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生态鱼道开辟水族生命线,利用地势采用箱涵、渡槽、隧道减少占用耕地南渡江引水工程:我给鱼儿开条路
7月23日,在海口市东山镇南渡江边,一座拥有6道大闸门的闸坝横跨至江中心,这是南渡江引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山闸坝,大坝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放眼望去犹如一条“巨龙”横跨江面。站在大坝上向对面江岸望去,可看到由混凝土砌成的一条通道,通道一端设有两座小型闸门。
“这是南渡江引水工程设置的生态鱼道,长达63米,主要方便南渡江里的鱼类绕过坝体往来。”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一公司南渡江总承包项目部党支部书记程想军说,为保证南渡江鱼类资源增殖,还在东山闸坝右岸上游建设了鱼类增殖站,今后可放养鱼苗,保持南渡江鱼类资源多样化。
南渡江引水工程是国家172个节水供水水利工程项目之一,建成后将为海口市中、西、东部地区供应城市生活用水和羊山片区农业用水,并改善连通工程区域内的防洪排涝条件。自2015年开工以来,该工程的业主、设计、建设、监理等单位做足环保功课,将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工程建设中,让南渡江两岸保持青葱,建成后将引水供应灌溉,加大保障海口市的长远发展。
作为引水工程,如何把南渡江水引到10多公里外的海口市区、产业园区和羊山地区,供应灌溉和供居民饮用,是南渡江引水工程的主要看点。海南日报记者了解到,为尽量减少占用土地,南渡江引水工程中采用了箱涵、渡槽、隧道三种方式“上天入地”,减少占用耕地、林地、园地约2800亩。
程想军介绍,输水管道是因地制宜利用地势采用不同的建设方式。“箱涵是在平地下挖沟硬化封闭后再回填,上面还可以再继续种植作物;渡槽是平地架空,而且是封闭式渡槽可减少水分蒸发和保证水安全;隧道是从高地下打通钻洞,引水穿过;顺应地势从高到低架设输水管道,节省动力能源。”
整个输水管道工程中,有一条长达12.96公里的中部供水线路输水隧洞,面临水淹、突水突泥、顶拱坍塌、隧洞冒顶、地面沉降等一系列问题,施工难度大,进度缓慢,但中部输水隧洞是从南渡江引水工程源头取水送至永庄水库唯一通道,隧洞不通,水就无法输送到永庄水库,是关键中的关键。
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一公司南渡江总承包项目部邀请行业专家来现场“把脉会诊”,梳理隧道的重点和难度,最后决定采取帷幕灌浆和地表灌浆相结合等方式,合理调配资源,遵守“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十八字方针,严格控制施工质量,规范安全作业。截至目前,隧洞工程开挖完成11460米,占总长的88.4%。二衬混凝土底板完成5633米,顶拱完成5246米。
(本报海口7月24日讯)
新闻推荐
进村入户 鼓励检举 海口秀英区加大扫黑除恶宣传营造全民参与氛围
本报讯(记者黄赟通讯员陈创淼)“这次通过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宣传,更清楚地知道要扫哪些黑恶,回家后也会动员家人参与进来,积极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