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根植于心才能付诸于行
“1斤黑糖、3斤果皮、10斤水,垃圾分一分,做成环保酵素。”在江东新区演丰镇,许多村民记住了这个“1:3:10”的比例,将菜渣、果皮等垃圾经过简单的发酵制成酵素,可用来洗衣、洗澡、洗地。随着江东新区首个垃圾分类宣教基地——海口美兰区演丰镇环保教育站的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村民在演丰镇环保教育站接受生态文明教育,从垃圾直接丢到逐渐学会垃圾分类,养成更加节约环保的生活习惯。
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不仅影响市容村貌,更会污染环境、传播疾病,最终对人类及各种生物造成危害。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生活垃圾分类先行先试的重点城市,海口今年年底前将建立起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全面推广生活垃圾分类。由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代拟的《海南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目前也向社会公布并广泛征求意见,标志海南生活垃圾分类将迈入“有法可依”年代,为居民分类生活垃圾提供法律依据。
推广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是基础。去年11月,《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出台,经过不断地推进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在不少老旧小区,很多人仍不知道生活垃圾分类到底是什么。因此,当务之急是向大众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让人们了解为什么分、如何分。演丰镇环保教育站,就是海口在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地建设的一个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将垃圾分类知识送到村民眼前、融入日常生活。除此之外,在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中,相关部门单位、街道社区等都要积极行动起来,采取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深入浅出“接地气”的宣讲,让人们易于接受。同时,可以利用社区宣传栏和户外大屏、楼宇电视等载体,让人们目之所及尽可受教,扩大受众群体;成立社区工作人员、物管人员及志愿者等垃圾分类劝导队,现场对居民进行指导;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从娃娃做起,带动一个家庭……功到自然成,只有让人们将生态环保理念根植于心,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付诸于行,养成自觉分类垃圾的良好习惯。
推动垃圾分类,政府部门是关键。垃圾分类是一套完整的链条,从社会的广泛动员到小区硬件的配置和运输及终端的建设等,都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顶层设计。海口按照国家要求,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专项规划,统筹安排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建设项目,并研究确定系统性推进方案,加快末端处理设施建和垃圾资源化分选中心建设,着力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海口全链条的顶层设计,为深入推进垃圾分类提供了有力保障。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推动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从我做起,持之以恒,推动垃圾分类顺利进行,减少资源浪费和垃圾的产生,为建设美丽宜居的生态海口贡献力量。
□曹明华
新闻推荐
本报7月25日讯(记者李云川通讯员赖柳婷)今天凌晨,海口新东大桥上发生一辆小车撞击中间隔离护栏的交通事故,1名男子被困驾驶室...