿中就业,每月享受五险待遇及薪资报酬;村里还鼓励村民利用闲置土地种植蔬果,由合作社统一购买,供游客免费采摘品尝。
“我刚刚领到了2400元的分红,真是太开心了。”7月17日,村民范春美满脸笑容地从入股的连理枝民宿拿到了年度分红。范春美还是连理枝渔家乐的员工,每月除了3500元工资,还有五险一金。在家门口打工,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范春美获得感满满。
山尾头村非常重视乡村文化建设,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手工编制渔网技艺展示,定期组织村民举办广场舞、体育赛事、文化演出等活动,丰富游客体验和村民的文化生活。此外,该村还定期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卫生户”等评选活动,表彰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乡贤、专业合作社等社会组织和先进个人的作用,积极宣传和倡导良好家风家训,传播正能量,将村规民约具体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促进村民间和谐共处。拟建设配套的村级文化室,将进一步配套完善文化服务设施,充分发挥村级活动场所的作用。通过政府推动和村民参与,在乡村逐步建立起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培育出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平等和睦的文明乡风。
新闻推荐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符雄助通讯员云蕾)7月15日19时20分,随着海南航空HU471航班飞离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以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